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被应用于建筑设计当中。然而随着高科技发展,环境灾难问题屡屡出现,于是生态建筑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被运用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笔者在结合生态建筑理论实际的基础上,从其中的缺陷入手,对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论
生态建筑住宅也被称为健康住宅,人的健康具体体现在身体、精神及社会等方面上具有良好状态。而“健康住宅”的含义是指人的健康将被作为住宅的生态环境、日常生活、住宅卫生、绿化、外部景观、噪音控制、建筑与装饰用材、空气质量等建设标准[1]。生态住宅是指住宅所在区域的整体布局、单个建筑空间组合、环境绿化、配套生活设施等必须将提升人的生活环境质量及生命质量等作为根本要求与目标。
1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
1.1生态住宅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的设计涉及到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要想让设计出的住宅建筑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通过科学的设计来改善建筑的生态结构,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生态住宅建筑由能源系统、环境系统、娱乐系统等多种系统构成,住宅的功能多样,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的多种需求,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2]。
1.2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
生态建筑理论的建设采用的是先进的建筑学理论。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其主要特点,在建筑物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对我们生活中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产生消耗或减少消耗的建筑方式。建筑物采用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特点,对其建筑物的内部进行通风与保温和采光处理,从而达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达到真正的生态建筑标准。生态建筑的特点有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美观,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
2生态住宅理论的价值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态住宅设计,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3]。
3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风环境设计
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时,如果住宅设计的不合理,那么会使得建筑物的局部小气候较差。而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已经对风环境与再生风环境的问题进行重识。可现在的情况是,在建筑设计时只会更多的把设计重点放在建筑平面的功能设计上,对外观的设计及整体的空间设计上。
3.2绿化、水景设计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有草地浇灌的维护费用[4]。
3.3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3.4日照、遮阳与采光
夏天阳光的直射和热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是指运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凸凹变化而形成建筑围护结构,使室内实际接受的阳光直射和辐射热量减少。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当地地理与气侯条件,通过精确计算,对住区的建筑布局以及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进行建筑群日照、遮阳以及自然采光分析,检验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4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发展对策
4.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建筑通过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生存品质的追求,具有人类发展的重要表象,是表明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的明显特征。我们在未来进行建筑物设计时,对其建筑物的使用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具有合谐共存的状态。人与自然应该是自然的进行融合的。
4.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我们要把据生态学的理论,在建筑物使用生态设计理念时,其就是对于周边自然环境的经济利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状态下,为了对有限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必须具有使用效率的高的特性[5]。所以现在的建筑设计多是以高层低密度的人文生态建筑建设。生态建筑所强调的建筑与自然最合谐的关系,建筑进行建设时,应该对其环境的原有生态进行保护,双方应该是共同生长的状态。
4.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是自然与人的联系桥梁,建筑物在建设中应该是将自然中的生态因素引入到人的生活当中,这也是对于生态理念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在自然环境中,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建筑物从设计到建筑到后期的使用的过程中,生态建筑理论对于环境的整体影响最小。但是在传统的建筑物,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为人类提供的是最接近自然,最自然的生存的方式。
5总结
生态建筑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和国外的生态建筑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开创适合我国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自然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6]。
参考文献:
[1]李晶颖.生态住宅绿色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15,11(23):236-238.
[2]张亚娟,王敏.生态住宅的目标体系与评估[J].陕西建筑,2016,10(09):369-370.
[3]刘俊,张志诚.浅议生态建筑的设计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25):1203-1205.
[4]徐廷希.生态住宅基本特征及其启示[J].住宅科技,2016,11(12):105-106.
[5]曹伟.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发展战略[J].新建筑,2016,18(10):2022-2023.
[6]王立红.绿色住宅概论[J].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11(02):145-148.
论文作者:杜文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住宅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物论文; 理论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