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综合管理中的效果探讨论文_刘梦

南昌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江西 南昌 330009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综合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综合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住院时间以及血糖达标天数。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的健康教育有效率达80.3%,高于对照组(χ2=4.273,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的空腹血糖、住院时间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综合管理,降糖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2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8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232-02

前言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年化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常见病、多发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研究提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达50.1%[1]。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2-3]。。在长期的高血糖症状下,可导致全身多个组织脏器出现慢性损伤或者功能性障碍[4]。因此,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研究表明血糖控制可极为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对危险度,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5]。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治疗,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对疾病的态度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是临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临床护理路径(CNP)是包括持续质量改进、循证医学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6-7]。因此,我们,设计了本试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综合管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72例。所有入选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男性62名,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68.4 ± 8.1)岁;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69.1 ± 6.8)岁。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糖尿病并发症,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s)

1.2纳入标准:年龄大于60岁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排除标准: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无冠心病史及无酮症酸中毒。

1.3方法: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流程具体如下表2:

表2 临床护理路径表

1.4 护理评价标准。

有效:患者空腹血糖及三餐餐后2小时末梢血糖达标,熟练掌握药物用法和(或)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方法、自测血糖方法,饮食与运动合理。

无效:患者空腹血糖及三餐餐后2小时末梢血糖得到控制未改善,对药物用法和(或)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方法、自测血糖方法不够了解,饮食和运动不合理。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3%,试验组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情况显示,试验组患者出院前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血糖达标天数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出院时情况比较(±s)

3讨论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2007至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8]。我国糖尿病医疗经费每年消耗200多亿元,占总医疗经费的4.38%,其中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9]。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了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在内的五个方面,也可称为“五架马车”。Joslin提出糖尿病教育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已经得到了广泛共识,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管理起步相对晚,很多研究正在开展[10]。多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教育可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1]。对于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良好的糖尿病健康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患者将来有效地自我管理,对血糖长期稳定达标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患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既往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仅仅是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了血糖的监测,未能认识到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对于血糖控制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护理路径在临床工作中的开展,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路径化、精细化,也为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满意度[12]。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率达到80.3%,高于对照组。同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出院时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3,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同时,实施临床路径,较基线时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也优于对照组患者。

因此,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更多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能积极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并且加强自我管理与血糖监测,从而让患者血糖长期达标获益,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Xu Y,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AMA,2013,310(9):948-59

[2].贺丽春,陶新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7,12(13):3389.

[3].薛雅卓.我国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B):41.

[4].孟艳玲,高杉.2 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医学信息,2013(2):267-268

论文作者:刘梦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综合管理中的效果探讨论文_刘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