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93(2000)04-0071-07
“社会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几百年以前,“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就已出现,并有众多的志士仁人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说它崭新,则是因为“社会主义”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嬗变。不论是意大利传教士贾科莫·米利阿尼,还是空想社会主义鼻祖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也不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还是社会主义实践者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均深深地打着他们所处时代的烙印。所以,研究“社会主义”内涵及其演变,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及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早期“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社会主义”一词,据有关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传教士贾科莫·米利阿尼于1820年发表的《驳反社会主义》一文中。他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上帝安排和自然界继承下来的一种传统的社会制度。而空想社会主义者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始于1827年英国欧文主义刊物《合作杂志》。到19世纪40年代,这个词已在欧洲大陆广泛流行。马克思在1842年10月发表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个词,并把它和“共产主义”一词并列使用。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同辈的”、“同伙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初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是表示人与人之间有着平等的伙伴关系,即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但是,当时这个概念的含义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它在很多场合下与“平等”、“自由”、“民主”等词差不多。马克思在潜心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内涵,使其由空想走向科学。
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基本确立的条件下产生,并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设计和描述,具有非凡思想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师。他们是“社会主义创始人”。[1](P40)
圣西门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关于“实业制度”。他认为,“实业制度”是使实业家成为国家的第一阶级并掌握国家财产的社会制度。在实业制度下,精神权力交给学者,世俗权力交给实业家。实业家是唯一的物质财富生产者。第二,关于有计划的组织生产。他主张由经济学家、科学家组成的科学院负责编制计划,然后送实业家委员会审查,最后交银行家执行。第三,关于所有制。他认为应保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保存私有财产及其取得收入的权力。这样才能把富有的、有教养的阶级吸引到社会主义方面来。第四,关于分配,他认为在实业制度下,个人的地位将取决于他们的能力,报酬将取决于他们的业务。
傅立叶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关于“和谐制度”。和谐制度是“法朗吉”的总和,即协作社的总和。“法朗吉”并不是一种新式农庄或集体农业组织,而是一种工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合作组织,它以农业为主,工业只是附属和补充。第二,对未来社会的劳动进行了有意义的猜测和设想。他说“如果参加生产者都很快地形成进步的谢利叶(注:“谢利叶”指法朗吉中的专业劳动单位。)的话,生产的劳动便变成一种娱乐。”[2](P131)第三,关于所有制和分配。他主张保留现存的所有制。在分配上,他主张“法朗吉”按劳动、资本、知识来分配。第四,进行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他于1832年组织了一个股份公司,试图实现他的“法朗吉”组织。但是参加协作社的人很少,到1833年秋试验宣告破产。
欧文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主张财产公有,反对私有制。在欧文的“合作公社”里,“个人日常用品以外的一切东西都变成公有财产”。[3](P15)他认为“私有财产或私有制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3](P13)第二,关于分配,他认为在未来社会中,由于产品的极大丰富,可以根据各人的需要,随意从“公共仓库”中领取。第三,关于“劳动交换商场”和“合作公社”。劳动交换商场是欧文根据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以“劳动券”代替货币的劳动公平交换的一种方案。合作公社是欧文设计的未来社会中的基层组织,是“全新的人类社会组织的细胞”。[3](P20)合作公社是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第四,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了实践。1824年他带领一些门徒到美国,建立起示范性的“合作公社”组织,1828年公社互解。1832年他又在英国伦敦建立了“劳动公平交换商场”,进行以直接劳动时间为交换尺度的商品交换试验,于1834年失败。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19世纪4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状的剖析,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一般结论,并根据他们当时所发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固有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对社会主义进行了预测和设想。
马、恩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他们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是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4](P221)第二,反对私有制,主张生产资料由社会直接占有。他们认为,私有制被废除后,“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共同协议来分配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4](P217)第三,商品生产被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所代替。他们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5](P323)“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4](P217)第四,未来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他们认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5](P12)第五,对“国有化”的看法。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将取得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5](P320)但是,并非一切国有化都是社会主义。“因为只有在生产资料或交通手段真正发展到不适于由股份公司来管理,因而国有化在经济上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国有化——即使是由目前的国家实行的——才意味着经济上的进步,才意味着在由社会本身占有一切生产力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准备阶段。”[5](P317)
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列宁、斯大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相对于马、恩及其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师来说,他们是亲身体验和经历了“社会主义”洗礼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这方面才有了更加丰富的体会和不同于前人的认识。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实践及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国取得胜利。列宁认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6](P709)第二,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马、恩论述了共产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资本主义里面长出来的社会,是新社会的初级形式。至于共产主义,它是这种社会的高级形式,这种形式只有在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发展起来。”[7](P141)第三,关于分配。列宁指出“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我们党看得更远些:社会主义必然渐渐成为共产主义,而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写的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8](P62)第四,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他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7](P510)第五,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摆在了列宁面前。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7](P571)“在小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其正确政策是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取粮食”。[7](P517)所以“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9](P10)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于上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社会主义存在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从而决定必须保留和发展商品经济。但他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实践及认识 毛泽东是在世界上已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下,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他有意无意地模仿了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但是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的特殊环境,使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及实践均有许多不同于前人的特点。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实践及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过渡时期。他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0](P89)完成这个过渡时期“则不是三五年所能办到的,而需要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0](P100)后来由于国内外情况的变化,毛泽东关于过渡时期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指出“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适当地扩大和加快”。[10](P222)到1957年3月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我们已经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方面,取得了基本胜利”。[10](P417)第二,关于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他提出“要破资本主义所有制,使他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要破个体所有制,使它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0](P482)关于计划经济,他提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10](P375)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实践及认识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对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具有突破性见解的人。毛泽东以后的中国现状及当时的国际情势,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客观基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1](P137)“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现在才解决。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11](P261)“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1](P3)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11](P252)第三,关于所有制结构。他认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1](P138)“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11](P149)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他认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11](P364)“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11](P148)
