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教学规律的思考_信息技术论文

对信息技术教学规律的思考_信息技术论文

用心探究信息技术教学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规律论文,用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荀子在《劝学》中所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寓意深刻。求学者贵在锲而不舍,用心专一,教师更是如此。尤其是当今学生生活在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周围充斥各种“黑色”诱惑,这就更需要教师“用心良苦”。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用心”提升业务水平,“用心”经营课堂,“用心”教书育人,用心探究和发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规律,一直是我持之以恒的信念。

一、初为人师:用心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22年前,身为刚从中师毕业,在一所乡镇中学任教的我明白,一切从头学起。备课、上课、改作业、听课、评课、谈话等要向老教师学习、向身边同事学习,还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渐渐地,体会了向书本学习、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等,聆听大师们的教诲。同时,为了弥补自己师范所学知识的不足,我先后到临沂师范学院进修学习、到山东师范大学参加函授学习,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1993年8月,完成专科阶段的进修学习后,我进入了苍山一中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我喜欢动脑筋思索,如何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接受计算机这一全新的事物。比如,关于指法训练的学习,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首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利用大屏幕投影仪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字母、手指,让他们按指法、键位、字母的相互关系去交朋友、找朋友,通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马上进入实际训练,在开始阶段,不要求速度,只要求准确,在采用的训练软件中增加背景音乐和动画效果,力争将枯燥的训练变得形象生动一些。另外,在训练中要加强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课余时间,我喜欢和同学们交流,有的同学说:我只喜欢上网玩游戏,不喜欢完成其他任务;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除了会上网玩游戏,什么都不会了……的确如此,在课堂上我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撇开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很专注地狂玩游戏。狂妄、迷茫、厌学、缺乏自信和上进心,似乎越来越成为他们的通病。记得有一堂课的内容是《利用图片美化我的作品》,我尝试用故事提出问题,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沉浸于上网玩游戏,我耐心地等待着,当学生们从那已经迷离的世界里忽然间清醒过来时,我让他们打开了课本,找到相关内容,开动脑筋,准备解答问题了。过了一会儿,我又让他们上网查找问题的答案,他们踊跃起来。可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很单一,没有针对性,我及时归纳并指出了改善的办法,由此引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例子,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进行案例剖析时,又有一部分同学游离于学习之外,我用简洁的语言和展示,说明了方法和思路;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把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融入活动设计中,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都很投入,毕竟操作性较强,要做好作业,需通过多种途径:思考、读书本、同学间讨论、向老师请教、上网查帮助等。这时我加强辅导,和同学对话交流,那些游离学习之外的学生已回归正业,想弥补由于贪玩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在适当的帮助下他们能够完成作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真正的学习中来。

这样的课堂故事还很多,我从中发现,有趣、丰富的知识虽然能吸引住学生,但没有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也很难让学生保持住学习的热情。只有精心构思和设计的课堂教学才能把学生吸引住,让他们回归到学习中来,大部分同学就是在这种精细教学中改变了自己的不好习惯。

繁忙的工作中我一直没有放弃“充电”。一方面加强对计算机教学业务有关知识的学习,走备课——听课——二次备课——试讲——三次备课——上课——反思之路;另一方面积极撰写论文并参加各种业务竞赛,撰写了多篇论文,并在学校、县、市、省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在学校、县、市、省组织的讲课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996年12月参加全省讲课比赛获得一等奖,而且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我还担负了全校的阅卷、成绩统计分析、打印文本资料等工作。对于领导和同事安排的这些工作,我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二、突破自我:用心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自1997年始,我先后参与本校教师、县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课件制作培训工作,担任主讲教师。此间,针对计算机具有独特的语言系统和快速的反馈应答环境,微机培训必须实施高密度、快节奏、增大思维信息量的教学方法,我大胆进行培训教学改革,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读、问、讲、练、评”、“设问——讨论——操作、反馈、总结”五字三段式培训模式。五字三段式培训模式具体内容是:读即指导学员读教科书,读计算机语言;问即针对读过的内容,提出问题;讲即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学员和教师相互讲;练即指导学员做课堂练习与上机操作;评即师生共同评议。读、问组成“设问”阶段,讲组成“讨论”阶段,练、评组成“操作、反馈、小结”阶段。其间,我在临沂市教学研讨会上交流了上述观点,得到专家和领导的一致认可。1999年6月,该成果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起,围绕如何做好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课题,我进行了深入思索并撰写了多篇论文,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小学教师培训》和省级刊物《山东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对在职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的几点做法》《中学地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软件的作用》《教师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几个注意点》《浅析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初探》《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等文章。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去教”,建设创新型课堂。具体做法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最近几年,我们高中使用的是陶增乐教授主编的浙教版的信息教材,其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材中第二章是“信息的采集与获取”,教材是从“获取的方法”、“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到“网上资源检索和评价”来组织的。从课程标准来看,这部分知识主要体现在“获取信息的需求分析、途径、方法及信息的价值判断等相关素养的形成”。这是学生学习信息加工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提,也是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基础。对此可以把握好“有效快速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合适评价”这处重点大胆进行重组和二次开发,而不拘泥于教材的顺序安排。在重组中,我首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如“2008北京奥运”、“刘翔与110米跨栏”等,通过小组互助和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获取信息,这时很多学生很快会想到通过网络来实现,但如何快速有效获取信息呢?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抛出“搜索引擎、主题目录、元搜索引擎”知识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得到相关信息,随后“信息资料的保存”就自然而然的提出和解决,此间,教师只需把“信息的甄别和评价”穿插其中并作适当引导,那么课程目标达成也就顺理成章,而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后,完全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新课程实施后,教材中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结合学生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利用好教材。

