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劳动力收入比重下降的共识、差异及未来趋势的新发现_收入分配论文

对国内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共识、分歧及未来走向的新发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歧论文,共识论文,新发现论文,份额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13)05-0068-05

一、引言: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已成为一种共识

劳动收入份额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话题,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各要素的收入份额及其变化趋势并不是一个需要被特别关注的命题,因为如果一个经济体在满足规模报酬不变、市场完全竞争和不存在技术变迁等假设条件下,生产函数中的各个要素所占份额将保持不变。所以,长期以来,在市场完全竞争情况下人们一直认为“要素收入占比是稳定的”,特别是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资本产出比将保持不变,劳动收入份额也随之趋于稳定状态,Kaldor等(1961)将其视为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之一。①尽管这一教条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冲击,但是C-D生产函数(Cobb & Douglas,1928)②的广泛应用使得仍旧有很多人将其视为“如光速一样恒定不变的东西”(Kravis,1959)。③20世纪50-70年代,在这一领域曾有不少研究成果出现,但自此以后与之相关的研究步入沉寂(罗长远,2008)。④同时收入分配研究的重心也转向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即由国民收入在工资利润间的功能性收入分配转向用基尼系数描述个体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规模性收入分配。说其新颖主要是源于随着全球跨国间劳动收入份额已出现大的差距,并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许多人又开始对其进行关注,而且经验研究也不断对其稳定性进行冲击。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洲大陆国家劳动收入份额呈现下降趋势(Guscina,2006)。⑤总体来说,198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大陆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由升转降(Blandchard,1987),⑥使它再次被人们旧事重提为热门话题,“Kaldor事实”也不断受到来自经验数据的挑战(见图1)。同时,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采用财政政策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来应对这场危机。当这些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没有显出明显的效果时,人们逐渐转向对私人消费中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国民收入的功能性分配的分配均衡问题展开研究(Boggio,Aglio & Magnani,2009)。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劳动收入份额问题的研究愈加被关注。

图1 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的演变事实

在我国,在很长时间内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且遵循按劳分配,⑧因此对要素份额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⑨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而且显著低于同期其他国家,这种令人意外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和担忧(黄乾和魏下海,2010)。⑩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减少了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可能会恶化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尤其在金融危机下,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可能会延缓中国经济健康复苏的步伐(罗长远和张军,2009)。(11)在这种背景下关注劳动收入份额有助于实现“两个提高”和“两个同步”(12)以及“包容性增长”目标(伍山林,2011)。(13)为此,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由上述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而衍生出来的问题至少包括:导致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是否存在共识和分歧?共识和分歧表现为哪些方面?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未来研究方向应如何把握?要对这些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必须充分把脉和追踪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的演变脉络。

二、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的演进脉络:共识和分歧

早在2007年李扬和殷剑峰在其所撰写的《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年-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一文中就已经注意到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现象,但其并没有系统分析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问题,而且没有运用定量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14)但在2006年-2012年间,国内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研究文献已达109篇。(15)上述文献中的主题呈现出如下特征:从发表的时间维度来看,2006年国内开始有学者零星地关注劳动收入份额的问题;自2009年之后,国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文献呈“井喷状”增长;直至2012年达到35篇。这说明国内学界开始从关注经济增长而渐进转向收入分配的问题,特别是功能性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份额的问题。这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政策密切相关。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已经由1993年的52.9%下降到2007年的39.7%。如果任由其继续降低,将会导致消费不足、社会保障负担加重以及劳资冲突加剧,甚至还会引致我国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潜在风险中(孙文杰,2012)。(16)从研究的主题维度来看,国内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愈加关注产业结构变化和所有制结构转型以及全球化(包含国际贸易和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在关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的主题分类方面,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根据周明海等(2010)(17)对研究劳动收入份额的分类,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文献分类如下: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全球化(包括贸易和FDI)、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转型、劳动力市场制度、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人口年龄结构、金融发展、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和综述等12个方面(如图2)。

(一)劳动收入份额研究中存在的共识

1992年-2012年间,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研究方法和使用数据的总体来看,其逐渐朝微观化研究方向发展。前期的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倾向于使用省际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制度转型、国企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后期学者们逐渐用微观数据来探讨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问题(王舒鸿,2012),(18)研究方法逐渐引入微观计量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推动了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的发展,如今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工具。20世纪中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倾向于使用基本的回归方法:OLS和Logistic等。进入20世纪末开始逐渐使用FE、RE和GMM以及组群等方法进行研究。

