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40例的整体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毛娟 殷丽 朱常英

毛娟1 殷丽2 朱常英3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3

【摘 要】目的:探讨整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阻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60%,观察组为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分析,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整理护理;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03-01

血液透析是当前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通过血液透析设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从而完成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与多余水分,起到净化血液、维持酸碱平衡与电解质平衡的作用[1]。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疗法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2]。本文正是为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6.5±1.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5.4±1.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均进行4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疗,每次治疗4-5个小时,每周治疗3-4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各项身体检查、透析护理和对症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基本情况,询问患者治疗前的血压状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护理。第二,在治疗期间,定期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认知度,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获得患者的配合与信任,积极接受治疗。第三,采取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例如通过影像资料、图片文字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讲解,还可以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在健康教育期间,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治疗方案讲解与疾病讲解,获得患者家属的配合,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第四,患者在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学会自测血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患者可以及时了解自身血压变化,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及时交流[3]。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多使用富含钾、磷与蛋白质的食物,指导患者进行正确饮食。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与内瘘阻塞的发生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选项,总体满意度为前两项比例之和[4]。

1.4 统计学分析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所得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数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血压达标人数为6例,对照组血压达标人数为18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共有4例发生内瘘阻塞,观察组共有1例出现内瘘阻塞,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60%,观察组为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由表1所示。

3 讨论

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健康教育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对血液透析的认识,帮助患者养成自我护理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此外,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大多数存在血压较高、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在整体护理的过程中,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针对性的进行饮食护理与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阻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60%,观察组为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分析,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符霞,叶锡兰,陈新红,邱碧辉,温建霞,梁馨苓.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管理的促进作用[J].护理研究.2012(34)

[2]曹建侠.整体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1)

[3]沈伟玲,施锦治,曾丽群,陈桂英,陈亚愉.血液透析抢救肾衰继发急性肺水肿67例报告[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1)

[4]李梅,安可,于琛.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认知程度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0(02)

[5]杨启,肖秋景,王兴纯.透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贫血的关系[J].基层医学论坛.2016(08)

论文作者:毛娟 殷丽 朱常英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血液透析患者40例的整体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毛娟 殷丽 朱常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