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发布会的编辑与解说艺术_新闻报道论文

论新闻发布会的编辑与解说艺术_新闻报道论文

试论编辑解读新闻稿的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稿论文,试论论文,编辑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1999)03—0033—06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是我们精神生活所必备,书刊、广播、电视、报纸、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网络因为可以传载信息而倍受人们青睐。然而面对媒体所供给的信息,我们实在不能太乐观。不尽人意的报道及被有意无意地曲传、曲解的信息也非鲜见。因此,作为大众传播活动把关人的新闻编辑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科学水平,如何提高自己解读新闻稿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批判式解读的关键在于会提问

正因为传媒传递的信息内容并不那么切实可靠,新闻编辑作为大众传播活动的把关人,就必须谨慎审读各种来稿。编辑审稿水平是建立在编辑的政治素质与业务修养之上的,审稿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编辑勤于学习,勤于观察分析,进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学术水平。但如果能掌握一些有效的解读方法,也往往会事半功倍。本文提出的“解读艺术”,拟就这一方面作些探索。下面试就一则新闻报道的分析入手,来看看编辑从事批判——提问式解读的关键所在:

昨天早晨,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门前广场上, 一支由4位礼仪小姐护旗、4位小姐执旗的升旗队伍,迈着矫健的步伐, 走向高耸的旗杆,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从1992年1月8日该公司开业那天起至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霜雪飞扬,升旗仪式从未间断过。礼仪队的小姐们说:“天天升国旗,天天受教育。我们每天看着五星红旗庄严升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升。”

该公司的领导深有体会地说:“举行升旗仪式的目的,是在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向人们展示我们企业的精神和全体员工的精神风貌。”的确,该公司的广大职工从每天的升旗仪式中受到了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增强了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焕发了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他们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企业之魂和推动工作的动力。使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这是1993年12月13日,某报刊登的一则关于用升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消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则新闻稿有几个问题:

一是文章的结论站不住脚。“该公司广大职工从……的热情”这一结论式陈述,显然没能得到有力的支持。如果按作者的观点,爱国主义就成了一件简便易行之事,只要每天组织升国旗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二是文章的报告性陈述不切实。如第二段中,“礼仪小姐们说:‘天天升国旗……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升。’”这句话显然不是口头语,而且我们也难相信她们会一字不差、异口同声地说这番话。

三是语言表达不准确。文中写道:“从1992年1月8日该公司开业那天起至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霜雪飞扬,升旗仪式从未间断过。”文章发表于1993年12月13日,说“日复一日”是可以的,说“年复一年”则值得商榷。另外,风雨交加时升国旗也有违有关国旗保护方面的法规。

以上分析,我们采用的就是批判——提问式解读方法。这一解读方法的关键是要善于梳理出作者的文章脉络,弄清楚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些什么(What),他如何做的(How),他为什么这么做(Why)。

一般而言,如果不要求作严格科学划分的话,我们可以将传媒传递的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认知性信息,另一种是评价性信息。这里所谓的认知性信息即作者藉此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信息提供者感觉到的世界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变化情况,即人们通常所指的事实。而评价性信息则是信息提供者对一些现象、事实所作的评价。无论是认知性信息还是评价性信息,提供者总要凭借某一特定的陈述手段,最常见的陈述手段是语言文字、图像等等。我们这里侧重分析语言文字陈述的情况。

如果我们揭开语言的第一层面纱,当可见语言的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报告(reports)的;第二种是推论(inferences)的; 第三种是判断(judgements)的。所谓的报告是可以查证的叙述,推论是从已知推测未知的叙述;而判断则是对一件发生的事、人或物表示赞成或不赞成,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人们在传递信息、表达观念时,总不外乎这三种语言形式。

批判——提问式的解读方法就是建立在这种分析基础上的,它要求我们采用互动的方式进行解读,而在审读时,要不停地问作者有没有选择出最合适的表达形式?语词是否含糊不清?它的报告是否切实?有没有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其推论是否合乎逻辑?判断是否准确科学?同时,我们还要搞清楚作者的陈述到底有什么意义等等。

