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论文_周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论文_周艳

周艳 贵州省贞丰县沙坪镇民族初级中学 562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各个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在学科教学上,老师们更加注重学科单项教学方式,就语文学科而言,良好语文阅读教学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1-064-01

引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理解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语文阅读教学备受重视,因此,老师要在阅读教学方面做好教学备案以及教学分析等工作,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

1、阅读教学语言枯燥、乏味

阅读教学是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应用以及言语情感的表达。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初中语文老师教学理念较落后,语言枯燥、乏味,导致教学课堂氛围低沉,缺少活力,在该课堂环境下,学生将会失去学习动力以及丧失学习信心,会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造成严重影响。阅读教学言语的枯燥、乏味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严重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阅读教学课堂缺少互动性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不是老师讲授阅读知识,学生理解接受的死板形式,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必须在师生互动学习过程中实现。但就我国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状况来看,大部分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只是单纯的讲授阅读理论知识以及阅读技巧,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以及理论知识理解程度等问题,同时,老师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提问学生问题,怕耽误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文阅读产生抗拒心理,失去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兴趣,进而限制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提高。

3、阅读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有了新发展,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些新发展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大多数语文老师固守应试教育观念,将阅读教学理论知识与中考内容联系在一起,忽略了阅读教学方法以及阅读教学观念的创新,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老师仍旧采用学生大声朗读、频繁背诵以及默写文章内容等教学方法,繁重的背诵、默写任务,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仅损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还降低了阅读教学效果。

4、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在学校中普及开来,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对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观念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有较多语文老师忽视了的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大、资历较老的老师,由于他们不能运用这些教学工具,致使其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口头讲授和笔记抄写等方法。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固化严重限制了阅读教学有限性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精心准备阅读教学教案

充足的准备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的前提,在进行阅读教学前,老师应明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难点,在教案上做好备注,同时,搜集一些课外知识作为补充,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雁门太守行》这首古诗前,老师应搜集该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等信息,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此诗,教学重难点则是让学生分析诗句,陈述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感情。将所学内容做好教学备案有助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有效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在正式进行阅读教学前,老师可以利用有关事物导入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阅读教学基础,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可以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为学生提供阅读线索、阅读指导等帮助,提高课堂阅读效率,同时,老师还要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学生问题,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思考问题答案。例如:在学习《已亥杂诗》这首古诗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该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从诗句中分析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古诗含义,还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布置课后阅读练习任务

课后阅读练习任务能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课后阅读练习任务要根据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布置。首先,老师要强化学生的字词训练,保证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顺畅无阻,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老师注重课后阅读作业的书写格式以及完成要求。其次,在课后阅读联系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对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内容的分析。最后,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并阐述原因。

4、强化合作意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语文老师要强化合作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学校语文老师应定期举行教学会议,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进度等实际情况制定出解决办法;整合将各个班级的阅读教学情况,制定订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学校还可以派出二至三名语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向其他学校借鉴阅读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教学能力。

5、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自主性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生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适当“放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转换学生的学习角色,从被动接受阅读理论知识的角色转为主动探寻阅读理论知识的角色,同时,老师应注意自我角色的扮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保证其能够紧跟课堂节奏,掌握相应的语文阅读理论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解决阅读教学语言枯燥、乏味、课堂缺少互动性、教学观念落后以及阅读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精心准备阅读教学教案、有效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布置课后阅读练习任务、强化合作意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自主性等措施,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可以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倩.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17,15(24):139-140.

[2]史振泉,韩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31):90.

[3]潘海生.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8):80.

[4]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120-121.

论文作者:周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论文_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