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村工业的发展及其启示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日本农村工业的发展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启示论文,农村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是中小企业的王国,农村工业更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对已实现工业化的日本农村进行研究,对我国农村工业的发展可能有所启示。

一、日本农村工业的发展模式

日本农村工业发展至今,从发展历史看,其发展模式主要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一)以传统农村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村工业

日本的工业在明治前期以前不仅存在于城市,同时也广泛分布于农村,产品种类涉及酱汤、腌菜、丝织、衣服、草鞋及农具等。那时,全国各地从事农村工业的主要是一些比较富裕的上层农民。在多数情况下,产品以农户自用为主,但也不排除已产生以商品为目的的生产。例如,《滋贺县物产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即1878年(明治11年)时不仅长滨、彦根等町有发达的制丝业,即使在传统意义上归属纯农业地区的伊香郡大音村、东浅井郡锻冶屋村、坂田郡鸟居本村、东浅井郡野濑村的制丝业也十分发达。它们的蚕茧原料不仅来自本村,也来自邻近的其它村落。

然而,进入明治后期以后,受以外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农村传统工业原先所具有的自给性生产特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农工分离,并在农村中形成了小规模的工场制工业。(注:[日]井出策夫等编:《地方工业地域的展开》,大明堂株式会社,1986年出版,第323页。)这种发展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依靠了农村内部的发展动力。例如,现在位于日本长野县小县郡丸子町盐川的松山株式会社,其前身是位于长野县小县郡和村,建立于1902年(明治35年)的松山犁制作所。90多年来,松山株式会社已由单一生产、销售农用犁,发展为既能生产农用作业机械(如:犁、耕耘机、中耕机、碎土机等),也能生产与休闲观光相关联的机械(如海滨清扫机)和食品包装机械(如蔬菜真空包装设备)。目前,其资本金为1亿日元,有电脑控制生产流水线等先进设备,其产品及公司本身曾多次获得日本中小企业厅及通产省的表彰,是一个有着相当影响的农村工业企业。目前,尽管该公司仅有员工310名,但除在盐川设有公司本部、物流中心及长野县营业所外,还在日本的北海道、东北地区、关东地区、冈山和九州等地分别设立了营业所,产品远销韩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伊朗、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也进入了非洲和拉丁美洲。(注:引自访日期间松山株式会社提供的《创业九十年》等介绍资料。)

(二)受二战时城市工厂疏散的影响,迁入农村并在农村获得发展的农村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以军需工厂为主的大批企业转移到农村,这对日本农村工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军需工厂进入农村使传统的农村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长野县佐久地区的农村工业,1928年时80%是以生丝为中心的纺织业。1940年,尽管整个工业结构的比例发生了一定变化,但纺织业比例仍为33%,食品加工为24%,木材加工为16%。1942年,因战争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大城市的工厂与技术人员开始向农村疏散。1945年,日本战败时,佐久地区接纳的被疏散企业已达80家,是当地原有企业的两倍,员工数达1.5万人,是1940年时约5000人的3倍。短短几年,佐久地区就由原先以生丝为中心的纺织业生产地区转变为与航空工业相关联的生产地区。战后,尽管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或关闭或返回大城市,但留下的企业及被疏散企业给予当地农村工业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三)经济高速增长后,为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农村工业

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大都市和传统工业地带受企业过密化发展的影响,出现了地价高涨、供水不足、公害严重、交通困难、劳动力短缺等现象。其结果是,不但形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限制了大都市和传统工业地带的企业活动。为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开发计划与法律,以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例如,1969年5月制定了《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71年6月通过了《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促进法》,1972年6月又制定了《工业重新配置促进法》等。为使农村地区顺利地引进工业,日本于1971年11月成立了财团法人“促进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中心”,专事负责引进方面的情报信息、规划协调、调查研究和宣传联络等工作。有资料表明,执行《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后,仅1971年至1973年在农村选址设厂的企业就有9356个公司,主要涉及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纺织和建材等领域。与此同时,受农村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调整的影响,关东(以东京、横滨为中心)、近畿(以大阪、神户为中心)、东海(以名古屋为中心)三大工业中心的工业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由1960年的66.8%下降到1974年的60.9%。(注:王振锁著:《日本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14~216页。)

