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五(下)——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论文,体育运动论文,基本理论论文,之五论文,中国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群众体育是指广泛开展的、日常的和大众参与的体育活动。关于群众体育,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群众体育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制约。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和社会为了发展竞技体育可以集中一定的人力、才力和物力保证其需要,但这个国家和社会却很难做到在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没有完全满足的条件下,把更多的钱投入到群众体育之中。人民群众个人体育消费也是如此。因为,体育是非生活必要消费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收入水平差距较大,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因此,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是当代中国体育工作必须认知和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
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世界各国广泛的兴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引起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兴起和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环境都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的社会生活环境与条件所致。人们为了适应和改变这些新变化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体育运动和多种多样的锻炼身体以及娱乐方法也以它特有的作用和魅力,吸引人们参加。因此,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很自然地成为人们一种普遍选择和接受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从客观上说,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推动了群众体育不断普及与发展。
(一)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群众体育是体育工作中的三大主体性业务之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一条基本准则。群众体育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和广泛的概念,可以把除了高水平的专业性很强的竞技体育以外的所有体育活动都划归于群众体育之中。但是,必须明确,群众体育主要是指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运动。群众体育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各类高水平专业竞技运动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实,在群众体育之中,各类和多种多层次的并普遍开展的体育竞赛和竞技也是群众体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没有竞赛,就没有体育”这一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与显著特点在开展群众体育中也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体育竞赛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一种体育所特有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体育运动吸引人们积极参加的魅力所在。
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对群众体育的类型进行划分,可以把群众体育分为多种不同特点和类型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比如:
——以参加体育活动的不同目的为标准,可以把群众体育划分为: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康复锻炼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辅助医疗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身体机能和素质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交际和交流感情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追求新、奇、险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参加体育竞赛,夺取锦标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和以增强体质和娱乐等为目的的综合性体育活动等类型。
——以开展体育活动单位的性质为标准,可以把群众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军队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机关体育、工矿体育、社区体育等类型。也可以分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两大类。社会体育是指在学校以外开展的所有群众性体育活动。
——以参加体育活动人的年龄为标准,可以把群众体育划分为:中老年人体育、青少年体育、婴幼儿体育等类型。
——以进行体育活动的地域为标准,可以把群众体育划分为:城市体育、小城镇体育、农村体育等类型。
——以进行体育活动的体育项目为标准,可以把群众体育划分为:现代体育项目的群众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群众体育活动等。
——以在不同季节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为标准,可以把群众体育划分为:冬季群众性体育活动,春季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夏季群众性体育活动等。
以上这些对群众体育活动的目的、形式与类型进行划分或分类的目的是便于掌握群众体育的规律与特点,有利于开展群众体育工作和指导群众性体育运动实践。只要遵循对事物分类的“标准同一”的逻辑学原理,还可以把群众体育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和“亚类”。
从以上对群众体育的分类和划分就可以感受到群众体育内容的丰富多彩,它是体育工作一个无限广阔的工作舞台。它还是人类现代社会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是社会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人类应该很好的保护它,利用它,发展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
从当前群众体育的发展实际情况来分析,当代群众体育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大众化。主要是指群众体育在当代人类社会中的普及程度和自愿参加体育运动人的数量不断增多,并在社会总人口中达到相当的比例。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群众体育在人类社会中空前繁荣,普及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各种不同的目的经常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有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有的是为了休闲娱乐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有的是为了医疗与康复;还有的是为了追求“新、奇、险”的身体和心理感受而参加体育活动,如:跳伞、攀岩、探险、蹦极等体育活动;还有的人是为了健美和减肥等等。二是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以及社会其他单位经常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西方国家和社区经常举办的各类运动会,如日本的“体育节”,印度的“乡村奥运会”,我国各级各层次的民族传统运动会,农民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等。这些体育活动广泛地吸引着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参与其中,自觉地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性情和交流情感。三是各个单位、社区以及村民组织在不同节假日举办的各种各样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体育活动,如家庭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和农村在农闲和节日中组织的舞龙、舞狮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等等。
群众体育大众化的主要标志是体育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生活方式之一。从当代群众体育在社会中开展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已经表现出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体育活动在全社会普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科学化。主要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出现了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更科学、更理性。主要表现为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广泛运用,用科学手段指导和监测人们进行体育运动的全过程。
