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的建筑楼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越高的楼层危险系数会越大。转换层的建设是提高高楼层建筑质量的有效措施,在进行建设时,必须注意出现的难点,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保证整个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建设更加好的转换层,也就提高了房屋的整体质量,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1 结构转换层的意义
在高楼层房屋的建设中,房屋的各个楼层所承受的压力是不相同的,下面楼层受到的压力较大,远远的超过上面的楼层,所以高楼层的房屋建设时下面楼层的墙体和柱体都比较密。在此过程中也会用到转换层。一般的转换层包括结构类型转换、轴线的改变以及两者的结合。结构类型的转换是将上部分的结构和下部分的结构进行转换,比如将上部分的剪刀墙转换成下部分的框架墙。轴线的改变则是指转换上层,而下层的结构没有改变,但是中间的轴线发生变化。最后是结构类型变化和轴线变化两者的结合,是将上部分的墙体改变并且将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的轴线进行变化,从而形成一个不对齐的结构,增加房屋的稳定。
结构层的建设在房屋建设时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建设结构层也是建设高层房屋的必要措施。但是,结构层的建设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施工过程中具有难点。主要包括模板支撑建设、钢筋的连接和配筋数量、建筑裂缝以及混凝土浇灌等。这都是在建设房屋转换层时需要解决的难题,必须使用严格、准确的技术,科学的计算,将所有问题进行完善的解决。
2 转换层及其结构特点
高层建筑在具体施工时,常常发生墙多或墙少、柱网疏密差异等状况,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周线与结构的自然过渡,需重视转换结构构件的设置。通常状况下,转换结构的设置均为各个楼层连接建筑不同结构形式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含上、下层柱网轴线,上、下层结构类型之间的转换,通常转换层结构包含空腹析架式、梁式、板式等形式。在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形式为梁式转换层,由于其结构相对较厚,同时荷载。体积较大,因此,在具体作业时通常利用大体积混凝土完成施工,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高层建筑施工难度。为了更好的保证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需加强施工温度把控,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转换层墙柱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从而产生收缩,并导致裂缝的状况发展。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中国式结果约束条件、结构厚度、平面尺寸等,从而有效的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强度,为转换层结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3 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模板支撑技术
在结构转换层施工中,模板支撑技术是该施工技术的重要基础性保证,模板支撑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模板支撑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一次性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主要被使用到低楼层的房建施工中,对于保证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直接与地面连接作为支撑,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也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但是,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多的支撑材料,对于施工成本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注意。
第二,荷载传递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不需要与地面进行连接,可以直接将转换层的自身楼板转变为建筑物模板的主要受力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施工技术对于楼板的承载力具有很大的要求,这就需要对转换层的楼板进行合理地设计,以满足工程施工的承重需要。
第三,重叠浇筑技术。这一技术将浇筑工作分为多次进行,一般需要进行4~5次的浇筑工作,但是这一技术,只能承受来自混凝土自重或施工荷载。
第四,埋钢法支模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技术需要预先在高层建筑转换梁中埋设钢桁架,然后运用模板系统将其连接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系统,最后再进行转换梁的一次性浇筑。
3.2 钢筋施工技术
在结构转换层施工中,钢筋工程是转换层的主体施工项目,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转换层施工的质量。就此,需要高度重视钢筋工程施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按照施工图纸规范施工,使钢筋工程的锚固、连接等施工项目达到施工技术要求,符合施工质量标准。建筑结构转换层的钢筋工程施工要注意以下要点:
第二,主筋的竖向连接。在对施工图纸上提前标注好钢筋搭接的位置,以确保钢筋连接能够准确无误。在钢筋焊接连接时,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考虑施工图纸要求,确保纵向钢筋的施工质量。在焊接工作完成后,需要开展相应的验收工作,在确认完焊接工作达标后,才能开展后续的框架梁绑扎工作。
第三,框架梁的绑扎工作。绑扎工作要遵循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来开展。还要结合钢筋的型号、质量来选择钢筋连接方式,使钢筋连接工作更急的科学、合理。还要注意绑扎构件与大梁底板的距离,当距离大于500mm时,需要更换绑扎方式。可以利用悬空绑扎的方式,先绑扎大梁下部钢筋,在构件与梁底板距离较小时复位绑扎。
3.3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也是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结构转换层施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施工技术:
第一,混凝土配置技术。水泥的选择,注意水泥的水化热,可选择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加入适量的粉煤灰;混凝土施工质量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使混凝土缓凝,以延长升温过程,降低水化热峰值。
第二,混凝土分层浇筑术。一般来说,转换层楼板较厚,这就需要根据要求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来进行浇筑。分层浇筑时,要注意强度以及温度问题,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下层混凝土经养护措施达到1.2N/mm2的强度,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室外温度之差在25℃以下时进行。
第三,混凝土振捣技术。要确保振动棒的合理选择,并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合理使用振捣方式和力度,振动棒必须插到位,且应按振动棒的有效范围500mm来控制振捣质量。
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其支撑系统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这样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才能得到保障。在进行转换层施工之前必须要制定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降低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的概率,转换层施工的难度才能得到降低。在进行转换层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的墙、梁、柱等进行严格的回填检测,同时加强模板支撑、钢筋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这样高层建筑使用性能才能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楼俞儿.基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157-157,141.
[2]凤小发.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3040.
[3]魏海燕.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6):904-904.
[4]郑鹏.房屋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17(24):61-62.
[5]惠广平.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7):33-34.
论文作者:刘敬超,张海,潘佳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楼层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这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