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_先进文化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_先进文化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思想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成果论文,代表论文,科学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新成果。它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是一个可以从多方面展开的科学体系。

(一)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P153)这是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的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才有存在的理由;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和政党,才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政治舞台的。在长达28年的革命战争中,党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国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2](P1079)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放生产力,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样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57年毛泽东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3](P214)“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3](P218)然而,毛泽东晚年未能制定出一套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政策,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地实施上述根本任务。其原因之一是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予以充分的重视,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去搞生产力方面的跃进、生产关系方面的升级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不但没有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反而制约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目的正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4](P128)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共产党执政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这样一种观念,更重要的是,他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走出了历史的误区,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卓有成效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江泽民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个新论断。这一论断强调的重点不是一般生产力,而是先进生产力。他指出,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1](P514)为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江泽民提出了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和第一要务。他发挥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强调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1](P156)江泽民还进一步发挥了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强调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他说:“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1](P156)

(二)

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P157)这是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内涵的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在肯定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肯定了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体现先进阶级要求,反映时代发展趋势的正确思想和先进文化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世界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孕育下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而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高举起先进文化的旗帜,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征程上,不断运用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创造着中国的先进文化。早在开国之时毛泽东就向世界宣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5](P345)当历史经过曲折发展,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祝词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P208)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的内涵作过多次阐述。他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4](P367)他还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6](P28)

江泽民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个新论断。这一论断不仅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而且有着新的涵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充分体现着时代精神。江泽民还系统地论述了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两条: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形势变化和实践发展,勇于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需要深入研究四个大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弘扬“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倡导“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反对“三个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必须努力做到“两个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的宣传教育的一致性,与社会不同群体的特点和要求的多样性统一起来;把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的宣传教育的理论性,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还要做到“两个紧密结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是,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传统,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进行文化创新。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三)

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1](P160-161)这是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的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着社会财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只有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带领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都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1934年毛泽东在江西革命根据地郑重提出,要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包括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结婚生育在内的一切问题。他说:“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7](P138)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1094-1096)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的根本原因。

在革命战争年代,当毛泽东谈论“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时候,个人利益特别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的个人利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那种极端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极其严酷的对敌斗争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比较简单,大家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因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死得其所,成为革命队伍的道德风尚。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不但人民群众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而且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也可能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去谋求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如何处理这种变得复杂起来的利益关系,是执政党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毛泽东虽然注意到了,但总的来说,他更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和精神方面引导,对物质利益产生的驱动作用则重视不够。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物质利益的作用。1978年12月他在一次讲话中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P146)面对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4](P337)

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关于物质利益的思想,并根据党长期执政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创造性发挥。他提出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两个方面的深刻涵义。第一,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1](P161)第二,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江泽民指出:“成为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以后,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始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由于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党内有一些人逐渐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把自己的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看成是自己的所谓既得利益,不是用这些职权和条件来为党、为人民更好地工作,而是用来为自己捞取不合理的、非法的私利。他们甚至把这些东西看成是谁也碰不得、动不得的私有财产,想方设法地要去维护和扩大这种所谓既得利益。这是十分危险的。”[1](P106-109)对此,江泽民提出,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才能真正做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其中,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保障,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目的。只有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只有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作为执政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是全面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对自己在经济方面所负历史责任的自觉意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对自己在文化方面所负历史责任的自觉意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对自己在政治方面所负历史责任的自觉意识。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一定社会有机体的三个基本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全面担负起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根本性,在理论上可以从多方面加以展开。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长期面对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三个重大课题指明了方向。它系统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充分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它全面审视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它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多方面展开的科学体系是发展的开放的前进的。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当主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成果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获得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胡锦涛在上述讲话中就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十四个问题,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8](P28)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全面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_先进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