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栖霞市供电公司 山东烟台 265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能已成为国内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之一。建国以来,电力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最具体的表现是在其内部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较为健全的内部审计体系,开展着卓有成效的工作。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关系
一、电力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1.1能优化电力企业的治理结构
由于国内经济体制的特殊性,电力企业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并未有效分离,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部分管理人员全力过大,且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资金运营存在巨大风险。内部审计是独立于电力企业经营以外的一个内部机构,与其它部门互相独立,作用类似于纪检部门,能有效对企业各项资金支出进行监督,避免出现资金风险。同时内部审计能有效发现运营漏洞及违规操作,能防止由于体制漏洞所造成的损失。
1.2有助于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力企业内部风险,通常都实行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查和评价能有效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内部审计通过对电力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的执行状况及缺漏进行评估,能及时有效的发现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除此之外,内部审计对控制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有助于强化资金的风险管理
电力企业是一种资金相对比较密集的企业,这种特性决定了企业运营过程的最大风险点,而内部审计能以资金流向为核心,涉及到电力企业的电费收支、投资、贷款及用电检查等,能及时有效的找出风险薄弱点,并能根据资金流的大小对内部存在的风险等级进行初始判断。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和目标
在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着内部控制有着不同的认识,也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对于“过程论”来说,内部控制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过程;对于“程序论”来说,是指内部控制管理风险的一种保障;而对于“制度论”来说,内部控制则是对电力企业内部经营和管理的一种措施。“系统论”则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某种管理系统。对此,不同的状态下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也大有不同。那么,什么是内部控制呢?最官方的解释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某种经营效果、效率或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提供的合理保证。传统的内部控制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只强调了经营效率,而在很多时候忽略了电力企业的投入和实际的经营结果。随着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内部控制的发展,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了一些新的界定。现代化的内部控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力企业内部的一些监督和纠错而涉及到到了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实质性的方方面面,对于内部的控制更多元化和全面化也有助于电力企业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三、内部审计的地位及目标
内部审计对于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重要作用。它既要对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确保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对电力企业的内部情况、管理模式进行监督,督促电力企业及时的进行内部控制;再而,他还要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统计,完善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内部控制存在一些不健全的情况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它进行内部审计,以发现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改善。而相对于一些较为健全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电力企业运行中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性,内部审计可以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调整和变化,让它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环境。
基于前文所讲,其实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是内部控制执行的重要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从内部控制的发展来看,内部审计的目标因与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不然可能会导致内部系统无法合理运行。所以在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中,内部审计应该尽可能的把内部控制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对内部控制进行纠错、管理,督促电力企业有效的进行内部控制,保证内部控制更好的实现目标。
四、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4.1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前提
内部控制是电力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而并非是独立存在的。然而内部审计的目标则是通过审查及评价的方式,通过合理的方式促进有效地控制,帮助电力企业管理层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并解决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电力企业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因此要想进行内部审计,就要对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例如: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整,电力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等。
如果没有内部控制那么内部审计就会形同虚设,没什么大的作为,因为内部审计主要审的就是内部控制当中所存在的问题,甚至是盲区,因而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前提。
4.2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能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
1986年4月,在第十二届大会上发表的《总声明》中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是这样定义内部控制的: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财务,以及其他控制体系,其中包括了组织结果,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当局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其目的在于使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合法化,使其具有经济性及高效性,贯彻实施管理决策,维护财产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管理信息。这充分说明了内部控制通过内部审计的完善才可以更好地实施。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的内控控制和电力企业的管理系统逐渐的一体化,内部控制的过程就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贯穿于电力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当中,然而内部控制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这就使得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电力企业不能够及时地发现、解决问题并且防范于未然,这时,就需要内部审计来补充和完善内部控制,通过内部审计寻找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和完善,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监督活动,它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改进,可以让电力企业更好地实现目标。
4.3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两者为互相依存关系
内部审计主要是再控制其余内部控制要素措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而内部审计的基础则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会直接受到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如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审计方式、审计权利等这些内容会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等产生影响。在具体实践中,审计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评价结合评审结果来对审查范围、审查方法等合理确定。同时在日常审计中,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结语
总之,现在的内部审计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在以一个检察官的身份来对被审计的单位进行评价,而是需要站在一个咨询家的角度去发挥作用,被审计单位要对自己本身的业务进行风险的评估,以及完善面对风险管理的措施,同时使得风险管理成为各部门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让电力企业内部的每个人都对风险负责。
参考文献
[1]王鲁平,杨诗雯,段兴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4.
[2]田滕.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5.
作者简介
赵珊(1984.04.15),女,学历:鲁东大学,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栖霞市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网财务审计。
论文作者:赵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目标论文; 电力论文; 风险论文; 要对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