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基坑技术为岩土工程施工过程的基础保证,是岩土工程安全和质量的有效保证,特别是在建筑安全事故常常发生的状况下,岩土工程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且对于深基坑施工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岩土工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深基坑支护技术,将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策略有效解决,从而提升施工水平。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
引言: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深基坑开挖,为保证基坑稳定性,需要在开挖的同时做好基坑支护,而基坑支护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
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而为了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需要确保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在一些深度大于5米的地下工程施工中,更需要确保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此,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有几种类型,如放坡、桩锚体系、“SMW工法”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有针对性地深基坑支护类型,进而最大程度地确保岩土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
2.深基坑支护施工在岩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现实施工和设计施工图纸不统一
施工设计是在施工因素的前提下,有着合理性和标准性,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但在施工中仍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出现。岩土工程施工受深基坑支护结构影响,若是无法按照施工设计标准施工,则会出现设计施工图纸和实际施工不统一,为工程施工质量带来隐患。
2.2修理边坡不符合标准
深基坑支护在岩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两种错误原因分别是欠量挖掘和超量挖掘,两种原因的出现均和施工人员技术有着直接联系,机械人员的操作能力是出现超量挖掘、欠量挖掘的直接原因。在人工修理阶段,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导致深度挖掘受到限制,让挡土支护出现超挖现象,这也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2.3成孔注浆不达标
深基坑支护成孔使用土钉的钻杆或者锚杆的桩直径需要达到120mm左右,孔深需要达到6m左右,最高者达到18m左右。钻孔前要认真探究土质,防止有残渣情况出现,若土质特殊有可能塌孔,让工程前功尽弃。在注浆时也需要认真,若是肆意注浆则会有长度不足情况出现,让锚杆抗拔力不符合设计需求,不仅影响质量,同时威胁到后期的建筑安全。
2.4支护结构设计参数不符合标准
岩土工程施工时,受外界环境和施工地点影响,制约深基坑支护施工,影响施工质量,让安全性受到胁迫,特别是一些复杂地层和气候的区域,影响支护结构安全。岩土内部黏聚力和含水量在持续变化,无法计量真实承载数值,当深基坑工程实施时,土体和勘察土样会有凝聚力差距,故支护结构参数无法有效反映出土层实际情况。
3.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有效策略
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出现土层开挖、边坡修理与标准不符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若要让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则应改进施工技术。
3.1全程掌控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包含许多内容,施工流程复杂,若是在某个流程出现问题,则会影响整个流程施工,在后续工作中较难采取措施补救。所以应增强全程化控制,让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应先提升工作人员的道德和职业素养,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重要。优化施工人员的操作,严格遵守施工流程,禁止出现随意施工,监理部门也应做好监理工作,发挥着自身作用。按照当地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当地民情调节支护结构,确保基坑安全。时刻关注位移状况,积极做好异常位移准备。
3.2改革和创新深基坑支护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基坑支护施工在岩土工程中有着更多的经验,并且已探索出岩土变化的受力规律,为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新方法和理论提供基础。但需要看清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设备在岩土工程中依然陈旧,新设计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同时支护结构设计未统一标准和规范,让深基坑支护结构实际状况和设计存在差异,不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应转变传统结构载荷法,创建以监测为主的信息系统,只有解决施工理念问题,方可让施工问题有效解决,有利于开展后续流程和施工。
3.3增强观测变形,注意补救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经常会出现结构变形的情况,例如地下管线、边坡和建筑变形等,只有通过科学监测和计算,方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及时掌握土方开挖问题和支护问题。若观测到设计中有问题出现时,则应在下部施工时,矫正设计参数,采取有效措施补救施工出现的偏差,以上工作均和观测有关。施工现场需要重视检查,增强巡视检查,做好检查记录,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对于岩土工程有着重要意义。如图1。
图1.桩基础和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图:
3.4严格执行流程,提高校验标准
在深基坑支护工作中,由于复杂性高、综合性强,需要对工作有着更高标准。深基坑支护流程紧紧相扣,若是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流程错误,故需要我们有效管理,制定监督系统,熟悉掌握工作各流程,也能够及时补救问题。若深基坑支护工作有错误出现,则无法补救,故应严格执行标准流程,也是确保质量的保证。若想让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健全和增强,完善校验标准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保证准确度和标准度,保证每个流程质量符合标准。也就是说整体加快工程进度,方可让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降低成本,节省费用损耗。
结论:
简而言之,深基坑支护技术有着系统性、高效性和风险性等特征,影响着整个岩土工程。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中有许多问题出现,需要联系实际状况,认真探究出现问题的因素,对于出现的问题给出对应解决措施,从改革深基坑支护技术理念、观测变形、补救措施等施工角度出发,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进而提高岩土工程质量,使其发挥出原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饶德兵,黄欢.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290+292
[2]汪顺银,宦文军.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问题探析[J].居舍,2018(22):131-132+255
论文作者:李文炼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深基坑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岩土论文; 技术论文; 流程论文; 标准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