四、几点想法和思考
笔者试图运用实证的方法,将先哲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循着历史的线索,力求作出客观、全面的陈述,但难免挂一漏万,也可能不无偏颇之处。在引证他们的观点时,之所以不加主观评判,目的在于让人们根据自己的见解去加以判断和评说,进而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认识。以下,谈个人的几点管见。
1.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 我们知道,思想、精神生产虽然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但是归根结蒂它是依附于某一时代的宏大背景的,是根植于某一时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的。所以,理论的命运不能不与历史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由其决定。而历史的演进,必然带来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挣脱了封建专制的桎棝,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时,阶级对立关系日益明朗化和日趋尖锐化。严酷的社会现实激发了人们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激情,随之,三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师诞生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面对劳动群众的贫困和苦难,开始探究造成劳动者悲惨状况的社会原因,进而探索消除这种社会弊病的途径和良方。他们对现存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设想和天才的预测。但由于他们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追求,基本上停留在伦理道德的范畴内,所以具有空想的性质、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也必然在预料之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对19世纪40年代前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剖析,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运动,得出了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并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大概轮廓。他们设想的是一个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力之上的理想状态的社会主义。但是,在他们所处时代,并没有出现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建立在自由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理论既是时代的产物,又为以后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在这种大背景下,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单独取得胜利的理论,并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列宁当时试图按马、恩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但是在俄国这个小农占大多数的国度里,想建成马、恩所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显然是不可能的。“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迫使列宁正视俄国国情,果断实行“新经济政策”。而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即“斯大林模式”,则深深地打着战争时期权力集中的印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除了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之外,其理论和实践与中国是一个“小生产的汪洋大海”不无关系,与当时国际状况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国内及国际情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动。这个状况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宏大背景。从国内来讲,“文革”造成的灾难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历史依据;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又为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从国际来讲,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从而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依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
通过以上简述可以看出,“一切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地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12](P544)
2.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从先哲们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和分析中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一脉相承的一面,即存在着共同的或共通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未来社会”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为基础。不论是圣西门、傅立叶还是欧文,在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中,均特别强调发展生产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然性。而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更是建立在当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之上的。虽然现实中列宁、斯大林及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不发达的、相对落后的国度里,也正因为这个具体的、特定的环境,使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历史任务。第二,反对私有制,主张社会生产条件共有。欧文认为私有制使富人变成了贪婪的“两脚兽”,是一切社会灾难的根源。马、恩提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主张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而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则根据各自所处国度的不同情况,对私有制采取了消灭、改造、利用的措施,邓小平则明确地提出了“公有制占主体”的思想。第三,在“未来社会”的分配问题上持相近观点。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大师那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思想萌芽已经产生。而马、恩则明确提出了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则具体探索了在现实中如何实现按劳分配。而邓小平则更进一步强调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其它分配形式为辅”的分配思想。
当然,先哲们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及认识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大师的“社会主义”,是理想的世外桃源,其空想的性质,决定了其实践的失败具有必然性。马、恩基于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现实,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与列宁的在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可能在个别的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同时,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和发展商品经济,这也与马、恩当初的设想是大不相同的。但是,这些差异和不同,实际上恰恰体现了先哲们的天才,智慧和伟大。
3.实事求是地对待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 笔者以为,对先哲们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及理论,既不要“苛求前人”,也不要“虐待后人”。如前所述,先哲们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理论,站在了时代的最高峰,是对他们所处时代深刻理解、冷静分析之后的科学结论,但同时也都具有时代局限性。这正如马、恩所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5](P562)也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的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任务”。[13](P264)实际上“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13](P272)所以,要理解、认识、体会和学习先哲们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能在个别字句上苛求于他们。既然如此,那么也不要虐待后人,即不要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用先哲们的只言片语来规范我们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实践。不要把他们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的、具体的看法,当做普罗克拉斯提斯的铁床,而自造囹圄。应实事求是,运用马列主义辩证法,把马列主义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
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也确实如此。如果列宁囿于马、恩的“社会主义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看法,那么就不会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如果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局限于马、恩的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设想,那么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如果邓小平坚持毛泽东的“一大二公”的公有制理论及商品生产理论,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不会有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现实这个基础之上。可以说,它是沐浴着马列主义的阳光和雨露,土生土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亦即马列主义同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是一个小生产的汪洋大海,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不仅与马、恩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不同,也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所建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所依据的沙皇俄国的基础相差甚远。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毛泽东的失误应在情理之中。进入70年代后期,世界和中国的情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为新的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和基础。邓小平总结我国建国几十年的经验,结合新时期国际和国内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整套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和理论,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坚持了马列主义,发展了马列主义,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当今现实相结合的典范。
[收稿日期]2000-09-16
标签:斯大林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共产主义国家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邓小平论文; 毛泽东论文; 经济论文; 列宁论文; 帝国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