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企业发展制约机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西部地区论文,制约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实现了长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却在持续扩大,其突出表现就是东部地区的高速发展与西部地区的缓慢增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且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差距还将呈继续扩大之势。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成为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企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企业的发展。尽管我国西部地区也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和高速成长企业,但是从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看,我国西部地区的企业在总量、结构和效益上与其他地区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无疑表明,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系统性的制约,否则难以解释为何出现如此的整体性差距,这种系统性的制约就是西部企业发展的制约机制。
一、西部企业发展制约机制的内涵
企业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的复杂系统,企业发展是系统自适应的复杂过程,不仅要受内部条件作用,还要受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以非线性方式相互耦合、相互影响,使得企业不断从一种有序达到另一种有序。企业发展的制约机制意味着企业发展所需内外部必要条件的系统缺失。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制约机制就是从内外部互动的角度探讨西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制约因素主要是企业开放度不足、融资困难和创新能力不足等,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宏观战略规划引领性不足、商务成本过高和产业集中度低。内部制约因素是企业发展的直接阻力,而外部制约因素则需要通过影响企业内部因素以间接的方式影响企业发展。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或单独作用,它们制约企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形成了西部企业发展的系统障碍。从制约因素的产生主体看,宏观战略规划引领性不足来源于政府方面的原因,商务成本过高来源于市场方面的原因,产业集中度低来源于产业组织方面的原因,企业开放度不足、融资困难和创新能力不足则是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由政府、市场、产业、企业四个维度组成的西部企业发展制约机制的分析模型。
二、西部企业发展制约机制的特征
(一)复杂性
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整体落后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为促进西部企业发展,探寻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突破之路,首先要明确西部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为此,我国许多学者从东西部地区的区位地缘、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要素禀赋、技术特征、制度安排、经济结构、增长机制等诸多方面探讨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制约机制。研究的视角之多表明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制约机制极具复杂性。
(二)系统性
我国西部企业发展的落后并不是个别企业的落后,而是西部地区企业在整体数量、结构和规模上的落后,这种落后是企业成长所需内外部必要条件系统缺失的结果。由于这种系统性的缺失,西部地区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相似的发展困境,比如资金短缺、创新乏力、企业封闭等等。尽管使西部企业产生这些困境的制约因素多且杂,但是其主要制约因素却相对突出并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并且这些制约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动的作用机理,它们制约企业发展的协同效应给西部企业发展的形成了系统性约束。
(三)循环性
西部企业发展中的外部制约因素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等三个方面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约束,在宏观战略规划引领性不足、商务成本过高和产业集中度低等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下,西部地区企业可获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受限,这里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等等,企业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必然在创新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这样这些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直接因素,即制约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企业在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影响下,业绩下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当大多数企业发展受到制约时,又会反过来影响外部环境。这就形成了外部制约因素和内部制约因素(包括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制约企业成长的循环作用机制。
三、西部企业发展制约机制的作用机理
(一)外部因素的制约作用:政府维度、市场维度和产业维度
首先是政府维度的制约作用。政府是宏观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它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导向和游戏规则,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宏观战略规划能够为企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及政策供给则是企业之间展开平等博弈的前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宏观战略规划方面一直存在很多问题。规划缺乏专业且深入的理论指导,规划制定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低下,在这样的规划条件下,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以致宏观战略规划内容不完善、可操作性差,对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相对不足。同时,在这样的宏观战略规划下,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缓慢,公共产品和服务平台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以致企业发展相对比较盲目。另外,宏观战略规划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进展缓慢,导致西部地区企业结构失衡:国有企业与国用控股企业比重大,私营企业发展缓慢;重工业企业比重大,轻工业企业比重小;大型企业比重大,小型企业活力不足。
其次是市场维度的制约作用。这里的市场是广泛意义上的市场,主要是指企业的供需市场,它包括本地供需市场和外部供需市场。供方市场及其容量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性,需方市场及其容量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极限空间。市场能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资源配置方式,并且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即市场能以灵敏公开的价格发现机制、充分的竞争机制、公正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为企业营造宽松适宜、客观公平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利于企业实现其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然而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市场运行规范化程度低;人才大量外流到东部沿海或者其他地区,人力成本反而因此比其他地区高;西部企业独特的“两头在外”(从外地采购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加工生产后销往外地)的购销模式,运输成本也居高不下,这一切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的商务成本过高。商务成本是影响资本流动及其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较高的商务成本使得西部企业在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发展受限并因此谋求转移,西部企业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再次是产业维度的制约作用。产业维度主要指企业的所在产业链条中的竞争与合作状况。企业在产业组织内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产业组织内的分工、地位及其市场份额。这里的产业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法人机构等,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连结而构成的群体,即产业集群。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利用独具特色的集群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却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撑,致使发展步伐一直处于后列。受西部地区宏观战略规划引领性不足的影响,西部地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都无法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具有深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产业规划缺乏新意,产业结构趋同,但集中度却不高。在西部地区在产业集中度低的情况下,企业集而不群、群而不聚,产业集群经济并不稳定。企业在这样的产业组织中的竞争多于合作,且竞争多属于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不但无法促进西部企业的健康成长,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内部因素的制约作用:企业维度
内部因素的制约作用即企业维度的制约作用,企业维度方面的制约因素会直接影响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及其运营效率。我国西部地区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不容乐观,企业从外部环境中可获得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在这里,外部制约因素要通过影响内部因素作用于企业:在政府维度和市场维度的制约作用下,大多数企业既无法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充足的资金,又不能从政府获得有力的财政支持和具有竞争力的政策优惠,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在市场维度和产业维度的制约作用下,西部地区企业的市场资源利用规模较小并且效率较低,同时因为产业集中度低,西部企业又难于在产业组织的竞争与合作中进行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从而导致企业开放度低;在产业维度和政府维度的制约作用下,企业既无法从低水平的产业组织中获取相应的技术信息,又无法从政府薄弱的公共服务平台获得研发的支持,因此导致创新能力不足。融资困难和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发展前景堪忧,企业开放度不足更是企业主观意识上的故步自封,如此则企业发展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