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区域投资环境的组合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合论文,新疆论文,投资环境论文,区域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78(2007)01-103-06
区域投资环境是指一个地区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对投资活动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综合系统[1],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前者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后者一般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条件。
由于新疆地域辽阔,而且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3]。所以,投资者面临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将资金投入到什么地方是一种风险抉择,为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投资者必然要对备选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和比较,因此区域投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金投向。也就是说,资金投入的空间取向,主要决定于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本文试图对新疆各地州市的投资环境进行基本的宏观评价,以期给出各地州市投资环境的基本定位,也为投资者选择区位提供参考。
以往对区域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时,大多采用一种评价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4]、因子分析法[5,6]、模糊综合评判法[7]、层次分析法[8]等,而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同一样本资料的评价结果总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因此,仅采用一种方法进行评价无疑会有一定的缺陷。本文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基于多种评价方法为基础的组合评价法对新疆区域投资环境进行系统综合评价,以尽可能减少单一方法评价产生的片面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可靠和符合实际。
1 新疆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尽可能少的原则和新疆现有的统计水平的基础上,从资源、经济、市场、科管文教(科技与管理、文教)、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六大环境构建包括19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组合评价方法介绍及选择
所谓组合评价,就是将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当组合,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从而尽可能地提高评价水平和精度。显然,组合评价比单一评价更科学,因为仅用一种方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其结果很难令人信服。对同一评价问题,不同的评价方法提供不同的有用信息,而且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固有的缺陷,把多种评价方法进行适当组合,有利于弥补这些缺陷,使评价结果更为精确。而且还可以进行相互印证,检验不同方法的可靠性,使人更加信服。近年来,组合评价已成为评价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所采用的构成组合评价的三种基本方法是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确定权重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于这三种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可参阅文献[8-10]。这里想谈一谈选择这三种方法的理由。
近些年,一些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被学者们广泛应用,主要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均方差法”等。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很关键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许多种,大体上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主观赋权法主要是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如Delphi法、环比赋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这类方法研究较早,相对成熟,但客观性较差,难以避免主观因素影响,而且工作量较大。客观赋权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法、最大离差法和熵值赋权法等,客观性较强,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而且工作量小,但无法考虑指标本身的相对重要程度。
在客观赋权法中,主成分分析法和均方差法因其概念清楚、涵义明确、计算简便,依据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赋权,客观性较强,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主成分分析方法与其它综合评价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9],一是消除了原始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二是降维简化了原始指标体系,且能尽可能地多反映原始指标的统计特性和信息量。三是在将原始指标变换为主成分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到包含信息量的主成分权重,这比人为确定权重工作量小,而且权重是伴随数学变换生成的,不能人为调整,属于客观赋权,这也有助于客观地反映指标之间的现实关系。四是采用信息量权数,可以最大限度地区分样本,提高综合评价的效度。五是比较模式化,便于计算机操作。因此,进行一般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用主成分分析就可以了,而且有学者提出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要优于其它方法的观点[11]。
均方差方法的优点是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依据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赋权,客观性较强。
在主观赋权法中,国内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的较多。层次分析法数学原理严谨,且简便易行,并将复杂问题的各个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较客观地判断给予每一层次各评价因素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可以为解决评价中分配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不能消除指标间的相关作用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而且指标权重属于估价权重,能否充分反映客观实际,需要很好把握。
由于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把三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结果用再加权综合,形成组合评价。这三种方法既有客观赋权法,又有主观赋权法,用这三种方法构成组合评价,可以弥补两类方法的缺陷,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各方法得分权重,课题组在多次讨论、并考虑各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精确性以及以多种权重组合进行计算比较、同时请教有关专家的基础上,决定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法的权重分别为0.35、0.35和0.3。
1.3 系统协调发展程度的判定标准和判定方法
系统协调发展是指影响投资环境的资源、经济、市场、科管文教、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环境六个子系统的同步发展,单一方面的发展不能称之为协调,例如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这六个子系统的值越接近,表明这六个方面的发展越协调,否则六个子系统的发展就不协调。协调度A=1-S/Y(Y为某一样本的各个子系统得分的平均值,S为其标准差)。A越大,则各个子系统之间配合得越好,反之则各个子系统缺乏协调性。为此,把协调度也划分为三个级别:非协调发展、亚协调发展、强协调发展。具体判据:A小于0.6时,为非协调发展;A等于或大于0.6而小于0.8时,为亚协调发展;A等于或大于0.8而小于1时,为协调发展。根据计算的A值与上述标准对比后即可得出协调发展的程度。
2 新疆区域投资环境组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新疆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样本包括15个地、州、市区域,有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州、伊犁州直属市县(简称伊犁州直)、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州(简称博州)、巴音格愣州(简称巴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州(简称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12个地州以及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地州市是介于县与自治区之间的行政区域,也是自治区宏观经济调控中重要的地域单元。
