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论文_苏大虎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论文_苏大虎

摘要:目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生态风景园林能够为人们提供休息、放松的场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风景园林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工程存在较多问题,这给其施工质量还有效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加以改进。基于此,本文就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引言

目前,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城市环境中,可供人们使用和观赏的自然生态景观越来越少,这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良后果。为了促进城市环境建设,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园林设计工作,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为人们提供给更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虽然,城市园林建设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很多质量问题,施工技术较为落后,不够完善,严重阻碍我国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做好相关的技术创新,改进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现代园林建设的不断进步。

1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

1.1施工技术不过关

我国政府对城市园林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发展并建设了大量的风景园林,这就给风景园林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风景园林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风景园林的大量建设,由于其发展速度过快,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也相对较低,这给园林施工团队的整体施工效率,还有质量带来了影响。目前,施工团队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的园林施工培训,大多数是农民工,其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又没有园林施工经验,在施工时不能准确把握图纸的意图。同时,施工技术不过关,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施工效率,还有施工质量。

1.2施工难度较大

施工难度较大是当前城市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典型问题,特别是城市园林工程周边地形环境复杂,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常常会受到地形、周边居民、气候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限制条件较多,噪音、污染、水源等问题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另外,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加上施工前没能有效收集和实地勘查施工现场情况,因此,工程施工有效性受到影响。

1.3土壤问题

园林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植物的种植和栽培,土壤作为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其质量好坏对植物的生长情况和成活率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要提高对土壤环境的重视,结合当前的土质条件和植物需求进行相应改良。但是,就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的情况来看,施工单位过于看重施工进度或栽培技术,缺少对土壤处理技术的创新,施工范围内的土壤不利于植物生长,对园林施工造成一定影响,不利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2.1规范园林施工技术行为

首先,加强对苗木的选择,选派专业的技术人员结合植物条件和施工要求,采购健康苗木,做好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在施工时苗木的质量安全,做好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园林绿化的整体质量建设。其次,加强苗木采购过程中的运输和保护工作,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确保苗木种植的科学、合理,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分配种植。其次,做好土壤的处理工作,施工前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土质条件进行化验检测,消除土壤中不利与植物成活的酸碱情况,做好后期的养护和堆肥工作。

2.2找准施工要点

首先,应做好植物的保护工作,在尊重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域范围的自然资源。其次,注重保护植物生长环境,加强地方植物环境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操作标准,严格按照植物的移植处理办法进行种植,注重提高植物栽植操作有效性,按照相关技术规程操作,并且加强相关数据信息的核对工作。天津市在城市园林绿化优质工程评审办法中明确了植物种植操作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对植物移植操作、植物运输、植物种植基本要求,提高种植操作规范性。

2.3维持植物结构平衡

确保城市园林内各个植物分布科学合理,结构平衡,能够很好地控制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本、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力度,还能进一步促进植物之间的共同生长。在合理的技术范围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植物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首先,科学修剪林木。修剪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实际需要及景观设计要求,通过修剪,呈现出不同的生态景观。二是通过修剪对植物生长情况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植物出现徒长,影响整体的绿化效果,确保园林中的整体植物群落结构科学稳定。在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整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各种植物的生理功能需水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林木进行修剪。例如:对于一些冬季抗冻能力不强的林木和植被,不适合在林木落叶后进行修剪,应考虑在春季林木萌发后进行修剪,这样能够更好地确保林木生长安全。进入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后,通过对林木枝梢疏枝处理、摘心、摘芽,进一步调整林木树冠通风透光率,从而确保林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能,为植株健康生长、发挥植物群落多样性奠定坚实基础。其次,科学定植林木。通常情况下,城市园林林木配置主要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主,这种结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生态系统,调整植物结构平衡能力。最后,优化植物配置方法。在城市园林植物结构优化平衡的过程中,结合生长规律,科学选择林木树种。尽量选择本地乡土树种,因为本地乡土树种适应能力强,育苗质量高,成本较低,定植后也不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养护。对于城市需水较多、淡水资源供给不足的地区,可以选择配置白蜡等抗旱树种,进一步控制好草坪面积。

2.4风景园林施工中对植物的保护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施工方应该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提高对绿化材料的质量的关注度,维护施工中所需绿化植物。根据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经验总结分析,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对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移栽过程中造成的损坏最为严重,轻则影响美观,重则造成大量植株的死亡,导致一定程度的成本浪费,这样就会阻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进程。因此,加强绿化材料在施工的过程的维护非常必要。施工单位应该用专业的移栽技术移栽绿色植物,确保移栽过程每一步骤都能安全合理,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的园艺人员,确保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另外,在绿色植物存放地点应该选择潮湿阴凉的环境,以提高绿色植物后期移栽的成活率。

2.5注重对高素质专业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人才的培养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发展来说,都是建立在专业技术人员基础上的,但目前在我国很多行业中,都存在着人力资源浪费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做不到“人尽其用”。因此,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提高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适当提高其服务质量与薪酬待遇,保证所有人力资源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能够得到充分调动,提升其工作稳定性。其中,就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人员来说,施工单位应提高基层施工技术人员的待遇,充分激发技术人员的内在潜力,并提高其责任感,确保在具体施工中做到认真负责,这对提高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措施。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施工团队共同解决,努力完善、改进。对风景园林进行施工要保证施工质量,达到绿化的效果,符合当代环境及人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绳斌.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

[2]鲍宗峰.关于风景园林施工方法的优化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6(8)

[3]付献东.浅析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策略.[J].江西建材,2017(6).

[4] 崔倩.浅议园林施工和园林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17(2).

论文作者:苏大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论文_苏大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