基于部署工科高校“互联网+”实践教学研究
——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
胡翼,徐峰祥,张洪昌
(武汉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摘 要: 结合教育部对中央部属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分析实践教学在“互联网+新兴产业”领域亟需专业优化与升级背景下的困境,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为例进行了“互联网+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探索与设计,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互联网+”在实践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融合性探索与研究,促使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持续提升,为本科实践教学提出新的方向。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互联网+;部署工科高校;实践教学
一 引言
联网+”思维很有必要[1]。
2016年《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明,一些高校仍存在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机制不够完善、内容方法陈旧单一、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提出了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主要任务,积极设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亟需的相关专业,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提高高校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度。在指导意见中提到的“互联网+专业”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大政方针不谋而合。
(3)在国有四大银行为主的银行业体系中,由于对国家背书的信任,人们更愿意把闲散资金储蓄在大型商业银行,大多数企业同样选择在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往往聚集在大型银行。
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在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94亿辆,汽车产销高速增长的背后必定有一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随着汽车后市场蓬勃的发展,电商化变革浪潮扑面而来。
心理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数相等的两组农民被安排在一块麦田的两边,在一侧的田边每三米插了一面旗子,两组人同时开始收麦子。人们发现有旗子的这组要比另一组快得多,而且越靠近旗子的末端,速度越快。心理学家称这种加速现象叫目标斜率。
部署工科高校实验教师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实验技术人员,他们多半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经常与仪器设备“打交道”, 欠缺在专业理论知识持续学习,有与前沿技术逐步脱轨的趋势;另一类是教学科研教师兼任实验教学,这类师资力量科研方向都非常具化,理论知识扎实,由于由科研转化到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实践经验较差且对本科教学投入度不够。
二 专业特色与内涵
汽车服务工程作为工学与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关注的是从汽车开始运转使用到车辆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的工程研究领域,本科阶段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集汽车技术支持、汽车营销及相关服务、汽车服务运作与规划等专业技能于一身,并具备扎实的汽车专业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2]。
选取2013级护理本科学生270名作为研究对象,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情境的模拟,15~20人/组,并讨论相关问题。
三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在互联网加汽车后市场环境下的困境
不难看出,以上的问题有着部署高校共有的实践教学体制的问题,但显而易见是缺乏“互联网+”实践教育的新模式所带来的相互适应,实践教学资源急需突破现有的封闭物理空间,不局限于实验室及实验机房相对封闭的场所,实验内容上要与“互联网+行业”技术知识结合,实验师资力量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尽可能的多元化。
(一) 实验内容“迟滞化”
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部署高校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各类实践教学的环节更新周期较长,实验课程内容与“互联网+汽车服务”出现脱节,目前依托汽车服务工程理论教学体系设置了汽车诊断实验、汽车维修实习、汽车电子商务实验等实践课程,实验课程模式分为随堂实验和独立实验课,无法突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要求,无法突出新兴汽车行业下的专业特色,显得比较薄弱,实验课除了彼此之间不够系统,与理论课也存在脱节,教学过程按部就班无法满足传统学科专业升级的要求,实验内容在针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教学效果明显不足[4]。
(二) 实验资源“封闭化”
在本科阶段,部署工科高校的实验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备实验教学、科学研究、试验试制等基本角色定位,本科生更有必要了解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方向的前沿技术方向与现代管理环境,其主要途径是在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基本目标是夯实专业理论知识,训练实践能力,并与时代接轨。现阶段,部署高校内实验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或者更新速度层次不齐的问题显而易见,这其中关键是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另一方面,也没有良好的平台或机制去整合资源,使实验资源真正的开放化。
结合汽车服务工程的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不难看出,实践教学在专业培养中扮演着举重轻重的地位,同时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必须紧跟汽车前沿技术与“互联网+”汽车后市场的行业变革间“化学反应”后带来的潮流。同时,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决定了实践培养要保证“基础、能力、创新”三位一体递增式能力的塑造[3]。
(三) 教师队伍“单一化”
实践教学理应顺势而为,近年来实践教学中有了许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探索与改革,在理论教学部分也出现了MOOC以及基于手机APP的在线教育的创新模式,武汉理工大学作为国家教育部2003年率先批准,首个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部属高校,积累了深厚教研基础,但在本科实践教学这个层面却鲜有提出“互联网+”的教学思维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引入“互