进入19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为实现农业与工业的均衡发展,以2000年为目标年度,帮助广大市町村引进工业,如继续根据《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促进法》,有计划地将工业等(含工业、道路运输业、仓储业、捆扎包装业及批发业等)引入农村,以谋求稳定地扩大雇佣机会,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为鼓励工业导入地区积极引进企业,各都道府县都对为此而进行低息贷款的融资机构予以利息补贴。

除国家制定政策引导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外,为振兴当地经济,各地的地方自治体组织也都曾推出一系列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政策及优惠措施。具体有:①减免地方税;②发放奖励金;③低价提供土地;④发放补助金,以利关联设施获得修整;⑤实施低息融资;⑥低价提供工业用水;⑦无偿提供土地;⑧让从业人优先入住公营住宅;⑨无偿提供房屋;⑩对雇佣本地劳动力者予以补贴(注:[日]百濑惠夫等编著:《地域产业与自治体》,白桃书店,1986年版,第58页。)。

在工业由大都市向地方城市和农村转移的过程中,农村涌现出了许多大企业的卫星工厂和分厂,也产生了许多属于大企业系统的小规模承包工厂。与此同时,在这些工厂的周围又形成了一批更小规模的家庭工厂。上述不同类型的工厂在农村的存在与发展,迅速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

二、日本农村工业的特点

(一)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规模企业为主

为规范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日本曾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并于1973年做了修改。根据这一法律,目前,日本中小企业是指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或从业人员不满300人的法人企业,也指从业人员不满300人的私人企业。然而,在批发业,这一标准改为资本金在3000万日元以下或从业人员不满100人;在零售业和服务性行业,这一标准为资本金在100万日元以下或从业人员不满50人。另外,日本将中小企业中从业人员在20人(商业或服务业为5人)以下的企业又专门定义为小规模企业。

表1反映的是日本长野县佐久地区工业企业的数量与规模,1983年该地区共有企业1408家,从业人员24933人,平均每一企业才17.7人。若按从业人员规模加以分析,则9人以下的企业占65%,10~19人的企业占16%,而300人以上的企业仅约占0.5%。显然,佐久地区以小规模企业为主的事实是日本农村存在大量中小企业的有力佐证。

(二)布局分散与混住化

日本的农村工业因受所有制性质、经营方式、企业规模及土地数量与价格等的影响,布局十分分散,与农户居住区形成混住化状态。

日本的长野县是一个山区县。长野县佐久地区1408家企业中采取法人经营形式的有716家,采取个人经营形式的有692家。这些企业主要散布在千曲川流经的较为平坦的地区。然而,由于日本已形成包括县道、普通国道、高速公路在内的高等级公路网,且农村地区市町村的公路网络也足以使农户以车代步,因此,尽管农村企业的布局十分分散,但企业与外界的经济业务往来及物流,并不会因企业布局分散而受到丝毫影响。

由于农村企业以经营规模较小的居多,且大部分属于个人经营,如以拖鞋生产为特色的琦玉县南河原村,由个人经营的企业就占80%,企业经营者大都持有30~50公亩的农地,工厂往往利用闲置库房等起家,因而与经营者的住宅紧挨在一起,形成混住化。混住化促进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但也产生了污染、噪音等问题。尽管日本各级政府及地方自治体为克服这一问题,制订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并将发展工业小区列入市町村规划,但鉴于小企业数量过多,相当一部分企业难以承担并消化必要的转移成本,因此混住化现象带来的问题尚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资料来源:[日]井出策夫等编:《地方工业地域的展开》,第289页。

(三)兼业化程度高

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中,日本农业劳动力的兼业化程度是最高的。如表2所示,包括以农业收入为主、非农业收入为辅的第一种兼业和以非农业收入为主、农业收入为辅的第二种兼业在内,日本兼业农户在总农户中的所占比例在85%左右。日本农户的高兼业,既与农户持有土地少、经营规模小有关,也与农村中存在良好的兼业环境有关,即农村中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为农业劳动力提供了在务农同时兼业务工的机会。

注:1.根据[日]1988年、1994年、1997年《日本农业年鉴》整理而得;

