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西部科技进步的几点思考_科技论文

加快西部科技进步的几点思考_科技论文

对加速中国西部科技进步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进步论文,中国西部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先应当肯定,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整个经济,不论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都有了很大发展。因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同时也应当承认,近年来,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差距拉大了。因为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诚然,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其内部的贫富差距都是会绝对性地存在着。但是,对于我们这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土内,总不愿让差距越拉越大。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在思考如何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的问题。依笔者之见,要缩小这种差距,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一项重要的、根本性的工作,就是必须加速西部科技进步的步伐。

1 指数增长与加速发展

笛卡儿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个人当他富裕起来以后要想发大财,比他穷的时候仅仅想发一点小财,要容易得多。其实,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都有这种现象。它们为什么都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它们有一种共同的数学机理,即它们的发展与进步都是指数型的。

所谓指数增长,是指一个量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周期内,在前期总量基础上按一定百分比的增长。它属于非线性增长,与线性增长不同。线性增长与前期总量无关,非线性的指数增长则同前期总量紧密相关,因而具有很大的迅猛性,要不了多久就会在前期总量基础上翻一番,而且照此不断地在新的前期总量基础上翻下去。倘若年均增长为7%, 大约10年就会翻一番。美国著名科学史家、科学学家普赖斯曾作过统计研究,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理论,并得出结论说,科学知识每隔10—15年就要翻一番。许多人是很难理解和很难准确说出指数增长这种在前期总量基础上进行翻番的迅猛性和可怕性的。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把一张1微米即1/1000毫米厚的纸,请您在前期总量基础上进行翻番,番了50次以后,问一共有多厚、多高?有的说有美国的“摩天大楼”那么高。我们说,不是,远远不是。有的说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我们还是说,不是,远远不是。只消用数学公式算一算就知道了,它应该为1微米×2[50]=1.126×10[6]公里。一百多万公里,这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我国古代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很有钱财的老财主,他有下棋的爱好,并且常常用钱财赌输赢。一次和一游士决定采用三盘二胜制,赌粮食。老财问赌多少? 游士讲, 中国象棋, 黄河为界, 一边32个格,第1格为1斤,第2个格为第1格的两倍,第3倍又为第2格的两倍……如此增加下去,谁输了,只消拿出第32格那一格的粮食就可以了。老财主一听,这有什么了不起,我有的是粮食。结果游士连胜两盘。老财问游士该给多少粮食?游士答道:22亿斤,当即把老财吓得昏死过去。以上的例子和故事,都说明了指数增长的迅猛性和可怕性。

由于指数增长与前期总量紧密相关,所以指数增长和线性增长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两个事物之间,如果按同一比率增长,不但不缩小差距,反而拉大差距。线性增长没有这样的性质。比如,现在我国东部的经济或科技总量为100,西部的这种总量为80,差距为20 如果都按10年翻一番的同一比率增长,10年后,东部为200,西部为160,差距变成了40。这不但没有缩小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

面对指数增长的挑战,落后地区要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从发展动力学看,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使其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地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使我们一直保持着高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尽管我们的指数增长在“前期总量”上不如发达国家,但我们的发展速度比他们快,指数增长的比率比他们高,又使我国技术经济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由“文革”期间的被拉大到现在有了明显缩小,世界舆论公认中国将是下一世纪经济最活跃、最有前途的地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要缩小我国西部与东部的技术经济差距,唯一的途径是必须加快西部的发展,并使其发展的速度能高于东部。同一发展速度会拉大差距,西部的发展速度低于东部的发展速度更会拉大差距。尽管这个结论是那么地具有常识性,但笔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常识性结论的数理分析,来加深人们对这个常识性问题在认识上的深刻性,并激发出加快西部发展的紧迫感。

2 中国西部科技进步的现状与特点

2.1 中国科技力量在西部的分布与广阔的地域不相称, 但与人口的比例相适应

中国西部是按传统的行政大区来划分的。它包括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重庆市)以及西北地区(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这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地方,共530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55.2%。但总体人口平均密度只占全国的22.7%。

现在再来看看西部的科技情况,用国家科委1990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白皮书第4号的数据作统计处理:西部各省、区、 市的科技机构数共为1168个,占全国科技机构总数4933个的23.68%;西部各省、区、 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共为190794人,占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734899人的25.96 %; 西部各省、 区、 市的科技经费收入总额共为375026万元,占全国科技经费收入总额1392760.5万元的26.93%。

以上这些数据,与西部占全国55.2%的地域面积很不相称,但与西部占全国22.7%的人口比例却是相适应的,甚至高出1—4个百分点。科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所以一般都以人口含量的比例来反映科技的状况。如此看来,西部的科技实力在国内并不算落后。