弄清楚了这些问题,虽不见得一定不会受信息提供者有意或无意的摆布,但如能多提些问题,并坚持以这种批判的心态去解读各类被供给的信息,所犯的错误肯定会大大减少。

二、批判式提问的几个常见切入点

采用批判——提问式的解读方法,关键在于会提出各种有效的问题,我们且举其要点述之。

(一)文章所陈述的是不是事实

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就是真实,也就是说作者陈述的内容必须是事实,绝无虚假。事实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本体论意义上说,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过程、关系、属性的总称[1]; 从认识论意义上看,事实乃是呈现于感官之前的事物(及其情况)为概念所接受,并由主体作出判断而被知觉到的[2]。就新闻报道而言, 其本源是客观的事实,而新闻作品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产物,是以符号形式记述的经验事实,无论就新闻的本质还是新闻报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看,新闻报道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作者以各种符号形式记述下来的新闻作品均不能违反这一原则。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或其他人为的原因,一些新闻报道仍或多或少含有不真实的成分,这就需要我们接收时善于解读,试举例说明:

穿着整齐的4口之家在林志国的带领下, 借着夜色的掩护来到万家平塘前,林志国指着满满一塘水说:“孩子们你们先跳吧,从那里可以找到升入天堂的大门。”谁知,他的话刚说完,其妻却“扑通”一声跳进水塘,一会儿不见了踪影,这位弱女子死到临头,还要给儿女做示范,怕孩子们错失良机,放弃唾手可得的幸福。……两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相伴着跳入水塘,追寻梦幻中的天堂去了。

几圈涟漪很快在平塘水面消失,林志国顿时感到一阵阵寒意袭来,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谁也不知道此时的他品尝到的是什么滋味。少顷,他折返家中,迅即用一根绳索悬梁自尽了。

这是某报1997年10月24日周末文萃上的一则新闻报道的最后两段。报道称山东一农家因一家之主为邪教所惑,幻想有朝一日能升入天堂,使全家人备受磨难,最终全家自杀身亡的事。如果认真审读这两段文字,我们很容易发觉其中有不少是作者想象的东西。试想人已死,死者当时的言行作者何以得知呢?死者的心理活动又如何得知呢?

(二)结论(观念)有没有得到有力证据(事实)的支撑

某报曾刊登了一则长文——《水真能变成油吗》,该文的第一节在介绍了一名叫王洪成的人平凡的家庭和他个人平凡的经历后,写道:

使王洪成由平凡走向伟大的,是他性格的另一面,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哪怕是源于无知的执著。

人类的不幸之处,在于只承认已熟悉的接近真理的路线,从而认为只有踩在所有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获得成功,逼迫自己背上越来越重的包袱。

王洪成是幸运的。由于“淘气”,他避免了毫无分辨能力的情况下接受过多填鸭式的灌输;由于“无知”,他的思维没有不能跨越的“雷池”,因而保留了“异想天开”的自由。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话翻译得更通俗些,我们也许会明白,作者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王洪成由于没有好好学习,因此没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没有背上科学文化知识的包袱;因为“无知”,且有着“无知的执著”,因而得以保留“异想天开”的自由,进而可以从“平凡走向伟大”,取得成功,开辟了人类另一条“接近真理的路线”。作者的这一番“宏论”,倒也可称得上“异想天开”,可惜我们找不到有力的证据。

(三)原因有没有说明?推论中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我们且看一篇通讯:《长城:跃起的一条龙》。这篇报道讲的是一家民办企业迅速发展的情况。文章中有这样两句话:“说来也怪,被人称作‘中关村远方来客’的公司总裁沈太福,年方37岁,是东北长春人。”“1984年8月, 太福辞去了长春市经委干部公职……办起了科技咨询服务公司。那时,长春恰逢‘疯狂的君子兰’之时,他的父亲又是一位商业科长。但太福不想当倒爷……”要说怪,这两句话才真怪极了。沈太福,37岁,长春人谈得上“说来也怪”吗?是因为37岁不能当总裁还是长春人不能走进中关村?为什么他的父亲是商业科长,他就一定要当倒爷去倒腾“疯狂的君子兰”?不知道作者究竟是什么逻辑。

