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莎 青川县马鹿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青川 628115
【摘要】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开发美术课程资源,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用乡村的资源,把美术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完善老师的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48-01
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出发,使用能够满足美术教学的材料,不断开发美术课程资源,这是进行美术教学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教学比较落后,有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按部就班给同学们画画,让同学们临摹,这样同学们感受不到美术学习的乐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于乡村小学美术老师来说,也要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观念,要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到美术的教学中,把同学们熟悉的事物应用到小学美术的课程中,这样让同学们能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同学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一、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学生实力生活中的感知比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是优异很多的,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进行感知,真实的触摸和利用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而进行美术学习是有效的。在农村小学美术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素材加以创造,让更多的乡土资源融入到教材之中,这样会使得学生对美术产生学习的兴趣,更加热爱美术。老师将乡土资源融入到课本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心底去激发学生对于家乡和祖国的热爱。老师引导学生去感悟大自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所见所闻中去进行美术创新,去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例如,老师在《玩泥巴》的这堂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找到一些土壤,然后选择出粘合性比较强的土壤进行美术创作。学生在进行选择土壤、挖泥和进行美术创作活泥巴的时候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玩泥巴的乐趣,这样才可以和大自然深层的接触,享受在大自然中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此外,在让学生了解春天的色彩的时候,老师可以带学生带农村中的田野去寻找春天的足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春天的色彩有哪些,绿色的大地,粉红色的花朵,蓝色的天空,乡村中的绿水青山,都是春天的色彩,学生只有在真是的去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才更有感知力,才会对美术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摒弃美术课本进行美术教学的这一局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乡土美术来源于生活,会使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将课堂还和生活结合到一起,即使和课堂融合在了一起,但是却让人容易接受。这样进行教学的话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课堂具有了亲和力,因此可以的将美术教学和生活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图案》这堂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观察纺织的过程,让学生去感受其中的环节――纺织设计的重要性。然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看一些纺织出的成品,进行观察后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成品进行鉴赏,说出不同图案进行排列的规律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之间将图案的基本知识讲出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将学生在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到的事物融入到课堂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成果也比较好。
三、充分的挖掘民间的艺术,进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有大量的散落在民间的艺人的手艺被收录在册中。尤其是地方偏僻经济落后的农村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却十分具有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的民间艺术。
例如,本地的竹编工艺品、根雕、木雕、民间剪纸、鞋垫、虎头枕儿、虎头鞋、莲花帽等,这些手艺都是农村的手艺人从祖祖辈辈那里传承下来的,这些艺术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远胜过城市工厂批量生产的东西。我们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民间艺术品,让学生看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剪纸艺术之所以在我国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可以用剪纸来展现生活的美好,可以表现出生活的喜怒哀乐,所以剪纸的内容多数都是与日常生活有关。在美术教学中,为避免出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的现象,就可以利用剪纸这项民间艺术,因为剪纸在农村中是很常见的,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剪纸的身影。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好该项乡土资源,不仅能让学生更系统的了解这一艺术文化,更可以利用剪纸来展现自己的生活,并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剪出自己想象的世界。
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剪纸技法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剪纸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在开始之前,先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如何才能更好的通过剪纸展现出来,以什么样的技法,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体现剪纸的主题。当然,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启发学生,让学生不断的思考、完善和升华。最后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成功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四、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学生美术游戏化实践活动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在面对新鲜事物时会有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而这样的特点让他们在参与美术游戏化活动的过程当中表现的积极踊跃。但是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和选取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实际特点,无法满足他们好奇心的话,将会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也会影响美术教育目标的达成。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和喜欢实践操作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组织开展学生美术游戏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发挥所长,拓展想象力,用乡土资源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和美术游戏任务。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要尽可能地实现多元化,保证乡土资源被利用得巧妙得当。例如,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选用不同颜色的树叶、种子等开展美术创作比赛,让他们在竞赛游戏当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诸多乡土资源创作可以凸显个性的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再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穿着水鞋,蘸上绿色颜料在地面上踩出一片片草地后,再激励学生利用竹节、石头、松果等各种乡土材料拼摆毛毛虫,使得学生在游戏当中充分感受到乡土资源的利用价值。为了实现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参与美术游戏的过程进行观察和引导,规范和约束学生的秩序与学习行为,激励表扬他们在美术活动当中的优异表现,让他们在美术实践活动当中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与热情。
综上所述,本文对挖掘乡土资源,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益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属于宝贵资源,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室外的美术资源有所认识、挖掘,才能够更好地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於晓红.试论小学美术乡土课程的创造性开发[J].名师在线,2017(09):25-26.
[2]黄建新.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J].辽宁教育,2016(01):29-34.
[3]秦晓月.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及作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5(18):72-73.
论文作者:卢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美术论文; 乡土论文; 学生论文; 资源论文; 自己的论文; 剪纸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