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
这本书是由建筑设计大师彭一刚所著,主要是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书的第一章讲的是总论,分别从两个要求和两个方面诠释了建筑中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建筑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矛盾运动形式,贯穿于建筑发展中各矛盾着的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有时简直使人眼花缭乱,作者认为只有抓住本质的联系,并一层层地进行剖析,才能最终揭示出建筑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和第三章在一起分析了功能、空间、结构三者的关系,通过阅读,我认识到既然要考虑建筑的功能特点,那就必须要有合适的空间组合形式了,空间组合形式就是指若干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衔接在一起的。彭老师在书中指出,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既要尊重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要充分利用它的灵活性。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建筑应该把它的功能巧妙地隐藏在空间形式之中,利用一些空间形式上的技巧来完成对功能的需要。
在第三章空间与结构中我知道了结构的不同形式既能适应不同的功能要求,也会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即结构能满足建筑的功能与审美要求。书中指出"在建筑领域中,所谓的现代技术所包括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但是结构在其中却占据着特别突出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它在实现对于自然空间围隔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还因为它直接地关系到空间的量、形、质等三个方面。当然,如果结构控制的好,空间围隔做的合理,他本身就是一种美!说到美,第四章介绍的是形式美的规律,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建筑,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环境,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对于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要求。为此,不仅要赋予它以实用的属性,而且还应当赋予它以美的属性。人们要创造出美的空间环境就必须遵循美的法则,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形式美也是一样,人们的审美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勒·柯布西耶:"原始的体型是美的体形,因为它能是我们清晰地辨认。"所谓原始的体形就是指圆、球、正方形、立方体以及正三角形等,然而如果对这些简单的形体进行一些刻意的有规律的组合,就会产生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接下来的第五、六、七三章内容介绍了三种对于空间组合的处理方式,他们分别是内部空间的处理,外部体形的处理以及群体组合的处理。内部空间处理,彭老首先讲解了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在分析功能和空间的关系时必须要从单一空间入手,也就是最基本的体量与尺度,当然还有形状和比较等等,这些都可以笼统的认为是空间本身存在的属性,然后一些围、透关系的处理或者分隔处理等是一种升华,是对于功能的组合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单一空间不止一个,一个单一空间也不能称之为建筑,所以我们还要进行多空间组合的处理,我认为其中最难的是空间的衔接与过渡,两个空间如果过渡的好,就会毫无违和感,彭老形象的比喻为"就能够像在音乐中的休止符或语言文字中的标点符号一样,使之段落分明并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然后正由于单一空间的丰富性,所以单一空间是独立的,如果把他们组合在一起,是难以巧妙地衔接和自然的过渡的。
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这一章我觉得更多的讲的是建筑史,首先前两节就在讲从古典到现代,当代,西方建筑的发现过程自己审美变异。时代是进步的,人们的思想也是进步的,建筑也难逃发展和变异。从近代到20世纪末的历史中,建筑的审美观念却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折,这就是:第一次从古典建筑的形式美到现代建筑的技术美;第二次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到后现代解构主义流派的建筑审美观念的差异。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是对当代西方建筑的赏析。我发现,在当代人们已经解决了基本生活需求,在摆脱了纯物质的羁绊后,人们开始更倾心于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所以这些建筑无一不表现出对于美的要求,可见当代建筑人们追求的更多是功能与美的组合,所以我认为必须要找到空间组合与建筑功能,甚至是美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
最后,我想说,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于建筑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知道了建筑中形式与内容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知道了功能对于空间具有规定性,我了解了空间与结构的关系,认识到建筑不仅仅具有功能性,他也是美的载体,所以我学习了形式美的规律,知道了如何去利用各种关系来创造美。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处理空间的组合,包括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甚至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组合处理。建筑空间是由建筑每个界面围合成的领域,它是从自然空间中分割出来的,并且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建筑离不开自然,合理的掌控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建筑设计师应该具有的本领。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收益匪浅,我开始了解到,建筑其实是凝固的音乐。
参考文献:
[1]陆海华.探析住宅建筑设计的空间组合[J].居舍,2018(08):81.
[2]李旭. 体验式消费下商业建筑的空间组合与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7.
[3]田润禾.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例析[J].建筑,2016(18):56-57.
[4]艾学明.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6(17):72-73.
[5]孙铭新.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J].建材与装饰,2016(27):74-75.
[6]廖菊良.建筑剖面设计中的空间组合及利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6(17):136-137.
[7]田润禾.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探析[J].科技视界,2016(17):64.
[8]刘丽莉.浅析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29.
[9]冷德平.关于建筑空间组合的分析[J].门窗,2014(12):98.
[10]陈牧野. 模块化体系下建筑空间组合初探[D].天津大学,2014.
论文作者:吴锐 范鑫鑫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组合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功能论文; 形式美论文; 形式论文; 结构论文; 《科技尚品》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