在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主题方面,关于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转型的研究处于领先的地位。我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关系型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制度转型使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具有了特殊性。李稻葵等(2009)通过构建劳动力转移模型,发现由于劳动力转移的缘故使得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呈现U形。(19)龚刚和杨光(2010)(20)通过建立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非均衡动态模型,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无限供给是导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肖红叶和郝枫(2009)(21)通过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分解,发现结构效应是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主题分类中,全球化(包含贸易和FDI)处于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贸易自由度逐渐提高,1993年-2007年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由30.5%上升至63.4%。特别地,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伴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更为明显。这种情况既与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相悖,又与世界各国普遍的分配规律相去甚远。这种“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谜”引起了相当多学者的关注。对此,学者们认为新古典贸易理论不能合理地解释发展中国家要素收入份额下降的现象(肖文和周明海,2010)。(22)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张杰等(2012)认为地方政府间的“引资竞争”吸引高效率的外资企业加速涌进,使要素分配向不利于劳动的方向倾斜。(23)此外,学者们还认为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祁毓和李祥云,2011)(24)、人口年龄结构(魏下海等,2012)(25)和金融发展或约束(罗长远和陈琳,2012)(26)等都是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因素。

(二)劳动收入份额研究中存在的分歧

简而言之,劳动收入份额也即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度量劳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处状况的重要指标。但在现实中,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和统计口径的不断变化使得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存在诸多困难和争议(李济广,2008)。(27)尽管已有研究者围绕如何测算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但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和结论。一方面,不同的劳动报酬界定以及使用不同方法所估算出的劳动收入份额在结果上差异很大;另一方面,数据方面的诸多问题(如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缺失、时间跨度短、统计指标的变动和统计口径变化等)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出现测算偏差。遗憾的是,已有研究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对劳动者报酬的界定不够清晰以及不同测度方法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同(张上峰和许冰,2010),(28)导致其高估或低估等偏误(Gollin,2002);(29)第二,统计口径与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出现测算偏差(张车伟和张士斌,2012)。(30)

劳动收入份额的演进特征集中反映了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也是要素分配研究的核心议题。李稻葵等(2009)利用跨国数据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具有U型规律,由降而升的转折点约为人均GDP 6000美元(2000年PPP),并认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基本符合该规律,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可能进入上升通道。Gomme和Rupert(2004)研究认为,要素收入份额具有稳定的“水平型”规律和先降后升的U型规律。(31)

众多学者采用横截面、时序或面板数据对国际贸易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并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负向效应。Acemoglu(2003)(32)和张莉等(2012)(33)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数据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存在显著负效应。二是正向效应。唐东波、王洁华(2011)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效应为正。(34)三是两者关系不明显。包群、邵敏(2011)基于倍差法的研究思路,从微观层面发现企业出口对劳动者报酬的改善作用不明显。(35)存在上述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既有文献都无一例外地忽略了工资刚性的存在性,而由于中国经济恰好处于经济转轨期,政府法律、管制的存在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工资刚性的存在(Blanchard & Summers,1987)。(36)这显然难以解释当前中国现阶段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现象,尤其是基于国际贸易背景下,在工资刚性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方面,更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陈冬华等,2010)。(37)赵秋运等(2012)通过对工资刚性进行量化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工资刚性进一步恶化了这种效应。(38)

三、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的未来走向

第一,敢于跨越“雷池”——从注重宏观到注重微观。许多关于劳动收入份额方面的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基于宏观层面的省际面板数据,主要是缘于这种数据的可得性,但事实上也是因为缺少微观的数据支持。微观层面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问题正在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微观分析与宏观数据的完美协调是对经济学家们的重大挑战。现在的研究主要是在跨期迭代的基础上利用宏观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却忽略了经济学中从微观到宏观的推断和加总所具备的苛刻条件。所以,在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中要积极寻找其微观基础,用微观数据来进行模型估计和实证研究。

第二,更加趋向于使用微观数据和微观计量方法来研究劳动收入份额。在过去30年里,由于得益于包含微观数据的大范围数据库的建立,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已经得到迅速发展。未来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主要应基于微观计量工具进行,国际主流也正趋于寻找宏观研究的微观基础,DSGE研究方法亟待引进,用以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问题。

第三,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劳动收入份额。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会有很多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新课题出现。我们要审慎地选择,逐渐地加以引进和修正,在积累和搜集大量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适用于中国制度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具体模型。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者报酬储备数据库和失业预警预报系统,特别是应当尽快建立各个城市和全国联网的劳动者报酬信息系统。