(四)重要的信息资料有没有遗漏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完善的陈述是难以避免的。这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其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有些问题人们是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短的篇幅表述清楚的。但大众传媒被期望以一种快捷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因而,在时空限制下匆匆草就的作品自然难以做到而且也不可能做到周全;其二,人们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某一事物、审视事实的发展时,我们所注意到的往往不可能是事实的全部,我们的注意力总会被其中的某些部分吸引住;其三,人类知识本身也不充分,人们凭借有限的知识经验是难以解释这无限发展和变化的宇宙的。因而人们的解释陈述总会有些偏差。人类的认识只能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每一种认识都或多或少有缺陷。至少社会科学问题很难说什么是终极真理;其四,如果再加上人们有意的欺骗,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最后,因为人们在价值观、信念和态度等诸方面的差异,在陈述某一信息时,会有信息遗漏的现象发生。如果被遗漏的是无关大局的信息那也无妨,但实际上有时遗漏的是一些最关键的内容。

请看1997年5月7日浙江某报一则新闻。这则新闻报道了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枫会见了前来考察《浙江日报》的法国《欧洲时报》社长杨泳洁女士一行。报道说刘枫对杨女士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向杨女士介绍了浙江的情况。杨女士则表示希望今后能继续加强两地之间的合作。

这则新闻报道就遗漏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欧洲时报》是一份什么性质的报纸?它的主办者、发行对象是谁?在法国的影响如何?此外,该报何时与浙江建立关系也应顺便提一下,因为这些被作者疏漏的信息是受众较关心的,而且如果交代清楚了,也有助于读者理解这次会见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五)语词是否含糊不清

有时,我们读到一篇文章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作者陈述的结构尚能追寻,但读完全文却不知作者到底说了些什么。原因之一,就是作者陈述时使用了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词或概念。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词语的意义看起来显而易见,一目了然,而真的要弄清楚其准确含义,就会明白我们对这些词汇理解得是如此的不可靠。举一个最简单的广告语:

健士霸(矿泉水),处女般的纯真。

作者在制作这则广告语时,自然是基于这样的逻辑:

问题:你在多种矿泉水中该选用哪种牌子的矿泉水?

结论(暗示):选用健士霸矿泉水!

理由:它有处女般的纯真。

作这样一个简单的剖析,问题就摆出来了:“选健士霸矿泉水”“处女般的纯真”等词语看来具体准确,不言自明,但较真地问一下什么叫“处女般的纯真”呢?回答得清楚、明白可能就不容易了。广告词的制作者使用这种模糊语词的现象俯拾即是,而在新闻报道中此种情况也不鲜见。如一则报道有关双波长变功率锁模激光系统的消息中,有一段反映该系统功能的话:“前不久,使用这套系统时实现了在晨昏朦胧与白天条件下的卫星测距工作。专家认为这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测距水平领先的国家。”在这段话中,“晨昏朦胧”和“白天”这两个关键性的语词就很不清晰。“晨昏朦胧”,按字面意义也可理解为是一个由开始模糊不清到更模糊不清,直至最后完全模糊不清的时段。到底是哪一时段呢?“白天”是相对黑夜而言的,而“白天”也有不同情形,有碧空万里无云的“白天”,有烈日当头的“白天”,有彤云密布的“白天”。从能见度讲,同样一个“白天”,既可能指举目远眺,远山人影历历在目,也可能是黑云压城,伸手不见五指。由此可见,以“晨昏朦胧”和“白天”的笼统概念作为测距的对比条件以证明其测距水平,是不准确的。

(六)情感、情绪、情理上是否科学健康

有的文章尽管文通字顺,结构脉络也清晰可辨,对事实的陈述也没有失准,但或不合乎情理,或隐含着不正确、不健康的情绪,这同样也要把好关。如下面这段文字:

