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词汇复习教学是高三复习课中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教师的备课以及本人亲身实践词汇教学,从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适应高考改革并在高考中能脱颖而出。
关键词:词汇;高考;英语教学
一、教师备课中
笔者所在的高三英语组是个团结的、积极向上的集体,集体推行的《一轮复习学案》,准备工作充分。而笔者在利用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适应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教学模式是绝离不开课前的二次备课的。词汇复习备课要分层侧重:在课文理解层次侧重语境理解,达到心知肚明的目的;在口头信息处理层次侧重声音达意;在知识学习环节侧重在新的语境中能辨其形知意义,能迁移、有创新,能造词造句;最后在笔头表达中侧重拼写正确。具体做法如下:
1.词汇分为三类:(1)考纲3500词汇,即做到重点理解运用。(2)课本词汇要总结,再分为考纲词汇和非考纲词汇两类,考纲词汇同上,非考纲词汇中最主要是要高效运用高级表达。(3)因行文需要而出现的词汇。此类词汇复现率不高,就不占用学生时间进行背了忘,忘了背的无效循环了,带领学生通过上下文的信息提示进行猜测即可。猜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依此类推的小结性工作。
2. 《一轮复习学案》上的词汇部分上课前要批改,重视检查可获悉从学生角度理解的重点难点,这样能正确评价,作出合理的课堂时间分配,从而能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3.助记部分利用分析、归纳、联想、对比等多种记忆方法,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歌词、图画、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记住单词及相关短语。
二、课堂实录
词汇复习教学的内容是:1.语音与拼写;2.语法特点;3.搭配与词义;4.结构变化(词缀);5.语言得体(文化)。其中以词义分析教学和构词教学分析,语块理念下的词汇教学是笔者最常用的三种方式。现举例如下:
注重词汇原意教学,领悟一词多义,进而有选择性地扩展词汇的隐喻意义,达到进一步掌握其外延的意义,搭配和语用范畴,让学生形成相应的语义网络,促进认知迁移,在最省力状态下使学生扩大词汇量。
高级词汇在书面表达中的应用使词汇运用丰富多样,尽显学生的优秀水准,那么学生自行创设语境的动机即产生。
例如:她对这份工作毫无经验。
She has no experience of this kind of work.
She is quite fresh to the work.
The work is foreign to her.
显然后两句的表达更能把她作为一个“新手”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阅读文章原汁原味的英文中尽显英语文化功能。 词汇的文化功能更体现语言的运用得体,而英语得体巧妙的语言运用往往又会使我们东方文化熏陶下的学生摸不着头脑。如:green with envy (嫉妒得要命) be beaten black and blue (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 这些学生倒能心领神会。但是,Friday face (神色不佳之人), black Friday (耶稣受难日) ,Sunday,Sunday best (最好的衣服,节日盛装)等这样一些涉及宗教文化色彩的知识只能平时在相关话题中慢慢的引入并理解。在中外文化对比中,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关注学生品格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后巩固
1.利用《一轮复习学案》进行听写,通过单词填空及词性变化强化词汇复现率。2.学生因为受母语的影响,无词形变化思维习惯,涉及此类知识的题型往往易失分,所以课后针对动词的时态,语态,第三人称单数变化,不规则动词变化,代词的各种变式,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可数和不可数尤其是抽象名词具体化等做专项训练,并每两周一小结。3.课后补充句子英汉互译练习,学生在搜索某一对应表达时,联想到的将远远超过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在激活所要运用词汇的同时,还激活了相关联词的拼写,读音,意义和用法。4.使学习机会最大化,确保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让学生自己造句,看谁的最能激发同学们的互动意识,最能提高文化意识,然后把他的句子贴在板报英语角,做到“金点子”上墙。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就从简单的观察体验上升到主动的实践探究,不经意间就发展了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四、小结
最后用英国语言学家D A Wilkins 的话来与各位努力前进中的师生共勉:“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一句中文勉励语为“僧推月下门”,而非“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而非“春风又至江南岸”。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中学 238399)
论文作者:蔡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词汇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笔者论文; 文化论文; 考纲论文; 语境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