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爱,所以温暖。只有懂得,才会幸福。学会感恩,学会成长。
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这些不良情绪长期不能得到舒缓,就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心理问题,引导孩子正确地与父母交流沟通尤为重要。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爱。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造知恩、感恩、报恩的机会。当他们体验父母的辛苦,感悟到父母的用心良苦,才会懂得父母的爱。当他们懂得疼惜父母的时候,正是他们长大的时候……
故事一:“留守儿童的思念”
那节晨诵课,我正指导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展示对《游子吟》的诵读,突然发现龙龙的眼眶红红的,我不禁一愣: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有关父母的话题都是敏感的。
其实,班里不止龙龙一个留守儿童,但是其他几个性格都很开朗,唯独龙龙比较内向。我知道,我没有权利剥夺他们思念父母的情感,但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引导他们将思念化为力量!
心生一计:“同学们,自古以来,都在歌颂母爱。那么,大家想想,什么样的母爱是伟大的,什么样的母爱是普通的呢?”
这个糊涂的问题一出,孩子们都愣了。
班长第一个反对:“老师,你问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母爱都是伟大的!”
丽丽也站了起来:“对啊,母爱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我妈妈就不喜欢说,可我知道她爱我!”
阳阳:“我妈倒是喜欢说,从早上起床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早饭到晚上睡觉的时间、睡觉的姿势等等,她都不放过。我也知道她唠叨都是为了我好!”
……
孩子们的话匣子被打开了,纷纷诉说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我发现龙龙轻轻动了一下手,我的心也跟着动了一下:“是啊,大家说得对。自从你离开妈妈的怀抱,妈妈心中那根牵挂的线就开始颤动了。就像我,以前在学校住,孩子想我想得哇哇大哭。其实,她不知道,我比她更想,比她更想哭。就像大家说的,母爱都是一样的,都是伟大的。特别是那些在外工作的父母,他们会一边工作一边想孩子想家。他们的肩膀不但要承担工作的重负,内心还要倍受亲情的煎熬。想想这些在外工作的爸爸妈妈,你想说些什么?”
一时间,班里出奇的静。
宸宸站起来说:“老师,他们外出工作是为了孩子为了家,我很佩服他们。我想如果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的话,我就照顾好自己,不让他们再操心。”
浩浩的爸妈一直在外地工作,他练就了较好的自理能力。他说:“老师,我会照顾好自己,我也会照顾好爷爷奶奶,我不会让爸爸妈妈为我着急……”
这时,我突然发现龙龙使劲抿着嘴,轻轻点了一下头。我知道,他心中有了想法……
第二天,在上交的日记中,我发现了龙龙的《我长大了》:
“以前,我总会哭着问为什么不能让我像别的孩子那样围着爸爸妈妈生活?他们总是哭着摇头。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可我还是在心里恨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今天,在课堂上,我又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我想他们,真的想他们。老师的问题一出,我心中一颤,我不敢开口,我怕自己一开口,眼泪就掉下来。我明白他们的无奈,知道他们和我一样也在想念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等到老师说了自己比孩子更痛苦时,我就像听到我的爸爸妈妈对我说一样。或许这就是命运对我的考验吧!爸爸妈妈,我长大了!你们放心,我会坚强,我会努力!等你回来时,你们会看到一个长大了的龙龙!”
每个留守儿童心中都藏着一个梦,一个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梦!这些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身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引导他们奋发向上,让这些孩子坚定父母对自己的爱,感受到温暖。
故事二:“帮妈妈干活”
宇宇是个很有个性的小男生。平时少语寡言,不太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在与宇宇妈妈交流中,我听到的都是宇宇妈妈指责中的溺爱:“我这孩子,就是不给我干活啊!让他给我端个碗就发脾气,就别说给我扫地拖地了……”
我问她:“你为什么总说‘给我’‘给我’呢?”她一愣,笑笑说:“孩子嘛,帮忙做点事就是了,还指着他干活吗?”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件事:
幼儿园要放假了,那天我去接孩子,顺便问了一下孩子假期的作业。老师笑了笑,对我孩子说:“作业呀,就是多帮妈妈干活!”不知道怎么,听了这句话我突然觉得挺别扭,不过一时间也找不到原因。
回到家,准备吃饭,我去盛碗,孩子跟在后面,边拿筷子边吆喝着“我帮妈妈干活”,一副邀功请赏的表情;吃了饭,孩子将自己的小碗放在水管下的同时还在说“妈妈,你看我帮你干活啊”……要知道,这些都是她平时经常做的。
我终于知道当时听了幼儿园老师的话觉得别扭的原因了——
我告诉孩子,我们是一家人,家里的好多事是需要大家一起做的,没有谁该做谁不该做的道理。当然我没忘举几个例子让她了解。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想,可能她当时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最起码,她知道了有些事不是在“帮妈妈干活”。
我把我孩子的故事及误导可能产生的后果讲给宇宇妈妈听,她目瞪口呆,表示今后一定会注意的。之后,我们从帮助宇宇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开始,进而培养宇宇“家”与“大家”的意识。当然,这需要过程,我想,等宇宇有了集体观念以后,他会收获更多的感动,会生活得更健康幸福。因为,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锻炼独立的机会相对减少。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凡事不让孩子动手。无数的调查显示,父母的累换不来孩子的成长;无数的教训证明,父母的包办换来的是孩子私心私欲的不断膨胀!孩子有了“家”的意识,有了从“不会”到“会”的经历,才能真正体会父母的辛劳,才能真正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当孩子懂得了并学会了关心他人之后,才能收获更多的感动。什么是感动?或许是心灵被一种东西碰触到吧!我清楚地知道“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幸福的”。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这同样是爱他的表现。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自私自利,对父母呼来唤去已成习惯。其实,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场景的激发,缺少一股力量的推动。那就让我们给他们竖起一架感恩的云梯,让他们去寻找,去发现,去感悟,去抒发吧!
挽一缕微风,掬一束阳光,常感万物之恩!
看,七色花正迎着朝阳欢笑……
论文作者: 胡国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