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和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化建设论文,机遇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计署党组决定建设审计信息化系统工程,并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系统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这是顺应形势,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决策。
历史的机遇
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对我国信息产业产生深刻影响。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各国通信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产品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更趋激烈,跨国公司的影响更加突出,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兼并、重组浪潮愈演愈烈,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面对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进步,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重组整合、后发优势,实现新的跳跃式发展的阶段。一是我国的信息产业将象当年发展程控交换、光纤传输、数字移动通信和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那样,抓住世界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更多、更快地接触和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地使用国外资金,积极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二是加快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完成通信业政企分开、邮电分营和电信重组,加快我国信息产业转换经营机制,提升产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地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电信、广电、铁路等传输网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IT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出现了以联想和神州数码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我国民族IT产业和电子商务业的崛起。
应对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巨大挑战,我国信息产业部门确定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作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任务。国家信息产业部已确定未来15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四大重点:即,加快建设新一代通信信息网络,构筑面向21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建立能够支撑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技术、生产体系;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提高信息开发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形成信息产业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前,信息产业部负责人表示,“十五”期间,将集中力量发展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社区上网和家庭上网;加强协作,推动经济运行与宏观管理部门信息应用系统的发展,建设一批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化重大工程。
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信息化网络正在迅速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深刻分析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局势,把发展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作为我国21世纪科技兴国的重点。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网络建设逐步开展有的日趋成熟,已经在国家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经济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一系列资源市场将逐步放开,国外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管理等资源的融入,必将给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三、我国经济活动管理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化程度正在普及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网上结算的产生,会计信息化逐步从单机走向网络,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突破了空间局限,实现了对异地机构会计业务的即时远程处理与监控。作为国有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等我国的基本经济活动单位,以及计委、财政等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其经济活动、核算、管理的信息化步伐相当迅速,除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已基本达到普及的程度。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520家重点国有企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已普遍实现管理信息化、数据电子化。一些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程度更高,有的已实现行业性网络管理和电子传输,如海关建立的“电子底账+联网核查”管理模式的“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实现了对通关业务的实时监控、网上联查。
我们的对策
面对如此的历史机遇,我们的对策只有一条,那就是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兼收并蓄,发展自我,力争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现代化审计之路。
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积极探索,虽然有所作为,但总的看,计算机审计手段的应用还比较零散,还没有建成信息化、网络化的系统;审计业务规范和计算机审计技术标准还没有形成体系,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推行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审计人员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能技巧等方面,还相当欠缺;适应计算机审计事业发展的人才竞争机制、管理运作机制等还没有建立健全。
当前,应采取如下策略:
一、革新思想观念,增强紧迫感、危机感。
审计手段革新,首先要思想观念革新。审计署领导多次强调,面对审计对象信息化的发展变化,如果我们不掌握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审计工作将无从下手,审计人员将失去审计资格。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向全国审计人员发出的忠告。各级审计机关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形势教育,组织审计人员结合审计项目调查了解审计对象的技术手段变化,实现思想观念的变更。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审计工作形势的危机感、审计手段革新的紧迫感,排除畏难情绪和患得患失思想,脚踏实地地组织带领审计队伍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
二、开发先进、实用的审计信息化系统。
系统建设,一要突出先进性,具有技术进步的前瞻性。依托国家公共通信网络平台,采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先进手段,采取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配置先进实用的计算机设备和功能强、可兼容的系统软件。二要突出实用性,具有审计特色。国家财政资金数量大、覆盖面广,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命脉,财政审计是永恒的主题。要根据当前财政预算细化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纵向跟踪,对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广域分布的横向联网核查的财政审计计算机系统,要根据政府部门专用网络互联、数据共享的发展趋势,重点建设审计信息数据中心。实现审计系统内部网上互访、数据交换的需要,以满足国家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的信息化发展要求。
三、制定并推行审计业务规范和计算机审计技术标准。
首先,要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尽快完善各专业《审计准则》和《审计操作指南》的制定工作,并下大力气推行。审计业务规范及其执行是实施计算机审计的前提,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计算机审计就是纸上谈兵、一筹莫展。当然,计算机审计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过程,也要对传统的手工审计规则进行补充和完善,两者相得益彰。
同时,要遵循计算机审计的国际规则和国家标准,制定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各种规范化、标准化文件,包括计算机审计的法律准入规定,计算机审计准则,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标准,应用程序界面的标准语言、图标和模块接口,各类审计数据库或输出数据的标准格式与定义等。
四、培训建设一支我国计算机审计的骨干、专家和IT审计师队伍。
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培训,是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广应用的关键。我们要有计划、分层次,在全员知识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骨干、专家。要制定计算机审计骨干、专家培训的计划、内容、考核标准;要采取国外、国内培训学习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相结合,知识培训和审计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培养和使用立志献身计算机审计事业的骨干;还要参照国际水准结合我国实际,开展我国IT审计师队伍的建设。
标签:审计计划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通信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