2.2 西部科技力量在这块地域内的分布很不均衡

在西南,以四川省的科技力量最强;在西北,则以陕西省的科技力量最强。特别是四川省,在全国亦可称得上是一个科技强省,科技人员和经费收入都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市和上海市,而且明显多于其它省、区、市;科技机构数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辽宁和江苏。但是,西部的有些省、区,却明显地偏弱。科技机构数排在全国后3 倍而且由此明显偏少的3个省区西藏(11个)、青海(44个)、宁夏(49 个)全为西部地区的;科技人员数和经费收入排在全国后6 位而且由此明显偏低的6个省区内蒙古(10809人,12768.6万元)、福建(7174人, 9419.8万元)、 贵州(7871人,8740.7万元)、青海(2977人,4972.6万元)、宁夏(3337人,3873.9万元)、西藏(456人,712.6万元),其中有4个是西部地区的。中国西部地区各省、区、 市的科技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中国西部各省、区、市的科技分布情况

机构数(个)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人) 经费收入总额(千元)

四川省

250

59173

1277772

重庆市60

11116198281

贵州省

1037871 87407

云南省

147

12076197407

西藏自治区11 456 7126

西南小计 571

90692

1767784

陕西省181

41234840238

西安市99

30309680163

甘肃省114

14928282726

青海省442977 49726

宁夏自治区493337 38739

新疆自治区1107317 90884

西北小计 597 100102

1982476

西部合计 1168 190794

3750260

2.3

西部的生产科技水平进步明显滞后于它的科技能力进步和科技潜力进步

科技进步作为一种社会系统,是有层次的。最基本的,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科技能力的进步,包括科技人员、经费、机构、设备和科技信息等的发展与进步;第二个层次,是科技潜力的进步,主要指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这些成果由于尚未实现物质转化,还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所以把这种进步叫科技潜力进步;第三个层次,是生产的科技水平进步,主要指生产中转化、应用科技成果的进步。

以上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没有前者,便不可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来,从而就没有科技潜力的进步;第二个层次又是第三个层次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没有以科技成果为标志的科技潜力进步,科技水平进步就成了无源之水,会逐渐走向枯竭的。从发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又要求从一个层次的进步走向更高层次的进步,即由科技能力这棵树,开出科技潜力的科技成果之花,最后结出生产科技水平进步的物质之果。

中国西部的科技力量之所以按人口比例是相适应的,甚至略为高出,主要是由于60年代的“大三线”建设时期,从全国各地内迁和兴建了不少的大中型科研院所以及拥有雄厚科技力量的国防、军工企业。他们有较强大的科技生产能力,也就是说,科技能力和科技潜力的优势是较强的。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投入等诸多原因,把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促进生产的科技进步,却相对的较差。这就是所谓西部的生产科技水平进步滞后于科技能力进步和科技潜力进步的意思。主要表现在,西部的科技成果在西部的转化率较低,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却被沿海地区买去,在那里转化为物质产品,然后又打入、占领西部市场;西部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总体上看(当然不是全部)较低;由于不少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致使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少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军工企业经济效益较差。

3 对加速中国西部科技进步的几点建议

3.1 要着力于推进科技的整体进步

西部的科技力量并不算弱。但是,它们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并没有使“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甚至还小于各部分之和。科技进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和任何系统工程一样,必须注重系统的整体性。为了使西部的科技进步形成整体进步,则必须对各个层次的科技进步和各个方面的科技力量进行有效地整合,使它们的社会的运行中,真正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对西部的科技进步之所以要着重提出这么一条建议,主要出于两个情况:一是西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军工企业不少,他们自身的科技力量确也比较雄厚,但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原因,有些企业总认为自己就有力量,甚至有的还在那里闲置着,宁肯自己干,形成重复研究,也不太愿意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或购买他们的成果;二是如上所述,西部地区自己的科技能力、科技潜力进步,没有能有效地促进西部自己的生产科技水平进步,对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科技进步的整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去进行,主要的有:

(1)认识整合 在我国现有体制下, 担负科技能力进步和科技潜力进步的主要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担负生产科技水平进步的主要是直接进行经济建设的企业。要促进科技的整体进步,首先必须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认识上的合力,进行认识整合。进行认识整合的内容,就是要使社会各方面的认识都统一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个基本方针上来。这不仅是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只有这种你愿意面向我,我又愿意依靠你,两厢情愿,不是一厢情愿,形成了认识上的合力,才有可能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能力、科技潜力进步与企业的生产科技水平进步联系起来而形成科技的整体进步。

(2)组织整合

即把各种科技进步的力量通过一定的组织联系使他们整合起来,包括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一些技术开发性的科研院所并入企业,或完全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是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同时又是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服务的技术开发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亦可承包、领办、租赁企业,以及选择自己研究开发的成果创办科技企业;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特别应提倡的,是科技单位把自己的成果搞技术入股,加入到企业的公司化、集团化当中去,在组织上就成为公司董事会中的一个股东的董事,如此等等。通过科技力量的种种组织整合,目的都在于把三个层次的科技进步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的进步。