同时,为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和课堂学习气氛,每节课前我都精心设计了一句话通过投影送给学生,“赠言”或是励志类的话语,或是警句,或是针对某些现象的忠告或激励,或是某些事例引发的思考,或是名言引申出来的话……比如:网络游戏好玩吗?“垮掉的一代”会否就是我?高尚的人格品质比技术本领更重要;成功,源于你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努力……通过创设课堂文化,来落实我的“规范、有序、合作、高效”的课堂创新理念。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明显,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麻烦。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将差异转化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分层分类的学习方式,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具体做法是:科学分组:第一组是学习最好的学生,在完成要求的任务之外,再安排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内容;第二组是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课堂作业;第三组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可以完成一半的作业,我让第一组完成任务的几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第三组同学的学习,口号是“告诉他,但不要替他做”;第四组是个别“差生”,他们的注意力很不集中,要花更多时间去帮助他们,给他们提出一些思路和方法,教他们模仿着一点点去做,鼓励“进步就是优秀”,增强学习信心,让他们在班上多表现自己。课堂上我关注每个小组的特点,采用激将法、竞赛法等多种策略激发小组之间、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同时充分与学生沟通,争取班干部的信任和支持,发挥核心力量,营造勤奋好学的课堂氛围。

从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力量不可低估,生生互教,生生互帮,这往往是教师的制胜法宝。为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班级群体的意识和力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在辅导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培养的重要性,虽兼职较多,每年还是挤出时间,进行信息学奥赛和科技创新作品制作的辅导,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一位参加全国奥赛的高二同学,报考了计算机软件设计专业。看着这些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提前有设计、有目标,懂得积极进取和超越自我,作为教师倍感欣慰和幸福。滴滴汗水收获的是累累硕果,几年间,我所辅导的学生有11位获得省、市信息学奥赛一二等奖,我也被评为省、市优秀指导教师。

三、超越自我:用心做一名专家型教师

2003年的新课改为我确立了教育生涯的又一个新起点。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让每位同学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我。

(一)用心探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五原则”思想及有效实施的教学理念

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际,我积极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创造性地提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开放性”、“创造性”、“合作性”、“情境性”五原则思想。具体说来,针对性原则是指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动手、带着任务学,因此针对每一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同时我们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仅针对学习的问题,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放性原则是指信息技术软硬件更新之快,要求我们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要开放灵活,不拘泥于现行教材,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创造性原则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基础上的实际,在其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会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信息技术课教学进行延伸,让学生在操作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合作性原则是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是既合作又竞争的的时代,更是共同发展的时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共同奋斗,不断交流合作,不断帮助和支持,培养协作精神;情境性原则强调的是要学好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借助容量大、重量轻、表现力强、更新换代周期短的多媒体光盘教材,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声有色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2003年12月的省级公开课上,我将“五原则”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2010年,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我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九大着力点”理论,即教学目标的有效、课前准备的有效、教学内容的有效、情境创设的有效、操作行为的有效、课堂提问的有效、教学评价的有效、课后反思的有效。其核心是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和效益,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自我教育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我据此撰写了题为《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的论文,发表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上。

(二)学习荀子教育思想,用心感悟个性化信息技术教育内涵

2010年9月,我在《中国教育科学探究》杂志上发表了《运用荀子教育思想,确立信息技术教育观》一文,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及我县地域特色,进一步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才观、教学观、学习观。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之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勇于创新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尊重传承传统经典,又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的成长进步。此即“应时而使之,出蓝胜蓝,寒冰水凝”的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才观。

