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永州 4251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120例参与临床研究,根据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身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经内涂莫匹罗星后凡士林纱条引流,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清碘仿创纱条引流,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普外切口感染中应用内涂莫匹罗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切口愈合,临床疗效显著,可扩大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普外科;切口感染;临床疗效;应用价值
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切口感染,并且发生率与其他外科科室相比更高,分析原因可能与普外科手术切口多为II类或III类切口[1]。一旦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会受到不良影响,增加负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增加,甚至引发脓毒血症,进而恶化为感染性休克造成患者死亡,极易引发医疗纠纷[2]。因此,在临床中要避免感染发生,还应在发生感染后及时控制感染,促进感染切口恢复,加快患者恢复进程。本文为分析研究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120例参与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120例参与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具有切口疼痛、红肿发热、挤压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等临床症状。根据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为44.9岁(Max70岁,Min22岁),其中42例为阑尾切除术,9例为胃大部切除术,2例为胃癌根除术,4例为结直肠手术,3例为胆道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8.31cm(Max15.8cm,Min4.2cm),皮下脂肪平均厚度为5.69cm(Max10.3cm,Min3.78cm);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平均年龄为45.1岁(Max71岁,Min23岁),其中40例为阑尾切除术,9例为胃大部切除术,3例为胃癌根除术,4例为结直肠手术,4例为胆道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8.32cm(Max15.9cm,Min4.1cm),皮下脂肪平均厚度为5.71cm(Max10.2cm,Min3.73cm)。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详见表1。
1.2治疗方法
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后,首先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采取分泌物病原体进行药敏试验,选取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若患者无合并症可停用抗生素[3]。实验组患者则拆除部分切口处缝线,将分泌物送检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使用莫匹罗星内涂,使用凡士林纱条引流,每天换药1~3次。密切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于新鲜状态下进行切口二期缝合,14d拆除。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使用碘仿纱条作内置引流[4],每日换药1~3次,密切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于新鲜状态下进行切口二期缝合,14d拆除。
1.3统计学方法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在普外科中,肥胖人群数量逐年增多,高频电刀的使用频率增加,导致切口感染率逐年增加,其诱发因素包括年龄、集体营养状况、糖尿病及肥胖等,合并远处感染、高龄均为诱导高危因素。排除患者自身因素外,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操作也与发病息息相关[5],若在手术中缝合切口时若没有彻底完成止血操作将会造成死腔残留。感染通常贵在手术结束后4~8d,若切口出现疼痛、红肿等临床表现,打开后会出现溢出脓性液,在辅料上存在脓血性渗血,进行分泌物培养会检测出细菌[6]。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将会对患者心身健康造成影响,延长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增加,因此需要实施十分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
传统的引流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切口清创、换药处理,加重了患者疼痛,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长,临床疗效欠佳。因此临床需要进一步改进,可在切口处涂抹一定的莫斯罗星,采取凡士林纱条引流,使用红外线灯照射,保证切口处所用辅料干燥洁净,促进切口愈合。
采用抗生素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理学、微生物学等多方面因素,选择覆盖感染危险期、抗菌谱广、对多数革兰阴性、革兰阳性均有良好灭菌作用的抗生素,并且毒性要最低,避免造成抗生素滥用或不合理使用。莫斯罗星为局部外用抗生素[7],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杀菌作用,尤其适用于因革兰阳性球菌引发的皮肤感染,可取得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参考文献结果一致。
由此可知,在临床治疗普外切口感染中应用内涂莫匹罗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切口愈合,临床疗效显著,可扩大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于华杰,滕安宝,查晓光等.3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3(2):267-270.
[2]李维庆.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6):14-15.
[3]孙祥恩,汤晓南,刘磊等.30例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9):136-137.
[4]应学清,徐立新,吴方华等.围术期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28-429,432.
[5]张伟耀,周霞.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大样本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322-324.
[6]李菊芳,金杰波,张勇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破裂不应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8):733-735.
[7]王治坤.探析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7,7(2):367-368.
论文作者:唐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抗生素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时间论文; 口感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