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辅导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家教论文

关于家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结果与分析

家教,本文专指聘请教师进行家庭辅导与教育,即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或为训练孩子某项技能而请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培养的社会活动。家教本来有其积极的因素,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偏轨、升温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深感忧虑。为此,我们通过问卷法、座谈、讨论以及口头报告(通过班主任)的方式(总计发放问卷1200余份,实际有效问卷1050份)对滨海县城区四所小学的五、六年级部分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作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见统计表。

依据上表数据,结合家长及学生座谈以及对部分班主任老师的调查情况,我们认为:

1.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是家教热的首要因素。从表上的统计数据来看,有效调查对象1050户中有383户为学生请家教,占总数的36.48%。据我们调查了解,某校五年级的一个班有82名学生,请家教的竟多达39名,占了将近50%的份额。如此之高的百分比,充分说明了家长对子女学习的高度重视。另外,从“家教原因”的“子女成绩情况”栏内也可看出:在“好再提高”、“中等再提高”、“差”这三类中,因为“差”而请家教的多达200户,占总数的52.2%,远远地高出“再提高”两类的人数。这本无可厚非,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成绩上“脱贫”当属正常想法,然而,可能正是由于他们的举措才使得那些子女成绩较好,甚至已经“小康”的家长有了一种“危机感”,生怕自己的孩子“落伍”,于是“发达”的请家教,“小康”的也请家教,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很快促成了家教热升温。

2.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是家教热的根本原因。据我们座谈了解,在主动请家教的243户中,大约有近80%的学生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的根本目的是想孩子能在短期内较迅速地跟上班,掌握或超前掌握书本知识,请老师帮助其子女训练较扎实的考试技能,以便在小学毕业时能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升入早已在心目中为孩子设计好的重点中学就读,这样,既可免缴高达五、六千元的择校就读费,又能很体面地出现在社会、亲朋好友中,可谓是名利双收。为帮助孩子应付激烈竞争的升学考试而请家教的心态导致不惜每月付出150元以上的薪金为孩子请家教;家教内容绝对以“语数等主要学科”为主,竟占总人数的89%,而以历史、地理等为主的“社会科”的家教人数为0。“学生自愿程度”栏中的数据反映了学生的正常心理,但也无济于事,最后还得听家长和老师的,而自己感兴趣的书法、美术、历史等总没机会涉猎。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很多家长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盲目、迫切地为孩子请家教,主要是由于“重点中学”的存在而导致的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所决定的。

3.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使得部分教师师德水准下降是家教热的助燃剂。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观念逐渐影响着部分教师的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付出劳动就应得到报酬”的经济观使部分家长由开始的“宴请”、“小物品”作报酬,后来,干脆变为以金钱作为报酬,定期付给教师,我们的老师也就半推半就地“理所当然”了。由此,也就逐渐地出现那些很不正常的现象,使得部分教师降低了为师的职业道德的水准,拜倒在金钱的“石榴裙”下,请家教的,则是自己的“嫡系”,上课提问多,位置前排座,课间问冷暖,晚上家中留。而未请家教的,则成了被冷落的对象,扫地擦窗搬桌子,每天都要做杂事。面对这种现象,部分家长坐不住了,你能请,我也能请,于是一个看上一个,一个比上一个,你每月付出50元,我付出100元,你100元我150元,目的,当然很明显,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宠于老师。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到,“教师择地办班”类的受教学生达58人,已占请家教总人数的15.1%,如果教师不办班,学生怎么会去?教师办班而不为金钱,那又何必!就在自己的教室内辅导好了,还又能让全体学生受益。显然,由于受不正当的利益观的驱动,我们的少部分老师师德水准下降,不可否认地成为家教热的助燃剂。

4.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家教热的一个直接结果。不可否认,家教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化成绩有了相对地提高,相对的达到了部分家长的起初愿望。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家教热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调查统计表中的数据显示,不高兴而被迫参加家教的学生达287人,占请家教总人数的74.9%,再从“有效效果”的三类来看:干脆“没有进步”的有50人,“稍有进步”的有278人,两类总计328人,占请家教总人数的85.7%,低效与无效率如此之高,家教效果可见一斑。另外,这么多的学生受教而无甚效果,而家教又是戴着“有偿”的帽子的,家长着急,老师难堪,恐怕两方面的气都要发到学生的身上,人格也少不了会受到侮辱,正在发育的身体也会受到相应的皮肉之苦。由此可见,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是家教热的一个直接结果。

二、思考与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监管力度,积极推进和实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来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察力度。试行将重点中学的初、高中剥离,取消重点初中;小学升学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实施真正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这样,就可为家教热偏轨现象降温、正轨,为消灭不正常的家教现象而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作为直接管理教师的学校,尤其是学校领导同志应坚决按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各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师德教育,以杜绝本校教师搞有偿家教,可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自觉地、乐意地奉献青春于讲坛,浇灌花朵于校园。应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为消灭不正常的“有偿家教”提供外部必备条件。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也是为家教热降温的外部重要因素之一。

2.教师应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内化敬业意识,提高教学效率,外树师表形象。我们认为,家教现象之所以升温,与教师有着相当的联系。广大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深入学习关于教育的相应法规、条例及《关于教师管理的(暂行)规定》,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不搞有偿家教。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努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尤其是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关心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3.家长应树立科学的、具有发展眼光的成才观,应慎重选择家教老师。望子成龙的心理人皆有之,本属正常现象,但什么样的素质才算是“龙”,这恐怕是每一位家长都应慎重考虑的。我们提醒广大家长,应自觉地树立科学的、具有发展眼光的成才观,从“唯分至上”的旧有脑筋中摆脱出来,针对自己小孩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不要盲目地请家教,如果确实因自己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且又确实需要请家教的话,应慎重选择辅导教师,首先,应熟悉自己小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样可“对症下药”,再者,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精湛的专业知识都是作为辅导老师所必不可少的。另外,辅导内容、辅导目标都应确定,如果孩子对某一技能学科特别感兴趣,譬如,喜欢舞蹈、爱好绘画,则可因材施教。

标签:;  ;  

关于辅导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家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