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永升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在对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各个部分都加以合理的规划,不但要从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居民生活角度的来进行规划,还要从当前城市的实际生态环境现状出发,在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的对自然环境生态圈进行保护。本文对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思维;特征;措施
一、城市规划生态思维的含义
所谓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际中产生的。思维活动从其对社会和人类活动所起作用的角度来看,有先进性和落后性之分。所谓先进的思维应具有高层次性(不但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而且对人类发展的环境也有利)、协调性(强调人与自然等对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协调性)、可持续性(非短时期有效,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有效)等特征。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2.1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我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农业大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决定大量农业人口会进入城市,如不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势必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行。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
2.2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内容,它兼具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两重属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30%,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佳利用功能,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2.3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中心城市繁荣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2.4实施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要求城市主导产业应当是代表现代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循环经济也就是生态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
2.5将自然融入城市
“绿色城市”、“山水城市”不等同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一定是“绿色城市”、“山水城市”。因为自然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层次,自然山水与绿色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有生机的要素。
2.6发展生态住宅小区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住宅小区是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内容,它用生态学原理去协调小区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关系,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生态城市的规划措施
3.1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配合
城市运作导致“城市病”加剧,归根结底都是人与自然对抗,超越环境容量与生态载力的结果。因此,城市规划要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观出发,才能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学原理。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布局与自然山川的有机结合。好的规划都懂得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已有的自然因素,如山丘、河流、湖泊、植被、林木、地形、气候等,甚至把远处的自然景色,如高山、海洋等“借用”或“引入”到城市中来,加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接触和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一个更为贴近自然的宜人生存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城市合理规模与环境容量的集聚度
如何准确地把握城市合理规模和环境集聚度,是一项理论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各自发展的客观因素,不可同等对待,从实际出发,可由三个不同侧面研究。
(1)在分析过去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预测某时期后“可能的”发展规模.城市人口运动是一个同时含有已知、非确知和未知信息的灰色系统,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既有一定的必然性,又有一定的随机性。
(2)在分析未来影响城市成长因素的基础上,预测某时期后“合理的”发展规模,城市人口运动又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多重层次的复杂系统,要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分析。
(3)要与环境所能允许的“容量”相适应,城市环境容量主要由自然条件所决定,要从自然要素研究城市允许的承载力。在我国,特别是土地和水资源,是环境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3.3建立再生、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
建立合理的再生、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城市性质规定了城市基本的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也规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轮廓。所以,在确定城市性质和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职能上的特点等,遵循生态工艺原理,将各部门组成综合利用资源、互相利用产品和废弃物,使其成为首尾相接的有机统一体,从而形成具有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规模化、集团化的产业结构。
3.4利用自然地域空间的城市形态
就我国目前城市生长而言,其形态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在原基础上向四周扩伸,规划界形象的称为“贴大饼”,即同心圆式形态;二是在原基础上形成一城多心的组团结构;三是保留旧城,在周围建设卫星城,形成多中心开放式,达到地区全力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地形,形成自由式城市形态。从生态城市的角度考虑,后三种是大中城市发展的方向。其优势有:
(1)将城市分解成若干具有一定职能的组团单元,组团之间留有明显的绿色空间,拓宽了城市和自然界的接触面;
(2)工作生活尽可能在组团内就近解决,形成相对独立平衡的“工作—居住—学习—休憩—社会活动综合区”,克服了钟摆式交通;
(3)富于弹性和开放性,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3.5加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力度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绿地规划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在总图上利用边角、破碎地带“见缝插绿”地“画”绿地,只求在规划图上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两项硬指标,而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对不同城市的绿地总量、布局等,常常缺乏定量的分析研究,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生态的平衡关系。所以,生态城市规划要加大园林绿地规划力度,除城市应有的公园、苗圃、防护林等外,还应规划诸如郊区森林公园、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宽型的环城林带、大面积草坪,将农田引入城市等,构成点、线、面的“三维空间”的立体交互、网状联接,乔灌花草相间,常绿落叶搭配的多元绿地系统,以满足生物因子适宜生态城市的需求。
总结
城市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环境艺术。正如劳伦斯?哈普林描述的,它的生命像是树木一样,成长、衰老、倾倒,然后被新生的、富有生命力的幼苗所取代,它具有微妙的生态平衡体系,而且经常在改变它的形成。在本质上,并非预想秩序的结果,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演变、发展。因此说我们大可不必毁掉一个城市,然后要求它像火凤凰一般地从灰烬中复活。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嵌人我们理想中最美丽的世界——从最微不足道的排水沟到最雄伟的广场喷泉或街道。
参考文献
[1]陈科明.对生态城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
[2]周星宇.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维[J].新材料新装饰,2014(13).
[3]张春英,武文斌.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05).
[4]傅敏.与山水为邻构筑生态家园——贵阳市金阳新区2005-01项目概念规划设计浅析[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2(01).
论文作者:缪爱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绿地论文; 自然论文; 规模论文; 思维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