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论文_王莹莹

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论文_王莹莹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70

摘要:当今经济迅速发展,人们不断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对精神需求也有更高的要求,而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景观建筑是其重要的体现之一,它通过优秀的景观建筑表现了当今时代人们高质量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与景观建筑完美结合,可以有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分析了园林规划中建造的前景的使用。

关键词:景观建筑;园林规划设计;亭台

园林规划设计是将微观规划设计同宏观把握进行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工程,为了提高园林的整体观赏性,景观建筑的应用是不容忽视的,将静态的景观建筑同动态的自然景观进行融合,给游客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感,在一动一静间,将园林规划设计整体的层次美与空间美完美地展现出来。

一、景观建筑的独特性及其规划设计特征

1.1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观赏小品,另一类是将观赏作用同实用性进行结合融为一体的景观建筑。观赏小品一般包括叠石盆景、喷泉、雕塑这一类的装饰物。通过作品本身所能展现的美感以激发人们在视觉感官上对于美的联想,将周围的环境凸显得更为和谐、美观。目前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人造景观中就数景观建筑小品,它集观赏及实用于一身,像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较为常见的亭、廊、架、椅这些,它们都是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建筑。当代的建筑小品不仅继承了之前对于园林规划设计的经验,还结合了现如今人们的生活需要以及现代审美意识,在传统的建筑模式上融入了现代的风格元素,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并且凭借着自身对于现代美感的认知将现代元素融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为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2园林景观建筑的规划设计特征

第一,在进行园林内部空间中的设置以及规划设计景观建筑的外貌时,必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这一第一要素,在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注意园林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天气气候,这些都是重点考虑的范围;第二,在园林的空间布局当中设置景观建筑时,不仅要注意景观建筑与周围环境是否存在一致性,能否让景观建筑同自然环境进行完美的融合,还要兼顾提升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艺术表现。如同水墨画题诗一样,景观建筑为了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得更好,就必须做到如诗画融合一般,才能起到增强景观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艺术感染力的作用,才能使游客触景生情,才能形成游客与园林情感上的共鸣。

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1严格遵循因地制宜

只有因地制宜地落实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当地的发展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相契合,在全面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出影响园林建设的多个因素,比如建筑风格以及民俗习惯等。为保证园林规划设计迎合城市发展的需求,避免产生特殊情况,需要结合现有的资源适当的改变,结合着自然的特征,落实创新化的发展,由此便能符合现有事物的发展规律,稳步提升相关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充分结合气候条件

在园林景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气候条件加以落实,通过明确气候状况,分析出植物所承受到的影响,选择能够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进行种植,由此实现两者的相互吻合,特别是南方以及北方地区不同的气候状况,还是应该选择合理的植物加以种植,由此完成基本的园林设计目标,收获更为卓越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成果。

2.3视本土植物为主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阶段,应该积极地落实经济预算管理措施,通过逐步的降低运算成本,选择符合本土适应性较强的植物,通过这样的选择方案,让植物的成活率稳步提升,同时也能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程度。园林景观中植物如果符合本土要求,则具有可靠的存活率,从而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打造出更为优质的园林建设成果。通过合理的选择本土植物,促使园林建设开发的成本得到有效节省,这可让园林建设的生态环保工作更可靠的运转。

2.4正视景观规划设计标准

景观规划设计应该符合一定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标准开展相应的工作。例如在居住区域,公共绿地应该依照实际的情况进行布局,设置合理化的中心绿地,将老年人和儿童群体看作关键点,根据他们实际的需要,有选择性地确定活动场地,可以设置带状或者是块状的公共绿地,使绿地面积达到30%以上。若是雨水花园以及透水铺装面积,都应该根据国家相关的评定标准严格执行。雨水花园的面积和水体面积之和需要占据到绿地面积的30%比重。

三、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应用

3.1多方面理解绿色建筑概念,丰富植物造景的生态性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在各行各业的生根发芽,有些人片面的认为绿色建筑的生态性仅仅是一种风口、泡沫,或者是为了它而使用某种先进技术,使得其中某一项指标符合绿色检测标准,而忽略了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多样性。从国外到国内,许多典型的绿色建筑都应用科学的设计措施,使得其能耗降到最低,而对于景观规划设计却要在节能的前提下主张运用植物相生相克、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强调植物群落功能和景观的统一性,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实现生物多样性,通过植物群落整体季相、小块面的节奏变化、色彩变化,产生引人入胜的景观效果,使整个植物系统在内部生态结构、物质和能量流尽达到平衡,最终整个环境空间绿色植物的相称下,人们会更加容易相信甚至认可其绿色设计程度,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其游赏价值,所以生态性景观规划不只是“设计仅技术”,更应该“规划重绿植”。

3.2对绿色建筑生态性技术的研究与选择

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技术主要以产生新的能源、降耗减排、能量的循环再利用为主要目标,其主要技术要素有能源、水资源、土壤、垃圾、空气、噪音这六类,当前,随着绿色建筑的浪潮席卷全球,生态性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其生态技术系统包括交通设施系统(包括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工业仓储系统、绿化系统、公共设施系统以及居住系统,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主要以“生态—技术—景观”为发展模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关注生态景观、环境特征的表现与技术应用,使之融于空间环境,营造景观文化意蕴与物质形象,这对于生态技术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有序选择和广泛采用无疑是添砖加瓦。

3.3绿色建筑的生态设计思想奠基地域性文化景观

绿色建筑的现实意义是引入“生态关键”的理念,积极利用低能耗帮助人类合理的进行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为人类创造舒适、经济的生态活动空间,而园林景观生态学专注于土地或景观,利用空间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特定的美学效果。我国疆域辽阔、民族文化多彩悠久,绿色建筑在全国各地都有经典的实践应用,与此相适应的地域文化景观在完整的格局内操作,并且在不需要完全了解外部细节的情况下理解整体或所有系统,这种整体和跨领域的研究应用方式克服了传统上郊区都市、南北气候、地域文化景观的差异性,为地域性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四、结束语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种人为规划设计出来的用于观赏用途的自然景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提升,人们在追寻生存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将目光由物质方面转变为精神方面。而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种观赏用途的人们放松休闲的游览场所,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更为优雅、令人赏心悦目的人为自然环境,园林建设则当属在整个园林规划设计当中的点睛之笔,它不仅在园林规划设计当中起到了丰富规划设计的作用,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勇.景观建筑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现代园艺,2018(08):92.

[2]钱晓丽.景观建筑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7(20):112.

[3]论佩思.谈园林规划设计中景观建筑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196.

论文作者:王莹莹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论文_王莹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