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际交流”到“有我的利他观”--访青年教育专家黄宏基教授_道德教育论文

从“代际交流”到“有我的利他观”--访青年教育专家黄宏基教授_道德教育论文

从“代际沟通”到“有我的利他观”——青少年教育问题专家黄洪基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访谈录论文,教授论文,专家论文,黄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我们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困惑和难题,我们的教育手段和评价体系也出现了不少偏差,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需要更加前瞻性和缜密的思考。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就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记者访问了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少年教育系主任、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黄洪基教授。

记者:黄老师,您好!在青少年教育和研究领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代际沟通”的困惑,您是如何看待当代青少年在社会中的地位的?

黄洪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当代青少年和过去已不能同日而语,他们开始引领文化潮流。以前,我们把青少年文化认定为次文化、亚文化;但今天如果说我们还把“网络文化”界定为亚文化的话,那么明天它肯定是社会的主流文化,而掌控、引领网络文化的恰恰是当代青少年。报纸、杂志、书籍这些传统的媒体,通常掌握在中老年人手中。而电视、网络相对来讲技术比较先进、科技含量比较高,基本为青年人所掌控,网络上的话语权主要属于青年人。在《数字化生存》一书的前言中,尼葛洛庞帝指出,“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中老年人向青年学习技术和文化,这种状况在人类历史上亘古未见。人类已经进入了“前喻文化”的崭新时代,那就是青少年的知识不仅已与成年人的经验不同了,而且因为他们对依然未知的将来具有新的理解,而生长出新的权威性,以致年长者不得不向年轻人学习。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潮流中,当代青少年也开始大显身手;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许多IT英雄都是年轻人。过去一个亿万富翁的诞生需要几代人的积累,百年望族才能攀登财富的金字塔。而今天,财富是一代人的事情,和比尔·盖茨类似的财富神话在中国不断复演:2003年中国首富丁磊31岁、2004年中国首富陈天桥31岁。如今大量涌现的“财富新贵”、 “财富新生代”多是80年代生人,演艺界、体育界明星大腕也以青年居多。据最近的统计:目前高收入阶层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当代青少年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应清晰地认清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但是,时下社会舆论对当代青少年的道德状况普遍感到忧虑,多强调他们身上的问题,这是否需要我们变换一种视角加以看待呢?

黄洪基:目前社会舆论普遍反映:当代青少年中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些观点本身就有点失之偏颇或似是而非。我认为,其关键在于对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定位,包括叙事梳理、话语体系和思维模式上还缺乏一个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化的姿态,我们对当代青少年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区,对青年问题的视角有某种局限。今天我们来讨论青少年问题,首先要界定一个坐标,这个坐标就是要用“变革时代”的视野来观照当代青年。所谓“变革时代”:一是指我们正处于一个市场化、全球化的时代;二是指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当代青年的社会地位今非昔比。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主流社会或者说掌握着话语权的成人社会的语言体系与青少年是不对接的,从而导致主流社会的语言对青少年产生不了多少影响。

那么,当代青少年真有那么多问题吗?对于所谓青少年的诸多问题,往往是成人世界、主流社会用上世纪80、90年代,甚至是50、60年代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当代青少年的结果。谈到当代青少年的道德现状,我们往往用“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来形容,认为他们自私、自我,唯我、大我。但是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我们要问:当代青少年难道比“文革时代”的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更下降吗?“文革时代”的红卫兵造反、政治狂热、甚至用非常残忍的行为对人性进行虐杀;而现在,杀死一只猫都会在网络上引发极大的反响!所以从人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代青少年至少在道德上是进步的。然而,一些人总是对当代青少年存在这样那样的看法,说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变革时代”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如果我们还以为自己是“救世主”,要“救赎”一代青年,恰恰显现了自己对当代青少年认识的偏差。当代青少年有很多优势,这种优势代表着社会主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我们应该矫正观察当代青年的视角,再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审视青年,只有更好地了解当代青年,才能解答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困惑。

记者:关于青少年的道德状况,我们是否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若是,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