“互联网+”本科实践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学理论、知识、技术、方法紧密联系基于“互联网+”汽车后市场的行业中汽车服务企业的运作与管理、汽车技术的应用、基于手机APP汽车服务O2O运营模式,另一方面,汽服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要求实验技术前沿化、实验设备共享化、实验方法效率化。在现阶段,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于2002年已提倡高校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互联网+”实践教学在对学生培养上首先有着面向基础,提升工程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递进式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达成穿插着由简到繁的实验项目、设计项目、创新创业工程训练项目,在基础实验能力培养层面,实践教学的形式设计上应该彰显“互联网+”的思维,将实验室的资源从封闭的课程设置、封闭的管理模式、封闭的教师时间,转移到相对开放的网络平台上,通过虚拟实验、线上答疑、仪器设备的线上预约着手进行改革;在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层面,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彰显“互联网+”的思维,实践教学内容要贴合“互联网+”汽车服务新兴行业的企业模式,企业的工作环境是规范化、标准化,由于场地和经费的设置问题,不可能把企业的环境完全搬到实验室里,在充分调研后指导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模拟“瓜子二手车”、“途虎养车”类“互联网+”汽车服务企业的工作场景及工作流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的汽车服务接待、检测、维修、鉴定等实践活动。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层面,本院设有许多综合设计类的大学生竞赛项目,比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这类学科竞赛承担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和提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的作用,实践教学的理念需要“互联网+”,通过实践教学队伍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整合,打造大学生竞赛实践指导老师团队参与竞赛辅导工作,使“互联网+实践教学”的思维模式融合于实践教学全环节中。
四 互联网加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设计
(一) “互联网+”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在“互联网+”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对中央部属高校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实际上在资本推动下,“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已经席卷整个大学环境,最为明显的是借助互联网将教育资源搬到线上平台,比如说风靡全球的“慕课”就是其中一个产物[5],这种革新的方向当然令人欣喜,然而在部署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却收效甚微,众所周知,工科类的实践教学是满足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石”,探索的思路可以不停留在“在线教育”的这一个环节上,我们有理由在明确部署高等工科学校实践教学方向与定位后,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引入“互联网+”理念后,从课程设置、实践体系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推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
除此之外,南宁的旅游企业,如旅行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南宁总体的旅游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二) “互联网+”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Is“ sensitive muscle nursing” the antidote for cosmeceuticals? 8 7
用户体验是一种主观存在的概念,是通过人们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真实感受。它通过人与产品的互动对产品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获得的不一样的体验感。如用户在浏览某购物类的网页时,绝大部分用户会自主选择查找需要购买的产品,但由于某些网页编排设计的不合理性使得用户在购买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用户很少会选择自己去解决,总会第一时间向网页客服求助,往往产生很不愉快的体验感。在网页编排设计时信息之间的层次要鲜明,既要注重整体的版式设计,营造个性化的视觉效果,也要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服务体验。
以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从教学手段、方法、平台、内容上进一步进行整合,为逐步提升部署高校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着手,在实践教学的全流程中进行层层递进式的体系设计,因此基于汽车学院实践教学平台,做出以下设计框图。
表 1
图1 “互联网+”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五 “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具体措施
(一) 实践教学平台引入“互联网+”
传统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以实践教室、实训基地和机房为载体,实践教学平台引入“互联网+”,实际上将相对封闭、固定的教学平台进行开放化,使实践教学的场所不局限某个物理空间,把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从线下搬入线上[5],在基础实践教学部分, “互联网+”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增设汽车诊断与检测等虚拟仿真实验,汽车维修保养虚拟实验教学内容可以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服务行业进行周期性更新升级,老师在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布置实验预习任务,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做实验预习,老师根据网络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线下指导,实现了实验教学过程“O2O”模式;在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阶段,开放性实验项目和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的基本要求都是实验设备选用更为灵活和多样化,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实验中心网络平台了解设备的空置信息,通过网络上的管理机制对设备的借用、归还、使用状态予以公示,实验设备也可以进行预约,进一步整合实验室教学设备资源,实验设备共享化。
“互联网+”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本着夯实实践基础、持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设置的课程内容应紧密贴合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所要求的战略性行业的新技术、新方向,来探索课程平台的设置,如表1。
