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论文_罗宾

昭通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显著发现,各级政府部门都加强了对多种土地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土地开发。但在实际开发整理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和群众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内容,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农村土地是当前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命脉,因此保证农村耕地面积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农村土地周围环境保护是一项必要的工作。为此本文就将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展开详细研究,希望通过相关建议的提出,为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有着广袤和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城市发展相比,农村地区的利用价值也不容忽视。在对农村土地进行开发和整理环节中,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浪费或破坏,不仅会对当地生态平衡性造成负面影响,还将限制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更有效的实现农村土地开发和应用,国家相关相关部门在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开发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只有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才能确保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农业工作者提供科学指导作用,优化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论述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开展是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佳选择,是当前土地资源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就是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针对开发整理前对土地资源应用现状进行工作方案界定。其中,土地资源开发指的就是未利用地开发,也就是在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的前提下,避免出现水土流失或土地沙漠化问题[1]。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改造、整理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实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可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并反复开展的过程。当前农村地区的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的标准形式如下图:

图一 农村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流程

二、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产生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一)土地开发整理对农村耕地面积的影响

耕地面积的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始终是我国农村地区土地开发中的重点环节,开展的主要意义就是对农村传统耕作方式和耕地设施条件进行完善,实现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实现耕地面积的增加。但通过实际研究发现,目前耕地受到破坏的情况十分突出。比如在当前“兴业农村”号召下,很多农民都加强了新房修建,一些居民除了自家分配的土地之外,还在私下挪用了国家未分配的土地,并将其占为己有,开展相应的建筑工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耕地面积[2]。此外,国家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整理缺乏完善性,对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缺乏明确、严格的制度,因此随意丢弃的垃圾也会造成对耕地环境的污染,不利于耕地质量的提升。

(二)农村土地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

农村地区在开发整理环节中会对公路的修整和土地的修整都会对土地原有的地势地貌产生影响。无形中必然会造成对河流、水田、地下水结构的破坏。比如,在对农村地区进行公路修建过程中,为了有效减少弯道和耕地阻碍,公路的建设会更倾向直道建设,这就会对原本水路形势产生影响,转变原本的水文流域。此外,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整理过程中,过分注重耕地面积的增加,没有对化肥、农药等在农作物方面的增加进行关注。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破坏了耕地质量,对周围河流也产生了严重污染。同时,新农村建设脚步的提升,使得建筑物中材料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在没有得到妥善应用的前提下,必然会对河流水质造成严重影响[3]。

(三)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对山体植被的影响

在对土地进行开发和整理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目标就是对没开垦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从而对耕地面积占有率进行提升。在这项工作中,对山体的开发和整理,很容易对山体植被造成影响,甚至降低和减少森林面积,大部分在开发后的山体植被区都会迅速被一种农作物所取代。此外,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开发后的善后措施并不完善,造成山体滑坡或是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一旦出现恶劣天气,容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这将会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四)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景观布局的影响

在对农村进行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一些工程化设施设备、道路的化曲为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未开发土地资源的占用,这不仅会对生物栖息的环境产生影响,严重的还可能造成一个地方的物种灭绝。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很多农民和政府更注重怎样实现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作物生产量的提升,但是长期在眼前利益影响下,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却不断降低,森林植被的开发和破坏,使得原本平衡的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生物多样性也逐渐降低[4]。并且,土地的开发整理用人工美化的方式强势改变了原本生态环境的自然美,但是并没有认识到自然景观是自然环境的珍贵财富,如果遭到破坏,很可能无法恢复到之前的样貌,这对于自然景观的破坏将是永久的、不可恢复的。

三、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

(一)关注农田防护和土壤改良

耕地质量往往会对农业发展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农田上进行农作物耕种过程中,就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耕地品种进行合理选择,比如半期的玉米或是大豆等,通过定期的耕地施肥,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灾害问题的出现进行控制和降低,有助于耕地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对先进物理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能保证熟土在上,生土在下,科学的土壤改良方案,可以实现对耕地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保持水资源平衡性

在对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中特别是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过程中,不能只对开发区水资源需求进行分析,而是需要对水资源整体平衡性进行分析,在区域尺度或是流域尺度上对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在过境水的引用过程中,对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进行关注。对于管理区域中的水资源要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对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的合理安排,构建人工工程对水资源的再利用方案,从而更好的提升和保障水资源平衡性[5]。

(三)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进行强化

国家倡导以人为本原则,正确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相关组织和单位在此种背景下,就更需要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对评价标准进行明确。评价的内容复杂性较强,包括农田污染情况、地下水和地面水体质量、生物多样性和水土流失情况等等,体系构成相对比较复杂[6]。在此过程中就应该制定合理的反馈规程,在反馈结果中对项目自身可行性进行评价,并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针对反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项目环境的评价采用一票否决制度。

(四)对群众生态环保意识进行提升

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提升群众环保意识,正确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更好的避免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助于耕地质量的提升,优化当前生态环境[7]。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段,对不同地区的地形条件和耕地类型进行方案调整,从而借助生物或是物理手段实现对土壤质量的稳定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水平迅猛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开发,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很为迅速,国家对农村土地开发和整理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和法律,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土地开发和整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都会对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不管国家经济和技术怎样发展,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理念下,为农村土地开发和整理提供有效帮助,实现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倩,吴慧洁.浅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09):17-18+22.

[2]吴艳.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8):210.

[3]冯国清.浅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52(03):250.

[4]孙桂清.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6):123-124.

[5]赵燕.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01):123.

[6]徐翠兰,朱成立.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6,38(07):3837-3839+3842.

[7]田素锋,胡金叶,杨保才.浅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3(03):58-61.

论文作者:罗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论文_罗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