黄洪基:当然,我并不认为当代青少年就很完美了;相反,以他们将要承受的历史责任而言,当代青少年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青少年的状况,社会舆论已经给予了过多的描述,而我们该做的是对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剖析。概括说来,当代青少年比较冷漠、比较浮躁。这是因为,他们出生的时候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的过程是应试教育,他们生活的时代是网络社会。独生子女的一代人,是家庭的小太阳,他们缺少同辈群体的交往,因此往往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关注自己的命运远远超出关注历史的命运,他们改变自己的动力远远超出改变社会的动力。同时,当代青少年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教育过程中过于功利化的倾向导致青少年一代讲究实惠、实用。学校教育的产业化,甚至使得教育成为一项买卖知识的交易,失去了塑造核心价值文化的功能。而进入网络时代,人类文明的传承发生了重大变化,“同喻”文化替代了上下代的文化传递,传媒和网络替代学校成为塑造灵魂的最重要的场所。但与网络的无限性相伴相生的是其无序性,传媒在向青少年提供多元的价值选择时却又没有提供其辨别的能力,空前活跃而又无序的文化氛围导致了青少年心中的迷乱。冷漠的人际氛围和浮躁的社会心态,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面临的景况,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自然就会带有这样的代际特征。

记者:您对青少年在当下社会的概括,是基于辩证眼光来看待问题的,请您着力谈谈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误区。

黄洪基: “青年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青年化”的现象,今天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度关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充分说明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哪个部门、哪个行业的事情。我一再强调,青少年的问题不是他们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这里就教育和媒体两方面的社会因素着力做一分析。

当前,青少年教育常常陷入所谓“2>5”的怪圈,即5天学校教育的效果被2天双休日的社会现实所湮灭。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对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刻反思:5天的学校教育究竟教育了什么东西?是不是深入人心?是不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所帮助?如果5天的学校教育真正是有价值的、有生命力的,那么它怎么会那么不堪一击呢?另一方面,现代传媒(尤其是电视)中铺天盖地的娱乐化倾向,给我们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毋庸讳言,对这一点媒体也应该深刻反省。从一定程度上说,现今的“娱乐”已经变成了“愚乐”,很多节目没有思想内涵,没有艺术质量,甚至连技术含量都没有。许多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却过于市场化、商业化,并没有承担起引导社会公共道德的责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在传媒运作过程中,青少年身心的浮躁加速。

当然,并非全部传媒都不尽如人意。比如,也有一些正面的、严肃的,带有学术性、思想性的节目,但为什么这些节目在当代青少年中不能引起强烈的反响呢?这恐怕又和我们的教育有关了。在应试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对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偏差,分数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死记硬背的、灌输式的、单调的教育手段,使青少年在10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收获了“厌学”。我们一些正面的、传统的、经典的核心价值和优秀文化,由于是通过一种十分枯燥的手段强迫灌输给孩子,反而使青少年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觉得接受这样一种东西很痛苦,觉得学校教育一点也不快乐。相反,娱乐文化却是以一种亲和的方式贴近青少年,他们在学习之余,看到这么好玩的东西,便欣然接受,并且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因此,等到考试的时候,学生们把传统的、经典的、有价值的文化,通过考试全部还给了老师;而娱乐文化却早已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打下了烙印。这种“逆反”和商业经济、媒体的需求以及青少年肤浅的、追求感官刺激的需求互动,再加上广告效应的推动,就变得如火如荼。现在青少年文化、流行音乐的发展,甚至还比不上迈克尔·杰克逊那个时代对人类、和平、环境、地球的关怀,也比不上邓丽君那个时代的清新、纯真,有的更多的只是感官刺激。点击率、收视率,“升学率”、“分数”,都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线条化的生存模式。今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和应试教育是分不开的。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只是记忆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在这种状况下,当代青少年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思辨能力越来越差,更容易接受一些不良媒体的误导了。

记者:那么,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的困惑,以及当代青少年过度追求自我的倾向,您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黄洪基: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空前活跃,经济高速发展;但发展的不平衡同时造成了公共文化和核心价值出现某种偏差,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等有关价值的核心标准变得模糊和不确定。对于教育者来说,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颇为尴尬的任务。那些多年不变的大道理和现实生活中高度变通的潜规则,在当今普遍的价值实用主义的氛围中,使得青少年的道德人格趋于分裂。过度的竞争和私人化,使得社会迅速走向世俗,传统的核心价值变得虚无,道德的神圣性遭到唾弃,青少年不再追求崇高伟大,“无私”成为虚伪的代名词,“自我”成为一切追求的出发点。