2.1993年及1995年的各项农户指标均指以销售为目的的商品性农户。

尽管中小企业中也有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但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仍占多数,且从事零售、餐饮、服务业的占了相当比例,这些企业录用员工时较少技术障碍,且多数不实行退休制度,为妇女、社会闲散人员及退休者提供了兼业、就业或再就业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龄化社会来自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压力。

(四)重视技术领先,产、学、研相结合

日本农村中小企业所涉及的业种范围十分广泛,几乎遍及内陆型工业的所有领域,如上述佐久地区的工业企业就涉及食品、衣服、木材、家具、纸、纸浆、印刷、土石、钢铁、金属、机械、电机、运输机械、精密机械等业种。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工业企业的业种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企业及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如熊本县在经历了1965~1974年的“大引进”后,1974年前引进企业较多的纤维、钢铁、运输机械、橡胶等行业在1975年后就不再引进,进入1980年代后,引进企业较多的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一般机械、电机、信息等行业。又如长野县坂城町部分中小企业已涉足尖端工业领域,能生产世界领先产品。另外,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本着“在技术上不输给任何人的信念”,坂城町由町内288家企业集资,设立了“财团法人坂城町科技中心”。坂城町科技中心内的主要设施有研究开发室、试验检查室、大小研修室、技术实习室、交流沙龙、展示大厅、情报检索室等。科技中心约请大学教授、专家讲课,传递最新技术信息,并对町内企业给予研究开发上的支持和技术指导。科技中心也定期向中小学生开放,进行产业教育。

为适应投资的国际化需要,提高综合经营能力,日本的部分中小企业也已开始为通过ISO9000认证而努力。如1996年9月1日,登记在册的已通过ISO9000认证的日本中小企业为3400家。它是1994年3月已通过ISO9000认证的日本中小企业的4.25倍。

(五)重视农村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并举

日本农村实施町(村)民自治,由于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与町(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许多措施的出台都须经过町(村)议会的同意,并以“条例”、“规定”等形式公之于众,监督执行。如坂城町曾于1957年设立以町长为委员长的坂城町工业引进促进委员会,制订了《工业引进条例》。该《条例》规定,在坂城町设厂的企业,可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减免町民税和固定资产税的优惠,并规定了其他有关奖励措施。1971年,坂城町在《工业引进条例》实施多年后予以废除,重新制订了《工业振兴条例》。为提高町内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向社会展示町的工业成果,坂城町于1970年举办了首届町内企业优秀员工表彰会,并先后于1985年、1988年、1991年举办了第一、第二、第三届工业展览会。另外,为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町的良好环境,坂城町于1971年发表了《防止公害宣言》,并于1976年建立了县环境保护中心坂城事业所。同时,为使工业发展与町的建设更有规划性,由町规划建设的“金井中之条工业团地”、“冢田工业团地”分别于1990年、1994年顺利竣工。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的日益加深,以一部分设在农村中的大企业为首,农村企业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等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内清洁生产,污染物趋零排放,企业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等意识也已在一部分企业引起共鸣,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为通过ISO14000国际环保认证而努力。

三、日本农村工业的发展动向

(一)传统的以提高收入为主的开业动机正在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工资低、劳动时间长、休假日少等情形,使职工暗中滋生了自立的欲望,这是传统的形成新开业者的重要原因。年轻时先在别人的企业中工作,掌握了技术后再由原先的中小企业工人转变为以后的经营者,并由模仿开始,继而转向发明创造,这是明治维新以来许多日本人所选择的道路。但是,今天需要注意的是新开业者并非全部来自劳动条件差的企业,脱离大企业转而自立的人也不少。他们往往是一些在大企业里受组织约束,较少获得机会以显示自己能力的人。他们追求能反映自己风格的工作方法或追求能充分体现自我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目前日本中小企业的新开业者而言,其开业动机主要可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①提高收入水平,②发挥能力,③追求能反映自己风格的工作方法,④追求能充分体现自我的生活方式。与提高收入水平的动机相比,持有后两种动机者的所占比例正在提高。新开业者所具有的强烈的自立及创业精神,是日本中小企业能持续地拥有活力的源泉。

