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迅猛增长,这就对电力配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与此同时,配电网作为电网系统中负责调配电力的基础部分,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影响着电力用户的日常生产生活状态。本文主要就提升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配电网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提升;电力配网;可靠性;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水、电等生活资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电能是当前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必要保障,人民用电量的增加对于我国电力供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配网的可靠性一度引起社会以及民众的关注。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能够提升我国人民的用电质量,为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让我国众多生产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1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必要性
电力配网主要用于将用户、供电公司衔接在一起,其可靠性反映了企业的供电情况,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影响,也可看出供电企业达到怎样的用户服务水平。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很难保证其可靠性,因此容易引发电力安全事故,甚至会威胁到电力用户的生命安全,可见电力配网必须提高其可靠性。
2电力配网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网结构因素
配电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建设与规划初期,当配电网结构不合理时将严重影响整个配电网运行的安全与可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针对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当配电网,在配电网结构设计时,由于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构设计达不到实际安全标准,当电力系统运行时,将出现系统运行不稳定现象。②通常情况下,配电网的供电方法多为“放射形”供电,而放射形供电缺乏一定的负荷专供功能,但缺乏相应配置时,易发生配电系统故障。③配电网配电线路主要由电缆线路、架空混合线路、架空线路等所组成的,且线路尤其是架空线路通常具有连接点多、线路长、接线方法复杂等特点,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线路易受多种因素应先出现破损、断开、错搭、挂物等问题,进而出现配电线路跳闸停电事故。④配电线路易受地理条件制约,导致部分通讯通道仍存用无线网络进行连接,而通常情况下无线通道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当发生配电网故障后,不能进行及时隔离,从而扩大影响。
2.2气候因素
电力配网主要是在户外环境下运行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雷雨天气,电力元件易受雷击而损坏,并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2.3人为因素
在电力配网运行中,人为因素也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常见因素,具体影响如表1所示。
3提升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3.1做好电力配网结构规划,从根本上提升配电网稳定性
结合当地用电实际,做好电力配网结构的合理规划,能够从根本上促进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提升。电力配网结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电网建设、站址选择、线路设计、变电容量配置等。在实际进行电力配网结构规划时,需要做好负荷预测,根据实际用电负荷来确定电网结构规划内容。针对当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采取统计分析方法,有效提升配电网结构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总的来说,在实际进行电力配网规划设计时,需要按照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结构,明确用电负荷分布,保障电力配网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使其经能够满足当下电力分配需求,又能够有效兼顾配电网长远发展目标,通过做好配电网结构规划设计,有效提升电力配网间供电能力,保证电能充足供应的同时,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3.2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做好配电网优化
在实际提升配电网可靠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措施,例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实现不同技术的融合应用,组建一个电力配网系统,促使电力配网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具体来说,首先在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能够收集电力配网的运行数据信息,并直接传输至控制中心,提高对电力配网运行控制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动化电力设备,有效集成电力配电网中各种数据信息,例如配电网运行数据信息、用户数据信息等,成功组成一个完整的配电网智能监控系统,有效对配电网实际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测保护,实时掌握电力配网中各种设备运行信息,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的故障通过自动化设备,可以有效实现故障隔离,减少配电网故障影响,从而有效提升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3.3加强配电网维护管理,全面落实配电网故障处理措施
电力配网在实际运行时受到不可控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加强电力配网实际运行维护管理,全面落实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措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提升电力配网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际进行运维管理时,针对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需要定期做好状态检修,有效保障相应电力配网设备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提高电力配网运行稳定性。在实际开展状态检修时,应有效保障常规测试手段落实,积累更多的运行数据,若实际条件允许,还可以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实现在线检测,从而获取电力配网中电力设备各项参数信息,识别是否存在缺陷问题,并结合实际数据发展规律,做好故障缺陷的合理预测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停电,能够有效降低停电对设备造成的损伤,提升确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此外,电力配网可靠性不仅仅体现在事前的预防,故障发生后的处理效率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电力配网可靠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在发生电力配网故障后,需要立即对发生故障的线路与设备进行隔离,然后恢复主线路运行,以保证大部分用户能够正常用电,针对重要用电用户,可以为其提供双回路供电,当一侧发生故障问题,可以及时切到另一侧,保证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
3.4提高配电线网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必须明确划分每个部门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只有各部门清楚自身的职责,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检查电网或制定维修计划过程中,必须做好各项工作细节,合理安排停电计划。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可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制定出相应的规范制度,以防配网网架将发生脱离,此外还可以保证电力配网能够稳定运行。当然,管理好每个业务员也很重要,定期培训工作人员,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其技术能力。
结语
总之,电力配网要提高其可靠性,必须做好各项工作,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深入探讨与电力配网有关的运行问题,此举对整个电力行业来说极为重要。只有不断分析电力配网存在哪些运行缺陷,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使电力配网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吴斌.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7-18.
[2]卞许兴,苏达.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40+67.
[3]沈锦华.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及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370.
论文作者:孟凌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电力论文; 可靠性论文; 配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结构论文; 故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