一次,他患肠炎、拉肚子,手端40斤的铁水,1000多度的热浪扑来,他的两腿像灌了铅,突然感到眼冒金花,造型在晃,实在力不从心,为了怕影响铸件的质量,老徐咬咬牙,鼓鼓劲,又干了起来……

这段话中,“1000多度的热浪扑来”这一陈述就不够准确(铁水可能有1000多度,而热浪不会有1000多度吧,否则人何以堪)。除了这一问题外,这段文字还有些其他问题,显然作者是在向读者要求:大家应向老徐学习。如果我们采用批判——提问式解读,结果如何呢,请看我们所作的演绎:

结论:老徐是一个好模范,大家应向他学习。

理由:老徐生重病仍坚持干重活,他虽眼冒金花,造型在晃,两腿像灌了铅,力不从心,仍然手端40斤铁水,咬牙苦干。

当我们读解作者提供的这些理由时,会觉得这理由实在太勉强了,也不合情理。其一,老徐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工作实在是太危险了,“腿像灌了铅,造型在晃”,要是不小心,铁水打翻了怎么办?对老徐来说是不安全的,而老徐的同事,只怕也心惊胆颤吧。我们不应宣传一个人带病参加危险性的工作,除非万不得已;其二,老徐在如此状态下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只怕也难有保证,干了也许不如不干。

再如某报通讯《唯改革才有出路》中有一句话:

这位售货员女士岂止是“后娘脸”,简直就是“寡妇脸”了……

只这一句话就暴露了作者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不值得提倡的情绪。售货员女士服务态度不好固然可气,但作者如泼妇般张口大骂人家是“后娘脸”、“寡妇脸”,就有点不够fair play了。 何况骂人家是“后娘脸”、“寡妇脸”也颇有点封建遗老味。

一般认为,由于价值观念制约着和影响着人们如何在自己的认知定势中建构知识结构和形成思维方法,制约着和影响着它的发挥作用的方向、程度和结果。如夏甄陶先生所言:“人们往往是按照一定的价值观念来从传统或现代的文化知识背景中吸收、引入同这种价值观相一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的;同时也往往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尺度、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来结合、同化外部世界的。”[3] 人的这种认知定势不仅迫使人们总会顺应一定的惯性去看待事物、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而且还预先地规定了主体能够接收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格局和模式,这就是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而这种格局和模式有可能限制主体认识和掌握外部世界的扩展和深化,使主体在接收和加工处理信息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造成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主观性,甚至使内外信息的交流受到阻塞(注:当然,当人们一旦感到自己原有的认知格局和模式不能有效地适应新的情况时,主体会进行自我调节并进行认知图式的更新。这种在客体作用下的主体得到改造和更新的过程,就是发生认识论所指的“顺应”机制。)。我们建立的这种批判——提问式的解读信息思维方法,或许能有助于我们批判地审视我们的先入主见,让我们避免自欺欺人和固步自封,也防止我们附和时新的观念——虽然舒适愉快,却可能将人引入歧途。

批判——提问式的解读虽然是基于对他人提供的信息持有的一种怀疑态度,要求我们对信息不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管青红皂白,一概纳归己有,生吞活剥,不分良莠,照收不误。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这种解读的方法并不是为了否定或拒绝接收而怀疑,而是要采取一种扬弃的态度来分析对待各种滚涌而来的信息。善于采用这种解读方法,会有利于我们在接收信息时持有一种冷静、客观、科学、求实的态度。但我们仍然应记住:我们在对各种信息持这种批判——提问式的追问时,不能被感情的迷罔所惑,在解读时,也应竭力避免感情因素打断我们起初不能苟同的观点。因为有些新的观点初看起来往往显得离经叛道,离奇古怪,毕竟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以上我们梳理了编辑在审读和修改新闻稿时基本的思维形式,并集中分析了编辑解读新闻报道时进行批判式追问的基本方法。希望这一探讨对我们了解和从事编辑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收稿日期]1998—01—05

标签:;  

论新闻发布会的编辑与解说艺术_新闻报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