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桥梁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稳固性,因此必须重视道桥施工质量。在道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十分重要环节,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否过关。我国当前道桥混凝土施工中因技术原因导致诸多质量问题的存在,因此本文将针对道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控制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近些年来,为满足人们的基础出行需求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道路桥梁方面投入不断增多。但是在开展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为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1.明确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想要实现对道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必须全面了解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温度因素
混凝土性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就会越快,温度越低,水化反应则会变慢。同时,不同温度对混凝土浇筑的坍落度也会造成不同影响。温度越高,坍落度越低,而温度越低,坍落度则会与之增加。
1.2湿度因素
当环境湿度小,较为干燥,混凝土就会产生反水现象,随着混凝土水分的不断流失,会造成混凝土发生干裂。当环境湿度大,混凝土会吸收环境中水分,导致混凝土的凝固和养护时间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进度。
1.3人为因素
混凝土施工中,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在主观上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操作不规范、监管工作不到位等人为因素,引发了一系列的质量安全事故[1]。
1.4原料质量和配合比因素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稳定性与性能。由于施工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成本控制不合理,导致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过关、配合比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
在道桥工程开展过程中,所用工期一般较长,在此期间参与的施工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使得施工操作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为了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管理。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进一步规范,提高其施工技术。同时强化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在最大限度上防止因人为原因引发质量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还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将质量控制作为工作的重点,真正做到科学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到位。并对施工细节进行全面严谨的规范,以此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3.确保混凝土施工所用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后期道路桥梁的质量,因此必须保证原材料质量过关。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水泥的选择:水泥可供选择范围较大,结合具体施工要求和预算,合理选择即可。但必须确保水泥强度等级过关,通常情况下,道桥混凝土施工要求的水泥强度等级为大于32.5级,杜绝在施工中使用因受潮结块的水泥或是已经过期的水泥。(2)砂砾的选择:为确保施工质量,应尽量选择使用中砂,要求含泥量在3.0%以下。(3)石子的选择:一般会选择使用卵石、碎石等,确保石子的粒径在5~40mm之间,要求含沙量≤1.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外加剂的选择:混凝土施工所采用的外加剂在技术性能方面必须符合该行业的标准要求,常用到的外加剂有防水剂、引气剂、膨胀剂和减水剂等。对于混凝土配合所使用到的原材料,必须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送检、上报,一旦发现存在不合格的原材料,应禁止使用。必须确保砂石的级配和含泥量过关,同时应保障水泥各项指标合格,如初凝和终凝的时间、强度是否符合标准。另外还应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合理的原材料配比,应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提高配比科学性。材料质量合格是道桥混凝土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
4.预防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措施
混凝土出现裂缝既影响了道桥外观,还极易导致渗水对钢筋结构造成侵蚀,使得混凝土性能降低。尤其是在冬季,水结冰后膨胀会导致道桥混凝土路面发生龟裂,进而引发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一是荷载量过大造成,属于结构裂缝。荷载超过了混凝土结构所能承受的应力,就会产生裂缝。二是非结构性裂缝,由环境因素造成,如环境湿度的变化或是存在腐蚀性较强成分,也会造成裂缝。
为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在进行施工设计阶段应综合考察施工地实际情况,如湿度、温度和地质条件。针对环境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防止因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实际施工中,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则应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常用有效措施有:模具制作可以使用具有良好隔热保温性能的材料;或是对混凝土施工现场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采用必要的加热手段。如果工期较为紧张,为了合理缩短施工周期,可以使用外加剂,强化混凝土抗冻性能,缩短凝固时间;或是增加含气量,提高混凝土流动性,使其快速凝聚。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则必须对混凝土湿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水分进一步流失,依据混凝土实验对加水量进行具体调整,从而避免因混凝土发生收缩造成裂缝的出现。此外,针对防水卷材要做到连接处有效处理,操作必须谨慎规范,避免因误操作对防水卷材造成破坏。如果环境中存在腐蚀性因素较多,必须强化混凝土耐腐蚀性能。
5.预防混凝土出现气泡、蜂窝措施
混凝土在凝固后其表面出现状似气泡或蜂窝情况,影响路面平整性。而造成混凝土出现气泡、蜂窝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混凝土配比不科学、混凝土振捣不规范、外添加剂不合理使用、模板表面过于粗糙等。如果混凝土出现气泡体积过大,不仅会影响道桥外观,还会对道桥耐腐蚀性能及结构强度造成严重影响[3]。
想要预防混凝土施工存在气泡、蜂窝的情况,则必须按照施工标准对原料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混凝土施工时出现较大的气泡,需要合理增加水泥用量。此外还应考虑到骨料因素,在进行粗骨料选择时,最好选择籽径适中,大小均匀的粗骨料,而片状和针状颗粒则应较少使用,因为会导致混凝土浇筑产生较大气泡。细料通常会添加在粗骨料缝隙内,以此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但是必须确保细料添加比科学合理。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操作时,为防止气泡和蜂窝的出现,应确保混凝土振捣效果,将振捣的时间与深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混凝土振捣均匀
总结:在开展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如果质量控制工作做得不到位,将会引发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因此施工期间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勘察和检测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针对施工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实现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胡光成.如何加强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0):316.
[2]赵然.浅谈如何加强道桥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248.
[3]牟宗山.探讨如何加强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240.
作者简介:
唐英强 姓别(男)出生年(1988年三月十四日)籍贯到市(吉林长春)民族(汉)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道桥工程)
论文作者:唐英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道桥论文; 因素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气泡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