在当代群众体育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指导自己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人们根据自己的年龄大小和身体健康状况安排体育活动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使群众体育活动的科学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例如:我国著名健康专家洪昭光教授所提出的在运动过程中用心率的次数来控制整个身体锻炼过程的方法,被很多人接受并用于自己体育锻炼的实践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了20多年的“运动处方”的身体锻炼方法在我国也开始流行。运动处方就是根据不同的身体条件和体育运动基础,在医生和体育专家指导下进行的一种科学体育锻炼和康复体育的形式。它具有保证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安全、有效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国民体质进行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监测,也是群众体育科学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专门指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家教”公司,说明群众体育的科学化已成发展趋势。
遵循人的运动生理规律,并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人进行和安排体育运动,选择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锻炼方式,并对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运动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等指标进行自我控制和监督,使人们的日常体育活动达到最佳的身体锻炼效果是当代群众体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3.产业化。主要是指在当代群众体育中出现用产业化的方式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趋势。用“产业化”的方法和手段来发展群众体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有利于使群众体育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和转换群众体育工作机制,它在我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但必须要指出的是,群众体育产业化是建筑在个人体育消费基础之上的。因而,它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与社会进步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
有专家预测,在所有可以进入体育市场进行经营的体育产业项目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身和娱乐服务的体育本体产业将会发展成为体育产业中最大的产业,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产业项目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体育活动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的历史必然。花钱买健康和娱乐,健康投资的消费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所接受,并逐渐成为现实行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某种事物有效需求的形成是某一种“产业”产生的必要条件。需求是推动事物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健身以及娱乐的需求越大,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产业化规模也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也就会越高。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经营性体育场馆、健身、健美和各种体育项目的娱乐性俱乐部,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各类培训班,保龄球、网球、台球、羽毛球、滑冰、滑雪等经营性的群众体育项目在体育市场中层出不穷和发展,就是体育健身和体育娱乐有效需求的直接反映。群众体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不仅繁荣了我国的体育事业特别是群众性体育活动,还为社会增加了就业机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为群众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市场,将是我国体育市场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对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群众体育产业化也是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几个要点
当代人类社会中的群众体育除了表现出大众化、科学化和产业化发展趋势以外。在群众体育工作中,还应该从群众体育所固有的特点出发,开展群众体育。主要应该抓住群众体育活动和群众体育工作中以下的一些规律与特点:
1.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从实际出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群众体育工作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包括从个人、地区和进行体育运动的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实际出发。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应该注重参加体育运动的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强调在体育活动中因人而异进行和选择体育运动项目与体育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时间等,并根据个体的身体等其他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使体育活动与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人的具体情况相适应。每一个人的年龄、身体素质、身体状况和体育运动的特长以及爱好都不尽相同,必须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体育项目,选择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时间,确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等。特别是中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一定要从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个最根本的实际出发,才可能通过体育活动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是一条必须遵循的规律。
二是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开展群众体育。对于群众体育工作来说,也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56个民族,东西南北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各地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习惯不同,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以及开展体育运动条件的差别等,所以,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不同,必须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
2.贵在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运动,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体育锻炼者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因为,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的良好作用是一个长期不断影响的过程,只有持之以衡,才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长期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体育活动是实现参加体育运动目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也是体育运动参加者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之一。
使体育活动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一种自觉的行为才能展示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的特殊功效。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可能一劳永逸,世界上也从来没有这样的体育运动方法。只有经常不断地坚持长期的体育运动,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才能达到参加体育运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体会到参加体育运动的特殊乐趣和特殊的身体感受,才能真正感悟到和体会到体育运动对人、对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一个人要做到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克服很多主客观方面的困难,正是因为有一定的困难,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3.以体育话动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群众体育运动基础不是很好的国家,经常开展和组织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对推动群众体育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和开展,有其特殊的意义。如果没有经常性的群众体育活动,就不可能动员更多的社会成员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
