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思考研究论文_代君

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思考研究论文_代君

天津高新区众远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为环境管理提供较为重要的科学依据,但是,现阶段环境监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确保环境监测更加有效,我国相关部门将市场机制有效的引入到其中,旨在通过社会潜能来弥补政府监测当中存在的漏洞,对环境监测以及治理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环境监测;社会化;若干问题

在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等带来不良影响。环境监测社会化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环境保护领域能够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在多数发达国家中,环境监测已经交由市场加以运作,由专业化的服务公司承担环境监测的工作,然后政府向技术、服务以及监测水平最优秀的公司购买环境监测的服务,这就使得各个公司之间形成市场竞争,从而促进各个公司投入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加强研究与开发环境监测的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我国也在借鉴这一良好的经验,积极地推进我国环境监测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而政府则需要完善市场规范以及竞争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环境监测市场在规范化中得到有效的发展。这样可以缓解当前的环境状况,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当前环境监测社会化现状

当前不论是政府环境管理还是排污者履行环保责任义务,对环境监测的需求都呈倍增之势,许多地方都开展了环境监测的社会化探索,社会检测机构已经可以承担了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样品分析测试、科研调查等方面的监测服务。

1.1 呈现区域性差异

社会检测机构发展情况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由于起步早、市场需求大且成熟度较高,社会检测机构已经初具规模。

1.2 社会检测机构的监测能力与业务领域

目前,社会检测机构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根据监测能力、装备条件等不同,大体可分为综合检测机构和专项检测机构两类。综合检测机构一般具备较强的监测能力,能够承担水、气、噪声、固体废物等领域的监测任务,业务范围涵盖各类样品委托测试分析、环评现状监测、排污单位自测、水、气等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上市公司核查、 咨询调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地方环保部门、社会主体和个人的委托监测业务,其中包括一部分水利、钢铁、石油、纺织、交通等行业监测站或大型国有企业监测站。

相比之下,大部分民营检测机构还属于专项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较弱,一般只具备水、气等某种环境要素的专项监测能力,仪器设备较为单一,能够承担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监测服务。

2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基础工作薄弱

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监测方法相对滞后的情形,且专业性的技术性人才十分短缺。一方面是资金投入短缺的原因,另一方面环境监测设备的科技含量较低,数量少且精密度不高,这也进一步导致了设备的使用频率低且容易故障频出。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 专业人才短缺,人员流动性大

在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中,人员的流动性十分频繁,且关键岗位招聘难度大,加上没有后续的有效的人才培训系统,人才引进后的技术水平均处于良莠不齐的状态,对有效的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2.3 质量管理工作相对落后

环境监督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与传统的环境监测相比,当前社会环境监测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环境项目在不断扩充、监测范围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这同样也带来了监督质量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多停留在面对检查和评审方面,并没有实际深入的推进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环境监测机构监测管理质量工作提升的措施

环境监测机构的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构建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只有保障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才能确保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具有完整性、代表性、精确性和可比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3.1 注重人才培养

在环境监测业务领域,重视和加强技术的提升和运用,为业务工作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短期的详细计划。以此推动监测机构的发展,加强对监测工作人员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培养。社会监测机构应积极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活动,为技术人员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保证持证上岗,同时注重对技术人员技术考核工作的落实,促进业务技能的稳定提升。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提高环境监测的专业化程度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高度专业化的监测环境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定、紧密型和完整性等。这不仅要求具备先进的设施,还需要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规范的布局实验大楼及相关的实验室通风、照明、恒温恒湿装置等。

3.3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建设:首先,注重环境质量检测模式建设,重视环境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环境质量管理与环境检测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次,注重对环境监测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将质量管理工作和环境监测各个环节的工作结合起来,注重过程控制。如此,才能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监测工作的规划、布局、采样和审核工作。最后,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持续稳定的提升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经验,加强交流,推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3.4 促进质量控制保障活动的开展

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要积极组织社会监测机构参加各种培训,并完成监测计量工作,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建立科学的认证系统,促进整个社会环境监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在各个环境监测机构内部,也应积极开展各种专业技能比拼,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结合各种考核,确保监测业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3.5 加强地区间交流与合作

环境污染往往属于跨地区、无边界空气污染的现象,比如近些年出现的严重的雾霾天气。因此,这就需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相关部门加强多个地区间的沟通和合作,才能使这一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在跨地区间环境治理方面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环保部门出现管理与监管工作的重叠现象,一方面大大地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这对环境监测的社会化和能力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为此,在积极推进各地区间合作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监测的力度,从而使得这项工作的人力与物力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在收集环境监测的数据、监测结果以及整理分析中,可以做到有效地节约人力,提高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及时地发布环境监测的数据与监测结果,便于不同地区的工作人员能够对环境数据实时地共享,通过相互协作,发挥团结的力量,推进我国的环境监测在社会化和能力建设中取得极大成就。

4结语

无论是从现实工作的需求考虑还是从国家的政策方针出发,推进环境监测由政府行政行为向社会化转变,将成为大势所趋。利用市场存在的潜力,不断的充实我国政府在环境监测方面存在的不足,逐渐的建立起有效的、全面的环境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以环境质量作为重要的核心,对解决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推动作用。同时,环境监测社会化在探索保护环境的方法与手段上也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珩.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

[2]王秀琴,陈传忠,赵岑.关于加强环境监测顶层设计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4,30(1):192-195.

[3]陈斌,傅德黔.构建覆盖国家环境监测网的质量控制体系[J].中国环境监测,2014,30(2):1-6.

论文作者:代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思考研究论文_代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