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2017年,按照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卓越竞争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此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机器自动学习的特性,克服供电所现有派工机制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乡镇供电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智慧人力;核心;“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管理
引言
乡镇供电所承担着保障“三农”可靠供电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国网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供电服务、树立品牌的一线阵地和窗口。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强调乡村与城市在发展中地位的平等。新形势下研究乡镇供电所的现状、问题和思路具有特殊意义。
1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电能替代的推广,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在农村地区迅速发展,高速公路沿线电动汽车充电桩快速建设,新农村发展方式、村民思维方式不断转变,农村地区用能、用电方式发生多样化,农村用户希望得到更智能、更便捷、更精准、更高效的供电服务以满足用电需求,这些变化都对乡镇供电所的发展方式、管理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供电所探索实施更高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供电所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结合《关于做好2017年乡镇供电所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7年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的工作意见》两个文件中“推进乡镇供电所层面信息系统融合,全面推广乡镇供电所综合业务监控平台,实现营配业务等信息共享贯通和在线监控”的工作任务,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鹿泉公司”)依托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本着实现供电所精益化管控为目的,组织开展了符合当前实际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综合业务监控平台智能化应用模块的开发与应用。随着“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创建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推进,精益化管控、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业务协同运行要求的不断提升,供电所在业务开展、绩效管理、风险预控等方面面临的问题逐步显现,总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工作任务繁杂,量化等级不清晰;二是专业系统较多,数据融合不彻底;三是营配协同不够,一站式服务没有有效体现;四是快速响应能力弱,客户感知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五是工作质量评价缺乏有效手段,绩效管理科学化有待提升;六是管理工作中安全、廉洁和服务风险不能有效规避,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了乡镇供电所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制约了“全能型”建设成效的进一步体现。同时供电所鉴于现有人员结构,精益化管控等问题全部靠人来实现难度较大,因此提出通过系统融合、流程环节信息管控、指标结果评价等手段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2新形势下供电所发展目标
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供电所发展的目标。供电点服务优质多元。全面感知、及时反馈、快速响应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主动提供贴心便利的上门服务,实现客户基本用能需求“一次都不用跑”。电能替代、分布式电源接网及代维、电动汽车充电桩运维、储能服务、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型用能服务业务全面开展,针对客户差异化的用能需求设计多元化的服务产品,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组织规范灵活。组织结构实现简单化、规范化、精益化,同时保留灵活性。公司制定标准化的组织模式,供电所因地制宜组建差异化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综合考虑电量规模、市场化程度、技术水平等因素,合理下放重大事项决策、应急预案制定等权限,供电所对客户需求、应急事件响应效率显著提高。队伍稳定专业。队伍结构稳定,供电所员工全部实现“一专多能、一岗多能”,员工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同时建立“联合作战、网格互动“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实现职责明晰与协同互助有效融合。供电所员工定位于“服务最前端”,工作荣誉感大大增强,“多劳多得、多能多得、公平透明”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人才成长晋升通道健全,营造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空间。物资调配高效。物资装备因地制宜、合理配备,在不发生特殊紧急情况下,满足供电所全部员工电脑、车辆、备品备件随需随用。物资调度配置审批环节大大精简压缩,业务流转层级和环节大幅缩短,制定紧急情况物资调配预案,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信息系统贯通。信息系统软硬件坚强,信息平台统筹规划管理,打破壁垒,系统高度融合。客户业务实现“一个平台、一个入口、一网通办”。供电所内外勤业务在一个入口实现“业务全集成、信息全共享”。多种移动作业终端深度融合,实现“一个作业终端、全功能应用”,实时获取设备数据,业务过程轨迹化、可视化,作业记录实时上传共享。创新能力突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管理模式、管理规范持续改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畅通,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完全得到满足,最大限度创造客户价值。供电所服务客户能力不断提高,在技术开发、应用和市场运作方面形成良好的自主创新文化氛围。
3供电所职能优化重点
3.1加快向主动多元服务转型
调整定位,转变思想,被动坐商服务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持续优化业扩接电、安全用电等传统服务,实现客户用能服务“一次都不用跑”;主动为客户提供能效诊断与改造、综合能源服务等一揽子方案,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用能要求、日益多样化的用能需求。深入分析客户用能传统需求、挖掘潜在需求,对传统业务建立标准规范化响应流程,针对潜在需求创新设计多元化用能服务产品,引导客户选择相应服务。建立特殊事件响应机制,针对突发事件、大客户需求等快速制定方案。
3.2顺畅前端后台互动协作机制
依托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测台区经理位置及工作状态,台区经理实时反馈工作进展,后台统筹安排工作任务;供电所内部建立信息反馈及时响应的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供电所、县公司、市公司自下而上的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基层问题能够快速上传并及时响应,后台资源高效配置解决前端问题;充分挖掘利用供电所掌握的信息,为发展规划、产品设计、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3.3加强稳定专业队伍建设
大力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协同作战能力培训,提高供电所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和现场作业能力,提高协同作战效率,尽快实现“一专多能、一岗多能”。畅通职工成长通道,完善绩效考核方式,设计分专业、分等级的员工职业成长通道,建立“多劳多得、多能多得、公平透明”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员工工作、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保证供电所用工的稳定性。
结语
通过移动终端的使用,减少各类工单在系统流转时间,并能够将系统信息与现场信息互通互动,提升优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末端融合,对基础绩效、派工绩效、指标绩效进行汇总评分,从而实现绩效有据可查、多劳多得。从而对员工实行精准培训,打造供电所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伟.“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8.
论文作者:李建辉,李超,王军财,闫风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供电所论文; 乡镇论文; 客户论文; 需求论文; 业务论文; 高效论文; 全能型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