第四,功能性收入分配的研究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的研究需要融合和贯通。周明海等(2012)认为1980年以来全球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使经济学界再次关注要素收入分配,形成了功能性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并重的局面。(39)但是,两种收入分配的研究都是各自进行,互相平行,仅有少数研究从实证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的融合和贯通不仅能够让我们基于不同视角和维度来描述有关收入分配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收入分配和公平、公正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搭建劳动收入份额与基尼系数的桥梁对于制定更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收入分配矛盾日益凸显的中国,我们呼吁学者们为二者的贯通和融合建言献策。

四、简短结论和展望

迄今为止,国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虽始终没有达成一致,但总体来看,仍体现出了经济学是学以致用之学的魅力,以解决当代现实经济问题为己任。通过对该领域文献的梳理,我们认为:(1)自2006年以来中国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出现了“井喷状”增长,这主要缘于中国正经历改革开放以来从“如何把蛋糕做大”转向“怎么切分蛋糕”的转型期。(2)学者们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具有共识但也存在不少的分歧。(3)学者们应更加重视使用微观数据和微观计量方法来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实证研究。(4)数据方面要积极建立数据资源共享的平台,测算方面要统一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口径。(5)以劳动收入份额为主体的功能性收入分配和以基尼系数为主体的规模性收入分配需要走向融合和贯通,并跨越二者之间的“鸿沟”。

作者感谢魏下海、黎富森、兰丽君、胡巧玉以及黄佳祥的评论和启发。当然,文责自负。

①Lutz F.A.and D.C.,Hugue,Kaldor,N.,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The Theory of Capital,New York:St.Martin Press,1961.

②Cobb.C.W.,and Douglas,P.H.A.,Theory of 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8,18(1),pp.139-165.

③Kravis,I.B.,Relative Income Shares in Fact and Theor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9,49(5):917—949.

④罗长远:《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

⑤Guscina,A.,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Labor's Share in National Income,IMF Working Paper,2006,(6).

⑥Blanchard O.J.,L.H.Summers,Hysteresis in Unemployment Probl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87,31(1—2),pp.288—295.

⑦Luciano Boggio,Vincenzo,Dall'Aglio,Marco Magnani,On Labour Shares in Recent Decades:A Survey,DISCE Working Paper,2009(57).

⑧事实上,关于对劳动收入份额这一问题的研究,前提不同,或者说假设不同,则推论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计划经济的劳动收入问题与市场经济明显不同,因为其出发点不同。

⑨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⑩黄乾、魏下海:《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财贸经济》2010年第4期。

(11)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12)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改革问题作出安排: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3)伍山林:《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机制——一个微观模型》,《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14)李扬、殷剑锋:《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5)统计数量综合考虑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2012-2013年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度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选出如下在经济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主要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文汇》、《经济评论》、《金融研究》、《经济科学》、《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等。以“劳动收入份额”、“劳动收入占比”、“劳动报酬占比”以及“劳动占比”为题名搜索的关键词,对研究劳动收入份额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16)孙文杰:《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基于最终需求和技术效率的视角》,《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17)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度量与解释的研究进展》,《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6期。

(18)王舒鸿:《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第3期。

(19)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20)龚刚、杨光:《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管理世界》2010年第5期。

(21)肖红叶、郝枫:《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国际比较》,《财贸经济》2009年第2期。

(22)肖文、周明海:《贸易模式转变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浙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23)张杰、陈志远、周晓艳:《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抑制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视角的经验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

(24)祁毓、李祥云:《财政分权、劳动保护与劳动收入占比》,《南方经济》2011年第11期。

(25)魏下海、董志强、赵秋运:《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经验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26)罗长远、陈琳:《融资约束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吗?——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3期。

(27)李济广:《劳资分配比例的中外比较》,《统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28)张上峰、许冰:《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测算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10年第8期。

(29)Douglas Gollin,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2).

(30)张车伟、张士斌:《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非典型”特征及其解释》,《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7期。

(31)Gomme.P.and P.Rupert,Measuring,Labor's Share of Income,Policy Discussion Papers.2004.

(32)Acemoglu D.,Labor and Capital-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3,1(1):1-3.

(33)张莉、李捷瑜、徐现祥:《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2期。

(34)唐东波、王洁华:《贸易扩张、危机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

(35)包群、邵敏:《出口改善了员工收入吗?》,《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36)Blanchard O.J.,L.H.Summers.Hysteresis in Unemployment Problem.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87,31(1-2):288-295.

(37)陈冬华、范从来、沈永建、周亚虹:《职工薪酬、工资刚性与企业绩效——基于国有非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38)赵秋运、魏下海、张建武:《国际贸易、工资刚性和劳动收入份额》,《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39)周明海、姚先国、肖文:《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第3期。

标签:;  ;  ;  ;  

关于国内劳动力收入比重下降的共识、差异及未来趋势的新发现_收入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