2.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因主成分分析方法要求区域样本数要大于指标个数,故可对各个子系统先进行主成分分析(由于篇幅所限,具体过程略)①,后把各个子系统的评价值看成变量再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选取主成分的原则(累积贡献率≥85%),选取前3个主成分,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2.2%。其中,第一主成分所解释的信息占总信息的61.4%,第二主成分占23.0%,第三主成分占7.8%。从输出的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上经济环境子系统、科管文教环境子系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子系统的载荷较大;第二主成分上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载荷较大;第三主成分上市场环境子系统的荷载较大。综合主成分权重与载荷来看,2002年影响新疆各地区投资环境的子系统主要是经济环境子系统、科管文教环境子系统和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子系统。
2.2 基于层次分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先请专家分别对各子系统三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然后对一级指标即各子系统相对于区域投资环境总系统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然后据此分别构造三级指标层的6个判断矩阵和一级指标层的1个判断矩阵,计算各三级指标的权重和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并对权重可靠性进行检验(由于篇幅所限,具体过程略),即看CR[,j](为判断矩阵的——致性比)是否小于0.1。当CR[,j]<0.10时,检验通过。如果检验不能通过,则需要专家再重新打分。三级指标权重与一级指标权重的乘积即为各指标最后的权重,然后根据模型,可计算出新疆各地州市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值及排名(表3)。
2.3 基于均方差确定权重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基于均方差确定权重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新疆各地州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值(表4)。
2.4 组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由于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把三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结果用一定的方法再次综合,形成组合评价。加权组合后的评价结果及排名(表5)。从新疆地区投资环境组合评价值来看,最大的是乌鲁木齐市为93.6,其次是克拉玛依市为76.7,排在第三位的是石河子市为62.7,投资环境相对优越;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有巴州、昌吉州;投资环境一般的有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投资环境较差的有塔城地区、伊犁州直、阿克苏地区和南疆三地州。北疆的投资环境总体上要优于东疆和南疆。
从表5还可以看出,新疆各地区的投资环境的差异性非常大。组合评价值最高的乌鲁木齐市是最低的和田地区的5.6倍。组合评价值在60以上的地区仅有3个,占全部省区的20%,而在40以下的有6个,占全部省区的40%。同时,新疆各地区组合评价值的均值为45.9,低于此值的地区有9个,占地区总数的60%。评价值标准差S为19.7,变异系数V为0.429,S和V都是反映离散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则表明越不平衡。可以看出新疆地区投资环境的差异性较大。此外,投资环境的三大区域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北疆地区的投资环境的组合评价值均值为55.3,东疆地区均值为42.4,南疆地区均值为32.4,呈梯度下降趋势。
可以看出,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以人均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则新疆区域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23。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投资环境评价值北强-南弱阶梯分布特征与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北强-南弱梯度格局基本相吻合。实际上,区域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好的投资环境能吸引大量的外来投资,而投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投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有产生供给和创造需求的双重作用。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又能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协调度公式可计算出全国各省区的系统协调系数(表6)。从投资环境各子系统的协调程度来看,协调度最大的是巴州为0.642,其次是博州为0.619,处于亚协调发展状态,协调度最小的是克州为0.155,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全疆13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都处于不协调的状态。这说明总体上全疆各地区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是不协调的。同时还需注意到有些协调度相近的地区,投资环境状况有较大的差别,如克拉玛依市和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与阿克苏地区。因此,协调度高的并不代表投资环境状况就好,协调度低的也不代表投资环境状况就差。因为协调度反映的是各子系统的发展是否平衡,如果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都比较低,但协调度会比较高,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的是高水平的协调。
3 结论
(1)新疆区域投资环境空间差异性明显,既表现在15个地州市之间,也表现在北疆、东疆和南疆三大区域之间。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新疆各地州市投资环境评价值北强-南弱阶梯分布特征与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北强-南弱梯度格局基本相吻合。实际上,区域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好的投资环境能吸引大量的外来投资,而投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投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有产生供给和创造需求的双重作用。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又能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2)投资环境状况与子系统协调状态基本不具有相关性,全疆13个地州市的投资环境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都处于不协调状态。这说明总体上全疆各地区投资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是不协调的。
(3)本文采用组合评价方法对新疆各地州市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符合新疆实际情况,对各地州市认识并改善投资环境有一定借鉴意义。但这只是一种总体性和静态的评价,结论是框架性的,服务对象为投资客体。由此得出的结果只是对衡量这些地州市目前的一般性投资环境有意义,对于其投资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应通过深入分析其多年的历史资料并进行趋势预测来评价。对于投资主体而言,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更具指导意义。
(4)本文提出的投资环境组合评价方法克服了以往投资环境评价中仅采用单一方法所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尽管还是一种尝试,但投资环境评价结果是比较精确的。当然本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领域的评价问题。三种方法构成组合评价的权重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不同学者考虑的角度不同,权重的确定会有差异,致使评价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都要比采用一种方法更让人信服。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多指标评价方法来构成组合评价,这依赖于不同学者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注释:
①在实际计算中,由于基础设施环境指标子系统和社会服务环境指标子系统指标数较少,将它们合并为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