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图的制作与高一学生英语认知学习策略的培养_英语论文

思维导图制作与高一学生英语无认知学习策略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高一论文,认知论文,思维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述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非常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明确规定高中学生需“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03)。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初、高中学生很少接受有效学习策略的训练,自如驾驭学习策略的能力严重缺乏。尽管《英语课程标准》已提出了宏观指导的原则,但还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教学方法;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忙于落实具体的英语知识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知识掌握与策略形成之间的有效调控,虽然教学费时费力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助记认知工具——思维导图的制作能促使高中低年级学生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形成,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计划、监控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自己的学习进程,发展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也称脑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刚开始它只是作为一种新的记笔记的方法,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组织性思维的工具。巴赞认为,人类大脑接收到信息之后,以中心球体立体结构呈放射性形状存入记忆库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呈现。它形象直观,可以使抽象的记忆和思维可视化,两者产生和谐的“共生现象”,因而有助于记忆深刻、快速、有效。根据学习内容的差异,巴赞(2004)提倡按照自己的创造能力和需要制作简易思维导图,例如他把学习项目的训练分解成介绍、计划、组织、运作、跟踪和概要等方面,每一方面再按要点开展活动,这样整个训练规划就可以通过一张简易的思维导图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操作落实,也便于回顾整个思维过程,促进交流与反思,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元认知学习策略

元认知学习策略指学习者有意识地计划、监控学习任务,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和内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它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过程进行总体监控,协调、监控各种学习策略,在整个学习策略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各种学习策略使用的效果。元认知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三部分。其中计划策略指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对语言学习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监控策略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随时进行监控。评估策略指学习者经常性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知策略进行自我评估,并自我调节所使用的策略。O'Malley等(1990)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学习者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成绩以及确定未来的学习计划。显然,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二、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英语元认知学习策略

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的呈现、监控和评估过程。学习者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够理清思维的脉络,供自己或他人回顾整个思维过程,同时监控整个思维过程,及时评估并不断修正,从而形成自己的元认知学习策略。根据巴赞的思维导图原理,我们抓住英语新知识学习入门、巩固和提升的三个关键阶段: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通过学生独立制作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个人修正等途径,促使他们生成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有意识地计划、监控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展,培养高中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计划、监控、评估策略,发展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以篇章结构知识学习为例,高中英语课文题材的拓宽使得学生对内容图式不适应。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语篇分裂成语法、词汇等语言点给学生讲解,学生掌握的方式也是分散无序的。这样的教学造成了学生机械记忆教师讲授的内容,很少考虑篇章整体,缺少主动学习语篇的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因而语篇分析概括能力和写作构架能力缺乏,阅读水平低。制作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上而下的语篇分析能力,改变学生阅读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我们尝试通过制作课文篇章结构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篇章知识的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步骤如下:

1.学生独立制作,形成计划策略

教师把独立制作篇章思维导图作为单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理解内容,在开始单元教学时完成并上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篇章思维导图的作用是用图表来描述文章的篇章结构,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框架。思维导图通常将文章的中心思想置于图表中央的圆圈或方框等符号之中,把主要观点或主题以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按照从最抽象、最概括性到最具体的顺序进行排列,注意内容的层次性;根据教学材料,选择出相互联系的关键词或词组(概念),下面连接支撑说明;考虑“次主题”,也就是上一层主题的延伸,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学生可以制作宏观的思维导图来表明所学文章的整体大意,也可以制作微观的思维导图来表示某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具体内容及其在整个知识框架中的地位就能有更清晰的认识,因而有助于他们建构自己的篇章认知策略。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课文中困难、复杂的内容常常会清晰、系统地凸显出来,因而能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更容易地组织和记住所读材料,也有助于他们组织语言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此时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并不一定能涵盖文章中的所有要点,甚至会出现理解错误,但是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的过程。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使文章的篇章结构可视化、简洁、形象、直观。

