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 广东清远 511500
【摘 要】目的:分析白细胞过滤器对于降低输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88例需要输血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388例输血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输血)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输血),将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过敏1例,发热1例,发生不良反应者2例;对照组患者中过敏2例,发热4例,发生不良反应者6例,研究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明显低于对照组(3.1%)。结论:输血过程中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输血反应;白细胞过滤器;临床分析
输血是当前临床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虽然输血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常规输血技术很容易出现蛋白尿、过敏以及发热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输血治疗效果[1]。假如没有及时处理这些输血不良反应,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严重的话可能会使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2]。白细胞过滤器可以高效去除白细胞,减少血液中炎性介质,尽可能减少对红细胞的损伤,进而降低相关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3]。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白细胞过滤器降低输血反应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388例输血治疗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输血技术以及白细胞过滤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88例需要输血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194例)和对照组(194例),研究组中男107例,女87例;患者年龄最大51岁,最小17岁,平均(32.1±4.1)岁;出血原因:外伤32例,产科出血41例,外科手术108例,其他原因者13例。对照组中男109例,女85例;患者年龄最大52岁,最小19岁,平均(31.9±4.3)岁;出血原因:外伤33例,产科出血40例,外科手术104例,其他原因者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出血原因等基本资料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血技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输血,把白细胞过滤器和生理盐水瓶连接,钢针连接血袋后将生理盐水瓶以及血袋挂在输液架上,打开废弃盐水袋和塑叉端夹子的夹子,充分浸润盐水滤盒,把盐水抽出50-80ml左右。将转移袋上的调节器打开,结束血袋滤血后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过滤芯以及过滤管中残留血,尽可能避免血液丢失,最后可以通过热合器密封血袋。
输血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没有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后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及时准备好急救。
1.3输血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指的是患者输血后出现意外反应,输血过程中或者结束输血2h后出现皮肤红疹、寒战、体温升高以及消化道不适反应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尿。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7.0,通过(X±S)代表两组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通过%代表两组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P<0.05表示。
2.结 果
研究组患者中过敏1例,发热1例,发生不良反应者2例;对照组患者中过敏2例,发热4例,发生不良反应者6例,研究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明显低于对照组(3.1%),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
3.讨 论
输血技术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技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维持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当前临床进行输血前进行ABO血型鉴定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溶血性输血的发生,大多数输血不良反应都属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4]。具体而言,主要是指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或者完成输血后2h内出现消化道不适反应、寒战、体温异常、皮肤红疹过敏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以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之所以会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是由于输注血液中有异体白细胞,这些白细胞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排斥反应。根据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5],人体白细胞可作为人体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巨细胞病母(CMV)以及人关免疫缺Pea 病母(HIV)等多种病毒的宿主。现阶段,我国常规义务鲜血检测程序中无法检测出白细胞中的寄生病毒,这使常规输血技术中存在很大的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5]。
异体白细胞一旦进入人体会生成IL-1、IL-6、IL-8以及TNF等多种炎性因子,这些会使患者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引起Ⅱ型免疫反应,也会发生多种输血后并发症。经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6],白细胞过滤器不仅可以高效去除输血中的白细胞,减少血液制品的炎性介质,同时也可提高红细胞回收率,尽可能减少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由此可见,白细胞过滤器的选择性比较强,可以选择性过滤白细胞,进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7]。因此,输血过程中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可最大限度的利用输注血液,也可以尽可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降低了2.1%,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一致[8]。笔者认为,为了尽可能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输血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寒战、体温升高等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假如还处于输血期应该立即暂停输血,必要的话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输血过程中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皞,鲁思文,詹晓燕,等.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3(23):2929-2930.
[2]王世春,王红,范娅涵,等.1 种血小板用去白细胞输血器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4):339-340.
[3]潘晓红.去白细胞输血和常规输血患者大剂量输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118-119.
[4]何锦添,李春兰,何伟清.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4):155-156.
[5]李晓明,胡嵩,龚国富,等.hs-CRP 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5):462-463.
[6]刘赴平,何子毅,祁妙华,等.单采血小板输注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5):701-704.
[7]徐敏,王华.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523-2524.
[8]陈金美,李春华,任艳丽,等.输血所致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0,32(5):405-406.
论文作者:黎桂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白细胞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过滤器论文; 发生论文; 常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