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论文_侯雪冬

关于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论文_侯雪冬

一、借鉴先进国家经验进行市政建设以新加坡为例,其城市建设具有很多成功经验,如下:(一)城市建设以规划统领,完善市政规划。 首先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征询各方意见,制定城市长期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加快编制区域性详规,完善交通系统和城市绿地、路网、防洪及给排水等专业性规划,至少满足未来30-50年的需求,甚至百年的需要,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建设效率。 目前,我们居住的城市道路的地下一般埋有大量的各种管道,包括给排水、燃气、电力、通讯等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地下管网,各种管网分属各部门管理,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易造成重复开挖建设和资源浪费。应设置一部门筹建和管理各种管网的模式,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网设施系统的共建共享,有效解决了重复开挖、重复建设等浪费资源的问题,有效降低重复投资,提高使用效益。 (三)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共同管沟和完善交通系统。 新加坡市政建设成功模式之一就是大量建设管线共同沟。为了保证道路的功能和城市中各种管线的安全,其最好的措施就是采用综合管沟。共同沟可以把分散独立埋设在地下的给排水、燃气、电力、通讯等各种地下管线部分或全部汇集到一条共用的地下管廊里,实施共同维护、集中管理。敷设地下综合管沟是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一种手段和开端,有利于土地集约化利用及工程管线集约化建设,有利于政府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及控制,同时有效改善城市观感。加快地铁建设,完善地铁、公交系统,人居较多的区域可建轻轨,使之形成无缝对接。方便市民出行,减少自行车、电动车、私家车流量,相应缩小慢车道、人行道宽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加强城市绿化。 (四)积极探索市政设施市场化道路 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路灯、绿化、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主要依靠通过征收城市建设税费和财政收入来解决。其日常经营和管理可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部门制定详细维护规范和考核标准,有利于进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把有效资金发挥最大化。二、政府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市场 提高市政质量,首先要理顺、规范建设市场,执行市政工程的招投标规定。加强对质量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设施、材料进入市政工程建设市场。严格市政工程法定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行为,从严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制度,切实把好项目施工许可审查关,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机制,依法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禁止无用工资格的个人、组织及“包工头”非法用工行为,确保市政建设健康发展。 三、强化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   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的目的是确保工程设计不损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以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工程质量监管的关口。勘察设计质量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以致损害公众利益。而部分设计单位因屈于市场压力,迎合企业需要,致使设计质量问题频频出现,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配齐市政工程专业人员,强化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 目前,市政工程建设中质量行为的不规范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①部分工程存在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滞后,存在先开工、后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方面的违规行为。②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对原设计作了重大修改和变动时,没有按规定去重新申报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手续。③个别建设单位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擅自降低节能设计标准甚至取消节能设计。④个别工程的建筑位置在建设前发生改变,但建设单位未组织补充勘察。另有相当一部分市政工程在工程竣工后,仍然没有办理好相关的法定手续,使得工程无法竣工验收 在工程施工方面,主要问题表现在:①部分施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不落实。②工程资料管理违反程序要求,质量保证资料不完备。③混凝土结构方面,一些传统质量问题仍较多存在。④部分钢筋分项不满足规范要求。⑤部分砌体分项不满足规范要求。⑥地基基础方面,基坑支护或护壁措施存在安全隐患,防水附加层做法不正确是发现的主要问题。 还有一些市政工程的监理单位,责任意识淡薄,旁站、巡视、平行检测制度不落实,使得施工现场的质量处于失控状态。其主要表现在:①部分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未取得相应上岗资格,专业配备不完整。②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未按监理规范要求履行监理职责。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没有针对性,突出表现是照搬监理规范的内容,而不是针对具体工程,可操作性差,不能有效对施工质量进行过程控制。③部分监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加大对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质量行为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五、强化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市政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施工干扰大,影响因素多,专业技术性强,技术要求高。建设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为监督机构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指导,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在目前的监督工作中,加强对施工进度的跟踪,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地对施工关键部位进行监督抽查,确保关键部位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参建单位违法行为的抽查,对承建的工程,采取日常抽查、定点抽查、监督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利提高监管效能。市政工程是民心工程,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的大事。质量监督机构是受政府委托的执法单位,代表当地政府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好职责,并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更超脱地、更客观地行使监督职能,才能建立起更权威的监督者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六、结语市政管理的研究应该与城市的发展同步前进,不能将对市政管理的理解还简单的停留在市政工程的建设的范围之内。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事物日益复杂,市政的内容大大扩展,城市政府不但需要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还要加强对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这些都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事务,其中尤为以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共市政设施的建设最为重要。市政工程的建设管理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它的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并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日益完善。参考文献:[1]新加坡市政建设和管理的启示[J]. 黄帮凤.江西建材 . 2015(05)[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 彭义凤.低碳世界 . 2019(05)

论文作者:侯雪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关于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论文_侯雪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