2.师生讨论示范,形成监控策略

教师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把学生绘制出的篇章结构思维导图展示给全班学生,选出制作较好的思维导图在班级公告栏内进行展示。学生通过独立制作篇章结构思维导图,每个人对这篇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对选出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最后形成文章篇章结构的概括性思维导图(见图1),由大家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的意见都被考虑,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产生出更多观点,甚至是创意,还有助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成员的团队归属感和合作意识。

图1 语篇结构思维导图

MI=Main Idea,SI=Supporting Idea/Major Detail,D=Detail

3.学生反复修正,形成评估策略

经历了文章篇章结构思维导图的独立制作和师生讨论示范,每位学生的脑海中已形成了相关的元认知计划和监控学习策略。为了巩固这一学习策略,教师再给学生一篇文章,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导图及文章的实际内容,制作出具体文章的篇章结构导图。下面以课文“Madame Curie”为例(见图2)。学生会根据上次的制作经验,结合师生互评结果,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反思、修改和调控,对这一策略运用成功与否进行反思,从而促进他们在自我实践及反思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促进认知策略的迁移,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元认知评估策略,并逐渐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图2 课文语篇结构思维导图示例

我们发现,坚持一段时间的课文思维导图训练,包括制作思维导图和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然后迁移应用到写作过程中,学生的篇章意识明显加强。学生在分析和写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的策略。

三、结束语

从学生的课文背诵、作文反馈情况来看,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提高了篇章记忆的效率,明显减少了背诵过程中记忆中断的现象,也提高了学生的篇章构架能力,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我们曾在衢州市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四个班198名学生中开展实验。我们随机抽取了两个实验班,共有102名学生接受了思维导图融入英语篇章学习策略培养的训练,另外两个班96名学生作为对照班成员。经调查了解,学生的入学成绩、英语学习经历、英语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方面基本一致;而且他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思维导图,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英语学习策略方面的训练。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都依照学校的计划和要求开展正常的英语学习。实验班的英语教师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课文篇章结构思维导图的制作训练,对照班的教师和学生不参与实验活动,只提供对照样本和成绩数据,实验结果评价见“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表”。

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表

评价具体内容 实验班百分 对照班百分

比(n=102)

比(n=96)

学习新单元时我总是先知道98.1% 37.5%

单元的全部学习任务

背书时我先理解句子的中文97.3% 59.5%

意义,再根据意义回忆句子

背书时我先找每句的关键词, 91.5% 2.1%

把它们画成图再复现课文

写作文时我先列出全文的要87.6% 53.2%

点,再考虑每个句子的结构

通过访谈、随笔日记和日常观察我们还了解到:

1.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学习策略

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把思维导图融入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使他们运用策略的意识增强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是知识的掌握、提升、监控及反思过程。运用文字、图像、线条等手段构建的思维导图把复杂的学习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便于自己理清思维脉络,促进自我反思,也便于跟老师、同学交流,利于反馈和及时修正,从而提升元认知学习策略。

2.制作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似乎给学生提供了一幅课文思维“全景图”,经过思维导图制作训练的学生思考问题时能从问题焦点出发,在不同的分支上无限地发散和延伸,产生出更多观点甚至是创意,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他们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优于其他学生,能突破思维定势,在不同知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系统有条理地思考学习内容,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下思维过程,从而既达到记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学习兴趣与效率也明显提升。

3.制作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渴望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他们乐于尝试运用策略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难题,认为这时期形成的学习策略可以为以后英语的可持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使其终身受益。思维导图是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有助于学生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图像化,在其英语学习过程中起到计划、监控、评估的作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与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搭建脚手架、进入情景、独立思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相吻合。这个模式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性、情景性和社会性,有利于学生在协作学习建构意义时能更清楚地感知语言的交际功能,在循序渐进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独立思索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标签:;  ;  ;  ;  ;  ;  ;  

思维图的制作与高一学生英语认知学习策略的培养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