(二) 实践教学方法引入“互联网+”
“互联网+”实践教学方法来源是“互联网+”时代对用户体验的逐步重视,“互联网+”实践教学意味着更为重视学生这个“服务对象”,师与生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换位,要摒弃之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验证式实验方法,通过教学方法“互联网+”化,转变学生对老师传授模式的依赖性,教师的作用从教学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服务者、辅助者[5]。以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为例,可以通过设置依托科研、学科竞赛等类型的开放性实验项目,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使学生综合运用汽车成本分析、项目管理、配件营销及维修等知识,为大学生SAE方程式(油车、电车、巴哈)实践团队提供一个汽车服务团队,进行创新实践项目的配件采购、成本核算、售后维修等汽车服务实践活动[6]。
在实验初,老师分析并指导学生达到实验目标所需要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电话调研、网上查资料、分析研究等方式设计实验指导书,在整个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指导学生实践过程,最终完成实验;引入“互联网+”汽车服务电商的情景模式,采取“情景教学法”,设置综合设计型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模拟企业管理模式,模拟服务接待、售后保养等实际岗位完成实验的全过程,依托于汽车工程实验中心和汽车维修实验基地、汽车电子商务实验基地等基础平台,结合武汉市内“途虎养车”等“互联网+”汽车服务的汽车电商企业,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汽车电子商务和汽车检测与诊断、维修、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基本技术,解决汽车后市场“线上预约+线下安装”这种创新型汽车服务市场中的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保险服务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互联网+”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属于一门综合电子信息、机械基础和管理营销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又具备培养汽车服务市场上具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无论实验老师是实践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还是辅助者,教师依然是实践教学的灵魂。目前实验室师资队伍主要是以博士、硕士毕业为主的“知识型”师资结构,普遍缺乏企业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学生今后将就业领域的运行、管理等方面不了解,这样就造成学生只能学到滞后于生产实践的课本知识,那些和生产过程相关的实践教学得不到有效指导[7]。因“互联网+”实验室人才建设本质要求是尽可能突破教学队伍能力拓展的“壁垒”,将“单一型”能力实验教学队伍朝着“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基础理论”多样化能力发展,从教学的本源上提升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有效地整合实验室资源并持续改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通过以下途径展开:第一,“整合”实验室,建设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团队,指导大学生参加汽车营销创新大赛、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维修诊断实践活动,着力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第二,开放实验室,将实验室现有的汽车检测诊断设备,依托企业科研要求对外进行科研技术服务,提升实验教师队伍的科研技术能力;第三,迈出实验室,定期组织学习新兴与先进的“互联网+汽车服务”企业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技术知识,学习实践经验,撰写论文或报告,鼓励汽车服务实践教学团队的老师出去学习专业相关领域的技能,积极参加汽车二手车评估师、高级定损师、汽车高级营销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夯实“互联网+”汽车理论知识。
六 结束语
2016《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部属高校当前实践教学薄弱的问题阻碍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前沿技术和创新型市场的潮流化发展,作为首批设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武汉理工大学应立足于实践教学上进行全流程的探索和实践,这需要扎根在实践教学一线的师资力量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的实施进行“百花齐放”式的尝试,在“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尝试从这方面逐步地设计、探索和实践是本科院校迫在眉睫的改革方向,为保持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带来活力。
参考文献
[1] 周立迎, 梁昱等. 互联网+汽车服务工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1(2):77-79.
[2] 张国方.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 侯献军, 唐蜜, 张国方, 等. 面向全产业链的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34(2):1-6.
[4] 朱杰,李江天.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建设规划[M].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5] 张岩. “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6] 马其华, 罗一平, 王岩松, 等.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架构[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31(8):107-110.
[7] 王登贵, 张敬东, 起雪梅.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12(4):131-134.
本文引用格式: 胡翼,等.基于部署工科高校“互联网+”实践教学研究——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08):99-10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08.033
基金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互联网+”嵌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w2018069)。
作者简介: 胡翼,湖北武汉人,硕士,实验师,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汽车实践教学、汽车先进制造。
通讯作者: 张洪昌,山东烟台人,男,博士,副教授。
标签:汽车服务工程论文; 互联网+论文; 部署工科高校论文; 实践教学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