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略论文_肖四萍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略论文_肖四萍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学一个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美,同时使其获取精神享受,形成具有社会适应性高尚情操,以达到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本文立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于教学实践中审美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在音乐课堂中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方略

中小学音乐教学要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引导学生共同学习与探究音乐知识、培养演唱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感受音乐美,透过音乐能够发现生活美,受到美好思想与情感的陶冶,体验到愉悦高尚的情操,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并且促进艺术素养得到提升。

一、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现状

审美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需要提升的一个关键能力,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认识美、体验美,从而产生创造美的意识,形成文明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虽然已经在逐步改革,学校也开始重视音乐教学,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音乐教学还是以完成音乐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为中心。音乐课堂上教师们注重乐理知识和演唱技能的教学,让学生鉴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美的机会不是很多,存在一定程度忽视审美能力培养的问题,致使大多数青少年对生活缺乏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既不利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不能全面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甚至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品质完善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要下功夫,思想上必须重视起来,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表演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力求对音乐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方式以及独特美感具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最终实现乐理、技能、审美、思想品质等全面协调发展,这样才符合新课改下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提升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陶冶情操,涵养美感,和谐身心,健全人格的目标。

二、音乐教学培养审美能力创新方略

1、借助情境唤醒审美意识

中小学音乐教学通过打造情境融入式教学,可达到唤醒审美意识的效果。音乐课针对所要鉴赏的音乐作品,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渲染氛围,引发学生想象力,将其带入到特定的情景,体验音乐美,感受身心的愉悦,获取精神的享受,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审美意识,进而主动去发现美和创造美。此外,教师运用视听设备,创设与音乐作品无限接近的情境,例如:在鉴赏赞美春天的音乐作品时,应用用多媒体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展示一张张美丽春色的风景图片,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欣赏图片,音乐审美就变得更为具象化和生动化,融情于景中,学生也就能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春意盎然,一切都富有生命力,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这些教学方法容易获得学生的共鸣,有助于调动多重感官,能够更好提炼音乐形象,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也易于感受到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拥有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引导学生感知音乐

中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其自由想象是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去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全身心融入到音乐中,从而建立共鸣,更为深刻的体会音乐美、意境美,最终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情感美、品质美,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同时还能让其具有认识美、评价美等能力,形成创造美的自觉性。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形象需要去想象,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赋予其饱满的形象,审美体验将更加深刻。比如:欣赏赞美草原风光的音乐时,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用心去感受和想象,一幅幅草原宽广美丽的画面在音乐欢快的节奏中款款展现,音乐中所渗透的愉悦情感,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在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培养审美创造力

中小学音乐教学既要让学生体验美和感知美,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审美创造力,这样做可促进学生音乐天赋的开发,提升音乐造诣,同时也可以实现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是学生学业有成的一种必备品质,也是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音乐课堂提升审美创造力,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乐理知识,自己编曲填词,或者选取传唱度比较高,学生喜爱的歌曲,然后让其试着去改编歌词,或者重新编曲,换一种风格。学生在进行这些音乐创造活动的同时,会把自己的审美感受融入其中,音乐素养必然会得到提升。另外,音乐教学与律动结合起来,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依照对作品的理解,以小组合作形式编排舞蹈动作,把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的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加深情绪的理解和表达,更为深入地探索作品的真谛,完成音乐作品的三度创作,学生在这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巩固乐理知识,体会旋律美、韵律美和音色美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4、音乐鉴赏风格多样化

中小学音乐教学鉴赏课,应确保风格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多元化审美需求。每个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不一样,对音乐艺术爱好的程度也有差别,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音乐鉴赏课可以不完全依照教材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的审美情趣、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本地的乡土音乐,准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里聆听与鉴赏。利用多媒体课件,声画同步教学,为学生构架起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桥梁。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同时鉴赏国外优秀音乐作品,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获取多元化审美体验,从而达到多维度提升审美能力的目标。此外,音乐风格多样化,学生鉴赏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对于音乐作品感悟能力更强。确保真正体验音乐美,鉴赏能力提升,接受不同风格的音乐熏陶,审美能力自然也就有所发展。

综上所述,中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重视审美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主动融入到音乐课中,在聆听、感知、想象中感受音乐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引导学生对崇高人文精神的追求,增强对真善美的讴歌与塑造能力,在促进音乐素养全面提升的同时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以美育人,塑造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

【3】闫岩.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 北方音乐, 2017(37):223.

【4】张玉杰.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探讨[J]. 教育观察, 2016, 000(01X):P.140-141.

【5】周欣.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36).

论文作者:肖四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略论文_肖四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