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223600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我院6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系统进行分组,参照组以帕罗西汀为抗抑郁用药,目标组以艾司西酞普兰为抗抑郁用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起效时间。结果目标组治疗总有效27例,为90.00%,参照组70.00%。目标组副作用明显少于参照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高、安全性高,且起效快,对老年患者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老年性抑郁症;疗效;安全性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division of citalopram efficacy and safet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Method selection in October 2013 to February 2015,60 patients with senile depression patients,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random number table system group,control group with paroxetine for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target group with escitalopram citalopram for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Compared to two groups of therapeutic effect,safety,working time.The target group 27 cases in patients with total 90.00%,control group was 70.00%.Target group side effect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working 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Conclusion escitalopram citalopram high curative effect,high safety,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and work fast,effect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is worth promoting
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发病率高,表现为行动迟缓、孤僻少言、情绪压抑等,甚至有自杀倾向,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不利。及时治疗可有效避免病情加重,但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差,需强化用药安全监测[1],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我院6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系统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抑郁评分大于17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系统进行分组,参照组(30例)包括男性16例,女性14;年龄62岁~72岁,平均年龄(66.57±5.12)岁;病程2年-12个月,平均(5.57±1.12)个月;目标组(30例)包括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1岁~70岁,平均年龄(65.45±5.12)岁;病程2年-13个月,平均(5.55±1.23)个月。两组基线资料行对比统计无显著差异,可比性高,P>0.05.
1.2方法
参照组以帕罗西汀为抗抑郁用药,(国药准字H10950043;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最初用量每天10mg,早餐后顿服,剂量随病情调整,第4周剂量最高可达每天60mg。目标组以艾司西酞普兰为抗抑郁用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65)。最初用量每天10mg,早餐后顿服,剂量随病情调整,第4周剂量最高可达每天20mg。
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药物。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起效时间。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减少≥75%为显效;≥50%但小于75%为有效;低于50%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和有效之和[2]。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P值<0.05时表示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目标组治疗总有效27例,为90.00%,参照组70.00%,差异显著(P<0.05)。见
2.2副作用和起效时间比较
目标组副作用明显少于参照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目标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口干便秘,发生率10.00%;参照组出现4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2例嗜睡和2例口干便秘,除此之外,还有1例瞳孔散大、1例肌震颤,发生率36.67%。目标组起效时间1.78±0.23周,参照组2.67±0.27周。
3.讨论
在抗抑郁药物中,艾司西酞普兰为新型5-HT再摄取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结合5-HT转运蛋白基本位点,另一方面是结合5-HT转运蛋白异构位点,可对5-HT转运体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提高5-HT再摄取抑制效果。同时,其作用高效,起效时间快,作用持久,安全性高[3]。
帕罗西汀作用机制跟艾司西酞普兰基本一致,但其对次级位点结合非常少,因此艾司西酞普兰的选择性更强。另外,应用后可有胃肠道不适、头痛、失眠、头晕等症状出现[4]。药物过量时可引起P-Q间期延长,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本研究中,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者总有效27例,为90.00%,帕罗西汀治疗者70.00%。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者副作用明显少于帕罗西汀治疗者,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帕罗西汀治疗者,说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高、安全性高,且起效快,对老年患者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过少,加上研究时间有限,关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可重复试验进行证实。
参考文献:
[1]谷岩,姜涛,郭建兵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45-449.
[2]陈志兵,宋海民,董静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138-139,140.
[3]罗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36):154-154.
[4]宋宇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7(19):2569-2570.
论文作者:朱延荣,高学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普兰论文; 抑郁症论文; 疗效论文; 安全性论文; 目标论文; 时间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