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智能化的设备去进行管理,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电力系统更加的完善,并且安全性等都有一定的提升。电力系统有着很多复杂的结构,并且还比较的杂乱,若是用人工去进行工作的话有着非常大的难度,并且还容易出现一些由于操作失误而引起的电力故障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智能化的电力系统能够很好的对这些操作进行工作,并且安全性有着很大的保障,运行的效率也有着很大的提升,为人们的电力应用更好的保驾护航。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应用探究
1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作为我国一项新型的现代化技术,其主要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的技术概念,通过一套体系结构和人机接口实现学习、组织及适应等多项功能,使系统能够更加快速分析产品问题,并通过程序思维寻找解决办法,以此有效解决传统控制上的难点问题,极其适用于较复杂的产品控制中。同时,在智能控制技术和传统控制技术的对比下,智能控制技术不仅仅能够及时反馈运行问题,还能够针对运行问题信息数据进行自主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使计算机设备的辅助功能转变成主导功能,从而有效促进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在我国电网的建设发展下,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优势也得到了电力行业的重视,许多电力企业都已经积极采用智能技术,使其能够充分融入到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
2智能技术的优势
2.1实现智能化调度
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化调度,这是智能电网的名称由来。依据调度系统方面来说,利用精准、全面的采集数据系统和强大智能安全预警功能,是能够满足当前电力行业需求的重要方法。提升系统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并且重视经济协调性是进行实际调度决策工作开展时的关键。一旦电力系统发出信号,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判断,并且要制定出解决故障的有效策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以上功能的重要途径。
2.2智能化发电
能够实现电力控制系统的完善与优化,是智能技术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际应用过程中起到的另一个关键作用,它能够有效完善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想要将光伏发电和风电等新型能源合理、科学的运用,也需要智能技术所提供的巨大帮助。智能技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达成厂网信息的双向交互,对提高电网对各个电厂的控制水平提供有利条件,也能够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3智能化用电
电力系统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在实现智能化调度、智能化发电同时,还要实现智能化用电。用电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采集交互能力下降是实际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问题,智能化用电服务是出现这种情况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必须构建完善的智能化双向互动体系,保证电网通用户可以进行积极交互,对于用户用电的多元化需求给予满足。
安装智能化电表也是实现智能化用电的重要途径,将构建这种高级测量系统作为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联系的渠道。在电力资源得到有效协调同时,也能够缓解电力资源紧缺的问题。
3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3.1线性最优控制的应用
在电力远距离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将最优励磁控制有效的运用其中,进而提高发电机对电压的控制能力,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其中,最优励磁控制是建立在线性控制的基础之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线性控制是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将发电机的电压与已知电压值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PID算法精确的计算出电压偏差,进而对电压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线性原则,能够实现最优励磁对控制器和电压科学合理的控制,进而对局部控制模型所受到的线性化约束进行有效的改善。
3.2专家系统控制的应用
专家系统控制模型是基于计算机系统之中专业系统和程序所建立的,通过提高系统中专业人员的经验水平和知识,进而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并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在电力系统的控制过程中,整个控制环节都涉及到专家系统,尤其是在故障排除和设备的维护管理过程中更需要专家系统的有效运用。专家系统在出现紧急故障和警告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对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3.3神经网络控制的应用
通过将神经网络有针对性的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进而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控。神经网络控制是一项先进技术,是建立在非线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并对非线性原则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数据和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控制。神经网络是将数学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和网络系统进行紧密的结合,进而对系统的能源消耗、计算消耗量以及能源消耗结构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有效提升电力系统对能源的调控能力。同时,对神经组织结构和规划模型进行合理的分析之后,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硬件水平,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3.4模糊控制的应用
模糊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主要是自动化的管理与操作过程,通过有效的运用模糊控制能够极大的提高整个系统在动态环境中的控制力度。模糊控制尤其适用于规模较大、内容丰富以及结构复杂的电力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复杂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在模糊控制系统中拥有完善的数据控制与处理原则,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问题和故障进行自动化的模糊分析与判断。
3.5集成智能系统
智能控制的方法和智能系统以及与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深入交联,都是集成智能系统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所涉及的较为先进并且形成规模的控制形式中,这种集成智能系统是非常典型突出的。我国当前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所采用的集成职能系统研发水平还比较低,但随着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模式被提出,集成智能系统在研发方面向新阶段又迈进一步,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创造,多种用以参考、借鉴的集成智能系统内容提供巨大帮助。集成智能系统的研发随着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不断深入和应用,而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利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的智能技术功能加以融合,并采取模拟人类决策意识的模糊逻辑理论作为系统的运行基础,就是这种全新集成智能系统的内容,这大大提升集成智能系统的智能化,并且更系统和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通过合理方式有效应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和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从而有效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严艺.探析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科技展望,2016,26(34):73.
[2]曹思瑶.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5):74.
[3]翁秋婷,盛锦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207.
[4]王海青.基于PLC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143.
[5]常晓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其新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3):6.
论文作者:孙淑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专家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神经网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