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吕郊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思考_高中地理论文

关于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新教材的感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教材论文,教版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标高中地理4套教材(鲁教版、中图版、 人教版和湘教版)都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专业视角,对新世纪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与创新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教材体系紧扣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图文并茂、信息丰富、情境新颖、体例清晰、特色鲜明,十分便于中学地理的实际教学和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下面结合我对鲁教版教材的使用,谈些感悟,与同仁共勉。

一、对教材的总体认识

1.学习情境丰富新颖

教材的每一节开头均有一段图文并茂的小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了实用、新颖、活泼的地理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教材中间恰当地穿插安排了一些知识窗,编入了大量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以及现代地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教材中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结束后均设置了活动栏目,既有对重难点知识的深化、补充,也有明确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实践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操控,或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或安排课后辩论会、或组织实地考察,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材中除文字信息较为丰富外,具有鲜明地理特色的图表也十分丰富,如必修Ⅱ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中的曲线图、柱状图、人口金字塔图、分布图、难民营的景观图、表格数据等应有尽有,为中学教学提供了翔实的学习资源。

2.单元活动独树一帜

教材在每单元后面均设置了单元活动,所选内容紧密结合单元内容或学科技能,如必修Ⅰ第一单元的“辨别地理方向”和第二单元的“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将这些地理学科的重要技能形成专题系列,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拓展知识视野、锻炼地理实践技能;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探索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更是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这是新教材的又一创新和特色。

二、值得商榷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是对新教材新课标不够熟悉,也可能是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对有些内容感到难以把握,在此想与专家、同行请教商讨。

三、对目前新课改的困惑

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一线的教师,由于水平的限制,深感新课改中还有很多困惑。除加强自身学习外,还迫切需要接受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区域内高一地理教师实践经验的交流和学习,观摩一些较发达地区的教改示范课等。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更面临很多忧虑,如:

1.课程标准的知识要求很简洁,但显得太笼统,教师难以确定知识的挖掘深度和广度。像单元活动专题系列,综合性强,技能要求高,是否在高一必修教学(课时很紧)中无须安排,到高三教学或选修学生中进行专题训练更佳。

2.教材版本多,对同一知识点展现角度、呈现内容差异很大,使教师难以取舍学习资源。特别是地理案例很多,教材仅选取一种,如鲁教版对自然灾害中选取的洪灾,虽然通过一种案例能让学生学会分析方法,但其他地震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案例中有很多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为学生作知识铺垫。这样势必会使教学内容大量增加,而面临的课时紧,任务重,难以保证当前要求的教学效率。

标签:;  ;  

对“吕郊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思考_高中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