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99年高考哲学常识反思的几点看法_邓小平理论论文

对1999年高考哲学常识反思的几点看法_邓小平理论论文

对99年高考哲学常识复习的几点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哲学论文,看法论文,常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坚持两个统一,把握《哲学常识》知识结构体系

《哲学常识》(93年版教材,下同)以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即人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为主线展开的,强调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学说。《哲学常识》的每一课内容,先分析客观世界是怎样的;然后分析人的自身又是怎样的,人应该怎样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规定自己认识和改造的活动。这样就把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客观世界是怎样与人们应该怎么做统一起来。

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媒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人们的实践过程。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复习中,必须以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作为逻辑起点,以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为主线,建构《哲学常识》知识网络体系。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哲学常识》的知识网络体系,并从这个网络体系中准确理解和掌握书中的每个基本观点及这些基本观点的内在联系,才能够综合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正确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第一、二课主要从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的角度,揭示世界的本质,从总的角度说明人应该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通常称为辩证唯物论。

第一课主要讲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其存在与发展都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第一性的东西;意识(各种认识、理论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理想等)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是主观的,相对于物质世界来讲,是第二性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做到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哲学常识》的2-9课,从不同的侧面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课讲客观事物是有规律地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的主观具有能动性,人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因此,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做到实事求是。

第三、四课主要是在揭示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和规律,说明人应该怎要根据事物的状态和规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提出了方法论的要求。这一部分内容通常称为唯物辩证法。

第三课主要讲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事物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复杂事物的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的双方有主次之分。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坚持矛盾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第四课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状态、途径;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坚持内因和外因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六、七、八课主要揭示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的状态和规律,揭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个人应该怎样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客观世界),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主观(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与客观(社会存在、发展的状态、规律)相符合。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和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的统一。

第五、九课主要从人的认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揭示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说明人应该怎样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方面,客观事物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主观认识,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和实践发展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认识只有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即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这部分内容通常称为认识论,是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认识论。

总之,《哲学常识》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阐述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第一至四课主要从自然界的角度,第六、七、八课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第五、九两课主要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分析了整个世界的本质以及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和规律,揭示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坚持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坚持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运用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重点热点时事

(一)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恢复、确立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正确理解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客观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际。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4)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事求是的基本途径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各个组成部分的精神,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及其理论依据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的根本任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关系的原理。[见Nol(2)、(3),此处略]

(2)客观事物是永恒地变化发展的,人们的社会实践也是变化发展的,只有解放思想,破除过时的旧观念,才能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和蛮干,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关系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判断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必须将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能够将实践的结果与主观认识加以对照,从而判断一种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认识本身、客观事物本身都不具有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特点,不能作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2)实践的标准是具体的。生产活动是人们的基本实践活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到底是生产实践的标准。通过人们的生产实践,将党的方针政策、工作方法与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等生产实践的结果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作为检验改革开放政策、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因此,“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践标准。

(二)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1.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

江泽民在《坚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一文中把为什么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高度概括为“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

(1)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并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问题。

(3)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我国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眼于理论的运用。正确意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物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殊性,从实际出发必须做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反对教条主义。

(3)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变化发展的,因而必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反对用静止的观点、僵化的观点对待邓小平理论。

(4)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5)坚持实践和学习间接经验相结合,坚持在实践中自主创新与借鉴外国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

(三)全面正确认识98年特大洪灾和抗洪救灾斗争

运用哲学常识分析98年特大洪灾的发生和抗洪救灾,应该着重抓住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洪灾的发生和抗洪斗争过程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1)从特大洪灾发生的原因来看,既是天灾,也有人为因素。

天灾不由人,是说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人们不可抗拒的,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我国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这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是导致洪灾的客观原因。

我国人口迅速膨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砍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大量流失;围湖造田,蓄水能力减弱。这些都是98年特大洪灾的人为因素,也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遭到的惩罚。

分析这一问题,主要用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也可以用联系的观点。

(2)从抗洪过程来看,抗灾不由天。

抗灾不由天。抗灾救灾,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在抗洪斗争中主要表现在“抗洪精神”与“抗洪能力”两个方面。

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这是对伟大的抗洪精神的高度概括。正是靠这种精神,广大军民取得了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

②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能力。如及时准确预报天气变化指导抗洪;利用水库等设施调节长江水位;探险查险,在抗洪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险情,创造了不同的抢险排险方法。

抗洪斗争的胜利是人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结果。

上述材料也体现了正确的意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一切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从灾后重建来看主观能动性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灾后重建的主要内容是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两个方面。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封山造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的指导原则。

在加强水利建设方面,江总书记要求,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

这些原则,是对我国防洪抗灾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对灾后重建和今后的抗灾斗争起指导作用。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正确的意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这些都说明了人们能够认识和把握规律,并利用对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实践,创造必须的条件,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抗洪救灾体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

分析抗洪救灾活动中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运用人生价值和集体主义的知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放在第一位,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包括他人、集体、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

复习中要抓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熟练掌握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其关系,熟练掌握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突出地、综合性地分析抗洪救灾中的“奉献精神”。

(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于99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这个规划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98年抗洪救灾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1.为什么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国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某些地区贫困的主要根源。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着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观点看,事物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当前发展经济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既要有利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又要保证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保护和建设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2.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上述指导思想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1)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2)坚持发展的观点,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3)“一个结合,两个关系,三个协调统一”,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五)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1.高度重视速度的重要性

从量变质变的关系来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实现人民生活的富裕,跻身于世界现代强国之林,这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必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明显的高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

从主次矛盾的关系来看。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是解决其他一切矛盾的关键。

2.辩证地看98年7.8%的经济增长速度

(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对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9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是近几年来的最低速度。但同世界经济、特别是周边国家经济衰退相比较,7.8%仍然是一个高速度,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2)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7.8%的速度。

9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9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趋缓,重新启动经济高速增长要有一个过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使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加上特大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困难。

3.及时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

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增长、高通胀的情况,中央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使国民经济发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

为了遏制近5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势头,中央及时作出了增加投入、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重大决策,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使我国9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哲学上分析,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1)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中央的政策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是这些政策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中央在93年和98年实行的经济政策,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因而能够指导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成功。

(3)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央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93年和98年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投资与需求过热和投资与需求不旺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实施了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而取得了成功。

标签:;  ;  ;  

对1999年高考哲学常识反思的几点看法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