(3)管理整合 在我国目前体制下,不同层次、 不同方面的科技进步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在管理着,被条块在分割着。这就有个如何把科技进步的多部门、多元化管理从宏观上整合起来的问题。在这方面,上海市解决得比较好,他们除了和其他省、市一样,成立有科技领导小组,并强化它在宏观上的统一协调管理职能外,由于中央在沪科技机构党的关系要归上海市委领导,于是他们还成立有科技党委,不管是中央属的还是上海属的科技力量,只要是在上海那块土地上的,他们都统一进行协调管理;不仅把科技工作纳入市委和市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统一研究,坚持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还对重大的科技项目和确定为支柱产业的科技进步,采取由市里领导成员(市委正、副书记,市府正、副市长)分工统一抓的办法,立下军令状,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和指标,纳入政绩考核的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这种由领导统一抓的办法,对于管理的整合大有好处。

(4)机制整合 这是更重要、更根本的整合, 也是更困难的整合。机制是一种自动化、完善化的,不是单靠号召和认识的内在行为系统。机制和体制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机制。西部的科技进步,特别是生产的科技水平进步,比之东南沿海地区落后,主要就是由于西部的体制改革和机制转变落后了。所谓科技进步的机制整合,就是要通过深化科技和经济的体制改革,一方面,使科技工作形成必然去面向经济建设,把大部分力量投入到“主战场”的自动化、完善化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等生产、经济工作形成必然去依靠科学技术的自动化、完善化的运行机制。只有在机制上形成了合力,达到了整合,科技的整体进步以及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完善地实现。应该说,这些年来西部的科技机构确实创造出不少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果,但在西部颇具实力的国有企业中却难以得到转化,一个十分重要、基本的原因,是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并未真正形成。看来,西部要缩小同东部的技术经济差距,非得在深化改革上下一番功夫才行。

3.2 要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科技优势, 建立西部的技术经济发达区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但发展极不平衡。这里有很大一部分面积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山区、高原和沙漠,但也有不少人口稠密的局部平原和大城市,这就决定了西部发展没有东部那种相对平衡的条件。从表1可以看出,在西部的各省、区中, 科技力量又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心城市。这就有个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科技优势的问题。而要发挥中心城市的科技优势,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以中心城市的科技优势为依托,建立经济发展中心;特别是在一些科技力量尤为集中的特大城市,还应使它们发展成国家级的技术经济发达区。

在西部建立国家级的技术经济开发区,这既是加快西部发展的需要,又是中国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有战略眼光的经济学家、科学学家,象马洪、冯之浚等,都有这样的看法,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只靠现在东部沿海那几个经济增长带来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中国中部和西部建立几个经济增长带,或者叫发展极、隆起点。现在世界舆论有一个公认的观点,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希望、最有活力的地区是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最有希望、最有活力的又是东亚地区;东亚最有希望、最有活力的地区则是中国。在中国,目前主要靠三个较发达的经济增长带在支撑它的快速发展;一是华南沿海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带;二是华东沿海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带;三是华北沿海以环渤海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带。这三个经济增长带,可以认为是国家级的技术经济发达区。但只靠这三个发达区是不能适应中国之未来发展的。冯之浚教授提出,起码中部还要有一个,西部还要有两个,中国要有6个以上的隆起点才能支撑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区域经济专家预测,中国沿海、沿江、沿重要交通干线,即(1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2)珠江三角洲地区、(3)环渤海地区、(4)哈(尔滨)长(春)地区、(5)武汉的黄石地区、(6 )江西的昌(南昌)九(九江)地区、(7)成(成都)渝(重庆)地区、 (8)西安的关中地区、(9)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地区、(10)南宁北海湾地区等为具备良好发展条件的十大经济热点地区,将获得更快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和综合专家意见,我们认为,在西部首先使成渝(含绵阳)地区和西安地区发展成两个国家级的技术经济发达区,这是必要的,可行的,应提上我国区域总体布局的议事日程,确定下来,做出专门规划。

3.3 国家应加大推进科技西进程工程的力度

为了促进西部科技的更快发展和社会的科技进步,以及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西部发展的要求,国家实行科技西进工程现在是时候了。事实上,国家科委已着手开始实行了“星火计划”的西进工程。虽然目前还只是试点阶段,但这一发展方向无疑具有战略意义。只是目前的力度还不够,全面性还不够。除了以推进农业和乡镇企业技术进步为目的的“星火计划”西进工程外,国家的其它重大科技计划,诸如以大力推广农业增产先进适用技术为主要目标的“丰收计划”,以开发和培训农村技术人才为着眼点的“燎原计划”,以及“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甚至“火炬计划”、“863计划”等, 都应逐步有选择地推进西进工程。在国家科技资金的投放、运行以及项目的申报等方面,实行向西部的倾斜政策,或者针对西部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东西部的联合研究与开发。另外,由于科技进步,特别是生产的科技水平进步,还涉及到国家的各个部委,因此,推进科技西进工程,不仅国家科委要这么做,国家的各部委都应这么做。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已拉得这么大,要使地域如此辽阔的西部缩小同东部的差距,使我国东西部有一个相对较为平衡的发展,单靠西部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国家的有力扶持。

标签:;  ;  ;  ;  ;  

加快西部科技进步的几点思考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