组织和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法。体育行政部门、社会有关部门和体育团体经常举办各类体育活动也是推动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基本方法。
要经常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以及社会其他有关部门要经常组织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体育运动爱好的人参加的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体育表演和体育辅导班等活动。同时,经常表彰体育活动开展得好的基层单位和个人,以此种形式在群众中宣传体育运动,普及体育运动知识,吸引广大群众参加,进而推动本地区、本单位、本社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实践证明,经常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有利于体育在人民群众之中普及,有利于吸引人们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人们交流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
4.要有一定的体育设施器材保证。物质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对任何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同样也是如此。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有关体育部门和各类社会体育团体以及有条件的个人,应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条件建设一批有利于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体育场地、设施,购买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体育运动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从事体育运动的基础条件。这也是有效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一条规律与特点。
国家和社会应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物质能力的不断增强,为群众进行体育活动修建一些便民利民亲民的体育基础设施,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必须和必要的基础物质条件。调查表明,在居民小区中安装了全民健身路径和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以后,参加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数比安装前明显增多。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群众体育活动中,修建一定数量的基础体育设施是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措施。
5.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群众体育具有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基本特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体育组织也应该与群众体育的特点和实际相符合,形成广泛的多种多样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
在我国的群众体育工作实践中,充分证明了一条基本规律,即哪个地方的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得好,哪里的群众体育活动就会蓬勃开展。反之亦然。因此,在开展群众体育中,要特别注重各级各类群众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央提出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和建立全民健身体系的明确要求,而没有健全的体育组织网络是不可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建立健全广泛的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并使之真正的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当前和以后很长一个阶段我国群众体育工作中一项主要任务和艰巨的工作。
6.根据不同需要,积极培育群众体育市场。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市场和人民群众的需要配置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就必须有效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来开拓和培育体育市场。市场以需要为基础,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体育的需求是不同的。如美国人喜欢篮球、橄榄球和职业拳击比赛,就是不喜欢风靡欧洲大陆的足球。加拿大,北欧国家的人们喜欢冰球和滑冰滑雪等体育项目。我国各地不同民族和地区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喜欢程度也不一样,而且不同的民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在利用市场发展群众体育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发挥市场的神奇功能和作用,来推动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像群众性体育活动这类具有非必要消费性质的社会现象,它是建立在一定社会条件之上的较高层次的消费。因此,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发展群众体育,必须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目前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有很多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用体育市场的手段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发展我国的群众体育指出了一条既充满了美好前景,又不太熟悉的发展道路。但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和现实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条康庄大道。在群众体育工作中,我们应该下大力气研究和探索在我国现实社会条件下,群众体育与市场的结合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力量发展我国的群众体育。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开展群众体育,根据不同地区群众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以及不同的需要发展和开拓不同的群众体育市场。这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总的来说,在当代群众体育中,要表现出发展体育运动“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理念,要体现国家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要从个人年龄、身体状况和其他条件的实际出发科学地进行群众性体育活动,就必须经常组织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兴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各种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群众的不同需要培育群众体育市场。这是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发展群众体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研究、探索和把握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是体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做好体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对体育运动的规律、特点了解不深的人,知之不多的人,能在体育工作中能干出成绩来?干群众性体育工作如此,搞竞技体育工作也是如此。从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与变化的历史过程来看,体育运动的规律与特点和基本发展趋势具有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它要求我们在研究、探索和把握体育运动的基本发展趋势和规律与特点时,要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的宏观层次出发。但是,发展体育运动中那些基本的、固有的和内在的,反映体育运动本身的规律与特点的一些东西是相对稳定的。在理论上应该努力掌握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它们,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