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咽炎临床特征及治疗观察论文_岳玉金

岳玉金

(四川省通江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通江 636700)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鼻咽炎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慢性鼻咽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进行诊断了解其临床特征,随即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28例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咽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性鼻咽炎;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039-02

慢性鼻咽炎是临床上一种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疾病,一般和临近器官和全身性疾病相互并存,主要的致病因是由于患者的鼻咽部长时间受到某种刺激导致其产生炎性反应,目前所使用的检查方式比较多本文分别采用CT扫描对其进行诊断,同时研究该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试验对象均是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慢性鼻咽炎患者共计56例,所有的患者均采用CT扫查、鼻腔镜等方式进行诊断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在27~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1.0)岁;观察组患者28例采用康复新液治疗,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在26~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1.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和临床特征

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中的相关内容,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在鼻咽部不适,头痛、鼻塞、耳闷,鼻腔干燥,咽部异物感、干燥感、痒感、刺激感和轻微的疼痛,部分患者有灼烧感,全身困乏等;患者的体征表现为鼻腔粘膜慢性充血且肥厚,使用鼻腔镜等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的鼻腔内部肿胀明显,粘膜表面不够光滑和平整,颜色发红[1],鼻咽部位出现干痂、淋巴滤泡增生或粘稠分泌物附着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使用复方硼砂溶液(生产厂家: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772)漱口治疗,即取10mg该溶液溶入50mg温水中含漱治疗,同时含化华素片(生产厂家: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10012),剂量为1片/次,2~3次/d,疗程7天。

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1Z0520085;生产企业: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10ml/次,口服,3次/d进行治疗,同时使用地塞米松(生产企业:芜湖三益信成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305)局部雾化治疗,取10mg溶入适量的盐水中进行雾化治疗,2~3次/d,疗程7天。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值减少量在90%以上,各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得到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幅度在70~89%之间;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得到好转,积分值减少幅度在30~69%之间;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没有明显的好转,积分值减少的幅度在29%以下[2]。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明显,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鼻咽炎主要的致病原因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全身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所致,所以治疗的原则就是进行抗病毒、消炎等治疗,所以常规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涂抹、雾化吸入等方式,为了提升该种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我院在近几年一直开展不同方式治疗的效果研究。

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康复新液,是从生物美洲大蠊中,分离并使用高新生物提取制造工艺制成的新型生物制剂,其能够直达病灶促进患部的肉芽组织、表皮细胞的快速生长,从而促使毛细血管数量增加,改善局部微循环和加速机体病灶组织的修复速度。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对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用药之后患者的鼻咽部粘膜组织逐渐修复,另外湿润度也在日渐恢复,鼻咽后腔内的粘稠分泌物逐渐消失。同时相关文献资料证明康复新液能够很好的提升人体免疫系统,促使细胞免疫功能持续增强,使得淋巴细胞的活性升高,最终提升了患者的抗病毒能力[3]。地塞米松是常见的抗炎抗过敏药物,能够适用于各种炎性疾病的治疗,雾化治疗方式能够使得药物更加快速直达病灶,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试验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地塞米松雾化治疗措施,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2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鼻咽炎时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地塞米松雾化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邱宝珊,陈少敏,李洁旋.芪菊袋泡茶治疗气虚热毒内蕴型慢性鼻咽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12(01):109-110.

[2] 卢斌.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慢性鼻咽炎的价值[J].影像技术,2013,07(02):16-17.

[3] 彭吉东,曾康华,钟俊远.慢性鼻咽炎的MRI诊断[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15(01):871-872.

论文作者:岳玉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3

标签:;  ;  ;  ;  ;  ;  ;  ;  

慢性鼻咽炎临床特征及治疗观察论文_岳玉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