荀子《劝学》中提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绝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就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运用外力、借助外物方能快速成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信息技术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不同点,也有共性。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小学重兴趣,初中重技术,高中重方法技巧,这就要求在不同的学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小学阶段可运用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借助益智性的智力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可借助主题作品(电子板报制作)的完成、凸现技术应用的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高中阶段可利用主题任务的研究性学习、功能丰富强大的计算机软件,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技巧,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无穷魅力。此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与物也;学莫便乎近其人”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观。

荀子《劝学》中提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指学习上要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用心,才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信息知识更新之快,信息技术发展之速,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没有积累就没有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提升,熟练Windows98的一些操作,总结操作经验,就很容易掌握Windows7的操作,积累中类比,类比中融会贯通。多媒体新技术、网络新技术等信息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新技术难度很大,要具有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还要与时俱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将新技术学到手,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君子的学习要手脑并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操作实践很强的学科,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和上机练习结合起来,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内化理论知识,形成操作技能。此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也者,固学一之也”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观。

(三)用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通过学科教学达到育人目的

“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专家”,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具备博大宽广的教育情怀是每位教育专家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通过教育培养人、造就人,方为教育之本!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要从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开始,走进学生心灵,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心理需要,在平等交往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信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拥有“我是一名好孩子”的自信,这样的教育才能有所作为。

几年前,有位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心不在焉,和同桌说悄悄话,作业老是完成不好。我通过其他学生进行了解,他们说:“这位同学上其他课表现更差,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不管他。”我也曾和他的班主任老师进行交流,班主任说:“他只要不惹事,你就甭管了。”听罢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久久难以平静。后来有一次,我在讲解Windows98桌面背景设置的知识,课堂上布置了相关的操作任务。当我巡堂走到后排时,发现这位同学正在画图,我就在他的背后观看,周围学生看到我如此全神贯注地看着他,以为我从这位“差生”身上逮着了什么,都伸过头来想看个究竟。我立即意识到一旦学生被贴上标签之后,他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我是差生,只会挨人批评。于是我默默注视着,并没有当面指责他。下课后,同学们好奇地围到他的身边,指着他的电脑屏幕说:“太好看了。”原来这位同学画了奥运五环旗作为桌面背景,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交相辉映,醒目夺人。我站在旁边反复思量:他虽然没有按老师要求去做,却用他喜欢的方式完成了作业,这不更有意义吗?我于是趁机鼓励他:“请你下节课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说说你的构思。”下一节信息课,那位同学自豪地把自己创作的五环旗背景图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介绍了自己的构思:“我非常盼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用自己所画的五环旗作为电脑桌面背景送给大家,祝福我们的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这哪里是一位“差生”说的话?全体同学为他鼓掌,我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位孩子的创意之举,至今令我记忆深刻。从中我悟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使最差的学生,他的思维和创意也有闪光的地方,只要“用心”引导和激励,帮助他树立信心,激发他进取和求知的欲望,唤醒他发展的内驱力,他和别的孩子一样会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教师必须转变那种为学生贴上“优等生”、“差生”标签的做法,学校没有差生,只有习惯不好的学生,只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科学方法引领,真诚实施关爱之心,他们就会健康成长。其实,学生的自制自律意识是很强的,只要充分相信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自我管理的机会,他们往往都能做得更好。因此,信息技术不能单纯上成“技术”课,信息技术课堂应成为育人的主阵地,要积极探求育人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他们的有机“结合点”,采取多种形式、有机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我在以后几年的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将这一教育理念贯穿始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所带的学科多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学奖,所带班级也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本人也因此获得“临沂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多年的教育实践,令我愈加感受到教育的责任。工作中自我加压,勤耕不辍,坚持“每日三省吾身”,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迄今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共发表各类教育教学论文22篇,主持研究的4项省市级科研课题获得专家鉴定,现在正主持研究着1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并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系统教学能手、沂蒙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称号;2007年入选为山东省高考考试命题测试专家库成员;2009年被评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2010年6月被聘为课程专家参加全省高中学科教学内容调整;2010年7月被选聘为山东省新课程远程研修专家团队成员。

回首过去,我深切地体会到:动力来自信念,效果源于用心。展望未来,我将更加用心秉承“教育即是引领,引领学生成人;教育即是帮助,帮助学生成才;教育即是服务,服务学生成长”的理念,用细节打造课堂,用积累提升自我,用工作创造精彩,用行动实现理想,用智慧经营人生,用追求诠释完美。

标签:;  ;  ;  ;  

对信息技术教学规律的思考_信息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