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顶石皮瓣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论文_肖向阳,李自力,王宝云(通讯作者)

(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探究拱顶石皮瓣在创面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例需进行创面修复手术的患者,应用拱顶石皮瓣手术对其进行修复。对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手术之后皮瓣的血运情况良好,手术1天之后将皮瓣下方的引流拔除后,有11名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有1名患者因创伤面较大、皮瓣边缘的张力大而使得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现象,拆除手术线后留下了0.6cm×2.0cm的创伤面,通过对残留伤口处进行换药处理,两周后痊愈;没有患者对该手术治疗的效果不满意,非常满意的有11名,一般满意的有1名。结论:应用拱顶石皮瓣手术对创面修复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拱顶石皮瓣;创面修复;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4-0084-01

因各种外伤及肿瘤切除手术治疗引起的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或者时因为皮肤的张力过大无法通过拉拢缝合创面时[1],就需要通过各类皮瓣来为患者达到封闭创面的效果,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采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带蒂皮瓣存在创伤大,切取操作难度大、皮瓣臃肿、血运有时不可靠、皮瓣出现坏死、外观存在一定的差异等缺点,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003开始拱顶石皮瓣治疗被应用[2-3],这种皮瓣的设计简单,皮瓣血运可靠,与原来的皮肤相似度较高,移植之后不容易发生挛缩,尤其是在对创伤面积较大又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能够有效进行修复。为了解拱顶石皮瓣在创伤面的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进行手术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名,女5名,年龄在31~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8±4.32)岁;损伤类型:其中面部3例,躯干四肢9例,修复面积2cm×2cm~6cm×8cm。纳入标准:(1)患者签署相关同意书;(2)患者没有精神病史。

1.2 方法

在进行麻醉时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需要,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方法,术前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对穿支血管进行探测。

1.2.1皮瓣的设计 在缺损的创伤面上进行拱顶石皮瓣的设计,以创伤面较长的一侧为轴,皮瓣的一侧底边紧挨着创伤面的边缘,皮瓣两侧的顶角更改为60~90度,然后向外展开,皮瓣的宽度应不小于损伤创面的最大宽度,由缺损的创伤面来决定皮瓣外弧底边的长度。为减少传统手术造成的辅助切口对血管的损伤和皮瓣的坏死,应当保留皮瓣外弧部分的筋膜组织蒂,同时要减少对皮肤上毛囊的损伤。

1.2.2操作步骤 沿着皮瓣外侧的底边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根据患者自身的皮肤张力,可以适当的分离皮瓣外弧的两侧,切取层次为深筋膜层,根据制备的皮瓣的游离度和张力来决定筋膜瓣的设计;皮瓣的尾部可以应用V-Y的缝合技术进行缝合,对于靠近创面皮瓣内侧的疏松组织进行分离,采用钝、锐性结合的方式分离,同时观察皮瓣边缘血液转运情况;将疏松组织充分分离后,将皮瓣覆盖在创伤面上进行缝合,若创伤面积较大,一侧拱顶石不能完全覆盖创面,可以在创面的两侧进行拱顶石皮瓣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2.结果

2.1 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12名患者手术之后皮瓣的血运良好,手术1天之后将皮瓣下方的引流拔除后,有11名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有1名患者因创伤面较大、皮瓣边缘的张力大而使得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现象,拆除手术线后留下了0.6cm×2.0cm的创伤面,通过对伤口处进行换药处理,两周后痊愈。手术时间30min~60min,平均40min,随访,修复后外观与临近组织相似度高,满意度高。

2.2 患者满意度

没有患者对该手术治疗的效果不满意,非常满意的有11名,一般满意的有1名,见表。

表 患者满意度表[n(%)]

3.讨论

拱顶石皮瓣是因为其外形像罗马建筑的穹窿顶部或拱桥的顶部而得名的,拱顶石皮瓣的血液供给来源是皮下筋膜蒂,根据携带穿支血管情况可分为携带或不携带穿支血管的拱顶石皮瓣。因为穿支血管在体表分布广泛,因此拱顶石皮瓣可以被用于修复身体各部位的皮肤损伤,特别是创伤面较大又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在进行拱顶石皮瓣手术时应当注意:(1)手术之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专有的皮瓣,并对设计的皮瓣部位的穿支血管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进行探测,手术过程中尽量保护穿支血管,确保治疗后皮瓣的血供得到保证。(2)手术过程中尽量对皮瓣进行钝性缓慢分离,避免将其周围的穿支血管弄断,在对皮瓣进行分离时,要保证皮瓣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也要确保皮瓣有正常血运[4],因此要以穿支血管为中心对皮瓣其余部分进行分离。

研究结果显示,手术之后皮瓣的血运良好,手术1天之后将皮瓣下方的引流拔除后,有11名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有1名患者因创伤面较大、皮瓣边缘的张力大而使得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现象,拆除手术线后留下了0.6cm×2.0cm的创伤面,通过残留伤口处进行换药处理,两周后痊愈;患者都满意,没有不满意的患者。这就说明应用拱顶石皮瓣手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应用拱顶石皮瓣手术能够提高创面修复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杨超,邢新,徐建国,等.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4,30(1):10-13.

[2]张世民,宋达疆.穿支皮瓣的发现发展历史与临床启示[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31(7):769-77.

[3]沈頔,杨超,邢新,等.改良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在肛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9):532-535.

[4]方硕,杨超,邢新.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3,29(6):472-476.

论文作者:肖向阳,李自力,王宝云(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拱顶石皮瓣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论文_肖向阳,李自力,王宝云(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