(二)海外投资的组合性、配套性提高,投资回报率虽高,但风险增大

在日本,向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制造业。若对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海外设置生产据点的动机进行分析,长期以来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一直是“海外市场有魅力”、“有低廉、丰富的劳动力”。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因母公司及贸易伙伴到了海外而追随其后”的中小企业上升至第一位(参见表3)。首选动机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企业海外投资的主动性有所下降,但同时也反映了日本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组合性、配套性在提高。

资料来源:日本中小企业厅长官官房调查科编:《中小企业关键词》第63页,1997年9月30日日本财团法人经济调查会出版。

据日本中小企业厅1996年11月“制造业海外发展的实态调查”,1995年海外生产点销售利润率的平均值为3.64%,而国内生产点的销售利润率为3.14%,两者相差0.5个百分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海外中小企业间的销售利润率差异比国内大,如:国内生产点销售利润率在0%以下的企业占15.9%,海外则占29.3%;国内生产点销售利润率在10%以上的占6.9%,海外则占13.8%。

(三)信息化、网络化将有进一步发展

中小企业在经营资源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大企业多,因此,更多地利用外部经营资源显得十分重要,这已逐渐为日本中小企业所认识,正如表4所示,约70%的中小企业已使用计算机管理,并有约4.7%的中小企业已能通过网络获取各类信息、开展业务。

*资料来源同上。《中小企业关键词》第79页。

(四)开业率与歇业率发生逆转

日本中小企业走的是一条“多生多死”之路,即每年都有一批中小企业歇业、破产,但同时又有一批中小企业开业。“多生多死”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适应了经济发展中技术不断变化与更新的需要。战后,日本中小企业的开业率长期以来一贯高于歇业率。然而,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平成年代”(1989年为平成元年),日本中小企业的开业率与歇业率发生逆转。在这一逆转的过程中,首先是4~19人的小规模企业的开业率、歇业率间的差距明显扩大,1991~1993年间20~299人企业的歇业率也开始高于开业率,并在以后的几年中差距逐渐扩大。由于同期300人以上企业的开业率与歇业率基本持平,因此,开业率、歇业率的逆转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小企业。

引起中小企业开业率与歇业率发生逆转的原因,除中小企业存在创业资金额逐年增大,资金筹措困难,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新企业交易成本大等外,创办者的创业年龄高龄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因。由表5可知,1954年以前35岁以下的创业者占60%以上,然而,1993年以后这一年龄段的创业者已降至20%以下。相反,1993年以后近一半的创业者的年龄已过45岁。很显然,经济高度发达以后,当今日本青年的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精神已不及前辈。

*资料来源:同上。《中小企业关键词》第79页。

(五)中小企业经营者后继乏人,经营者世袭制遭到挑战

受高龄化、年轻人向往大城市及首选大企业择业、创业精神趋弱等的影响,目前,日本农村中小企业中的经营者接班人问题已经日益严重。根据日本中小企业厅1996年12月“我国企业经营问题现状调查”,中小企业中经营者接班人问题尚未落实的占全日本中小企业的61.3%,占经营者年龄已经超过50岁的中小企业的52.7%。由于半数以上的企业未确定经营者接班人,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难以制定、衔接,规划的落实缺乏坚实的基础。

日本中小企业许多仍实行经营者世袭制,虽不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例,然而,当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向第二代、第三代移交时,企业走向衰退的可能性却实实在在地在增大。这是因为继承人并不一定是经营者的最佳适任者,从而使企业在第二代、第三代的继承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创业者的活力。因此,今天的日本中小企业家在选择接班人时,反传统的迹象日益明显,即更重视继承人有无旺盛的经营欲望,有无很高的经营能力,能否获得企业员工及交易伙伴的充分信赖,已开始将挑选范围扩大到子女、亲属以外的人员。上述调查表明,同过去相比,希望从子女、亲属中选择接班人的比例已由过去的59.0%降至30.4%,而其它要求所占的比例均比过去有所提高。

显然,从非子女、亲属中选择接班人的做法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但扩大接班人选择范围的做法,目前距被全体中小企业所接受,尚有距离。因为同一调查表明,认为这一做法完全可接受的占28.6%,认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问题的占46.3%,认为几乎不可能的占17.5%,认为完全不可能的占7.6%。

标签:;  ;  ;  

日本农村工业的发展及其启示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