现在教育者的主体主要是上个世纪50年代及其以后成长的一代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所谓的“无我”。他们的语言体系、考虑问题的方式都是在当年“无我”(虽然他们未必无我)的时代里训练和模塑出来的,并形成定势。直到今天,他们对下一代人的考量依然处在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状态,习惯于用所谓“无我”这一套驾轻就熟的语言体系,来规范和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有我”的一代青年。

在社会形态的剧变和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与青少年话语体系的不对接之下,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困惑势所必然。因此,如何调适“无我”的教育和“有我”的一代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我们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今天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有我的利他观”。当然,“有我”并不等同于个人主义,社会的进步恰恰是由无数个人的努力奋斗的合力推动的。关注个人也未必是件坏事,传统道德中“君子独善其身”,也是一种很高尚的境界。但是,关注个人的同时还要“利他”。从一定程度上说,“利他”其实也就是“利我”。事实上,“有我的利他”这样的观念,更容易为当代青少年接受。如“手拉手”行动、骨髓捐献、志愿者等公益活动中青少年参加者众多,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愉悦了身心,也实现了自我。事实上,当我们看到抗洪前线上80后军人的奋勇当先、特奥志愿者招聘现场青年人头攒动的场面,我们还能对当代青年得出悲观的结论吗?

记者:您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的青少年道德体系的架构可否建立?又何以建立?

黄洪基:人类的道德不会凭空产生,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有一个不断调节、完善道德的过程。人类如果一直处在一种极端的自私、完全的独我,或者是完全的“无我”状态,都不是一种合理的状态。对于如何调节我和他人、我和社会的关系,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很好的规范和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提出,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中去寻找这些东西。从人类道德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今天生存的这代人,不要以为自己很高明、很伟大,我们不能无端怀疑先人们的聪明才智。人类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理念的精髓,历经那么多年延续下来,肯定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绝不可以一笔勾销、一棒子打死;否则,极易导致一种迷失——道德的缺损、精神的迷惘。

所以当代青少年在思想道德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我们缺乏新的价值建构,尤其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道德传承方面出现了断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厚地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虽然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糟粕,但当我们重新来审视它的时候,会发现其中许多关于人伦调节的内容,还是有其合理的内核,其中儒教文明的浸染是不可磨灭的。今天,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要解决构建符合时代特色、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道德规范;而如何把传统道德合理的内涵继续保持和传承下去,则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记者:请您从民族复兴的角度,来总结一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基业、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的一项事业。在教育领域正确引导青少年,我认为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所转变。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指出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我们学会了实事求是,摆脱了以前那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妄诞和虚幻。那么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上,我们是否也要有一个回归现实的需求?答案是肯定的。当代青少年确实存在着过度关心自我、缺乏公共意识、不太遵守纪律、不太关注细节等问题,这和我们缺乏一种合情合理的道德规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我们用一种很虚幻的、或者过于崇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当代青少年,而他们又恰恰做不到的时候,道德就失范了。比较中美两国小学生的行为守则可以看到,美国的小学生守则定得很具体,比如: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能做得到的事情。而我们的行为目标一般都定得很抽象、很笼统,小学生往往做不到、或者不知道怎么去做,比如:热爱人民;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等等。一个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几乎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甚至是有些共产党员也做不到的标准,那么这种守则怎么能约束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

因此我们一定要思考,为什么我们的道德教育有很多失误?这些失误就在于,我们总是用非常虚幻、难以捉摸的理论来教育青少年,而缺乏一种实际的、可操作的东西。我们的道德教育一定要放弃那种大而无当的思路,真正回归到现实和人本主义的范畴中去。人是社会的人,我们在讲人性的时候,是把人性放在社会的环境中来考察的,肯定不是仅仅考虑自己,还要想着别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在细节上肯定是很注意的。按照儒家传统,“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实际上就是站在了人性光辉的高度上来思考自己的行为细节。小小的善行是需要一种宽广的胸怀、高远的境界来支撑的;反过来,崇高的道德也需要从小小的善举来积累。道德不是空洞的理论,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认知、体验,然后再外化为自己的行动,自觉践行。

标签:;  ;  ;  ;  ;  

从“代际交流”到“有我的利他观”--访青年教育专家黄宏基教授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