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观与历史教科书改革的主要目标_课程论文

历史课程观与历史教科书改革的主要目标_课程论文

历史课程观和历史教材改革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教材论文,目标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市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是在《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原则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编出一套教材,更重要的是促进教育观、课程观和教材观的转变,并由此推动首都中学历史教育的变革。我们认为,中学历史课程教材要改革,必须先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要开历史课,这是历史课程观,是改革的出发点;二是历史教材怎样编才能便教利学,这是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具体操作问题。下面仅就此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历史课程观

所谓历史课程观,通俗地说,就是对历史课程的总体认识和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历史课程性质和价值的认识。

1.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

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对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关键是对“基础”这个概念的重新认识。中学历史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主要是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打基础,具体说是为高考历史打基础。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历史教材越编越厚,历史知识越讲越深,历史考试越来越难。学生是越背越烦,越考越怵,历史学习兴趣从初中到高中呈递减趋势。为考而教、为考而学,使本该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沉闷又沉重。大家往往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初中毕业的学生相当数量不读高中,就是在北京也有近半数,高考历史与他们不沾边。升入高中的学生大约4/5选理科,他们也不参加历史科高考。中学历史教学(高三文科班除外)若以高考历史作为指挥棒,那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陪练。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确实存在。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清楚初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定位,明白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到底是在为什么打基础。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研制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所说的‘基础’,主要是指为每个受教育者奠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他们奠定做人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生学习的基础,换言之,就是为他们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中学历史学科具体承担着什么样的任务?这门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

2.中学历史课程的价值。

对历史学习的价值,江泽民同志有过很精辟的论述:“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许多人一辈子只有在中学阶段有较为系统地学习历史的机会。中学时代是人的一生最宝贵的年华,中学历史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第一是知识修养。历史知识是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一个合格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素养,最起码的历史常识是要具备的,如“炎黄子孙”、“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四面楚歌”,还有长城、故宫、天坛、北京人遗址等,都应该有所了解。

第二是历史智慧。学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既包括鉴往知来、察人观事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创新智慧。史学的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彰往而察来”,学习历史要注重从中领悟做人行事的智慧。历史,其实就是人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进步的经验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思想、文艺无所不包,历史教科书所撷取的是其中的精华。治国安邦的道理、军事外交的谋略、科技发明的创见、思想观点的深刻、文学艺术的魅力,以及个人成就的历程,无不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迪。历史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如:思考事物发展的成败得失,培养理性判断力和“合理精神”;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培养人文精神;“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爱善憎恶、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历史中都可以寻求借鉴。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

第三是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历史学科独特性的思维品质。前苏联著名教学专家莱纳对历史思维的定义是“历史科学范畴内的创造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后来也有其他学者对这个概念提出定义,如“历史思维是人类对社会历史进行理性认识的思考”,“历史思维是依据历史材料得出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等。关于历史思维的独特性,也有许多表述,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有这样几点:首先是思维的综合性和发散性。历史上一些重要决策和改革,总要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需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其次是联系性,包括时序的、空间的、因果的。这些联系有双向的,也有多向的。搞清这些联系,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历史,才能构建科学的历史知识结构。再就是“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历史认识必须以客观的历史材料为依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立论,可以向“权威”的观点质疑。这种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有人认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五花八门,老在变,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子”,这种不确定性说明它不科学。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们看问题的立场不同、依据的材料不同,就可能得出不同的认识,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不会有绝对真理。尽可能从多角度作出推论,才能使历史认识接近客观和全面。试想发生在当今的重大事件,人们的看法能一样吗?将一种结论写进教科书,强迫大家都去认同,这不一定是科学态度。历史学习,追求的主要不是结论,而是得出历史判断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的教科书将尽可能地少写现成的结论,就是写结论也是以介绍观点的方式,重视的是引导学生自己依据材料去得出认识。

第四是科学史观。科学史观就是科学地认识和阐释历史的观点和方法,主要是指唯物史观。这是指导我们研究历史的思想方法,主要有:社会生产力决定历史进步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观点;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历史主义的观点;辩证分析的观点,等等。科学史观的养成必须通过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学习和探究来训练。比如说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一般要注意两个层面:首先是将历史问题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用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但这还不够,还要将历史问题放到历史长河中去定位,去分析其价值。比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问题,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的问题,西欧的殖民问题,放到当时的背景下去分析和今天从历史进程的发展来分析,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分析,会有多方面的认识。这实际上是全面地、多角度地、实事求事是地看问题。

二、历史教材改革的主要目标

教材改革和教材建设是一个非常耗费心力的工程。我们没有一支专业队伍,又缺少经验,做起来很不容易。一方面,我们虚心体会和学习各版本中学历史教材的长处(当然不能抄袭);另一方面,我们想先从切实能达到的主要目标做起。北京市21世纪中学历史教材改革的主要目标是:

1.大幅度删减课程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学内容过多、学生记忆负担过重,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一直存在的弊端。北京市21世纪中学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比之于现行历史教科书,内容量大约删减2/5。解决内容“繁”的问题,首先要克服观念上的障碍。中学历史教育既然不是为大学历史教育奠基的,而是为学生一生持续发展奠基的,就不必追求严谨的学科体系。选择历史学习内容的出发点,不是看其在历史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而是看其对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这样,就不会背着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什么都想写,什么都要求学生掌握。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初高中教学内容难免重复,高中与初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拓宽”和“加深”,因而会有一些“繁”、“难”的问题。新教科书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安排是:初中阶段,按时序、分章节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但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选择学生“应知必会”的核心知识,注重学习材料的形象性和行文的生动性;高中阶段,以专题形式学习,选择学生“应知能会”的重点知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外文化史中有重大影响和探究价值的问题,注重理性思考。

2.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初高中两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有所区别。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当体现历史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要尽量多提供形象的图画或视听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该体现历史的深刻性,重视历史的“明智”功能。学习方式应以探究式为主,教科书提供思维材料,提出问题或者给出不同观点,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达到“学史明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提倡讨论式学习。讨论的方式有多种,师生对话、同桌交谈、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要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课以“师讲生听”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局面。要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表达看法、与他人交流的习惯和能力。教科书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并在教学内容上留有余地。

3.顺应课程和考试的综合化趋势,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强调综合,是《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教育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正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分科教学中应当重视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高考实行"3+X"方案,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在编写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中学历史学科相关性比较强的科目有政治、地理、语文。

与政治学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和认识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历史中的政治、法律、军事等内容是过去的政治,因此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着历史的渊源,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不忘关注现实,也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

与地理学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两个维度,人类历史是按时序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展的,地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类活动,有时甚至起着决定作用。“天时、地利、人和”在历史决策中都占有很重的份量。重视历史与地理的联系,一方面是理解历史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中的文化史内容包括文学,学习历史的同时也涉猎了文学;历史成就文学、文学反映历史,要深入地理解一篇文章的内涵,就必须了解成文的时代背景,学习文学的同时也重温了历史;“文史不分”曾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许多历史名著同时也是文学的名篇,学习者在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学习了语言所表达的历史信息。充分注意到文史之间的这种联系,给予合理的安排,学生的文史学习可以达到互动的效果。

除此之外,历史教学内容还涉及到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体育等知识,学生在这些科目中的学习与历史学习也是一种融通和互动的关系。

历史课程本身历史悠久,一方面有着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同时也有需要克服的弊端和应该扔掉的包袱。改革只能抓主要问题。我们认为,上述几个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着力较多。是否对头,还需经实践检验。

标签:;  ;  ;  ;  ;  ;  

历史课程观与历史教科书改革的主要目标_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