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结合治疗V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64例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病人使用丁苯酞软胶囊医治,观察组病人在其基础上结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治疗后药品副作用率、神经功能恢复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人血细胞各项指标治疗后均明显提升,而观察组效果较为显著(P<0.05);神经功能经与认知功能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病人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VD病人,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降低药品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提升血细胞水平,临床可扩展运用。
【关键词】临床疗效;丁苯酞软胶囊;血管性痴呆;依达拉奉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216-02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低灌注形成的重症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状,常发生于缺血性脑卒中,多为中老年人[1-2]。临床采用脑卒中引发的痴呆病人,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但由于其药品具有一定不良反应,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我院选64例病人采取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64例VD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7.21±6.43)岁;观察组病人中男女各16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7.23±6.41)岁。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老年学》[3]中VD诊断标准;无凝血障碍疾病;无血流动力学异常,且未进行过溶血栓治疗;本次探讨取得我院批准,病人和家属知情已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脑占位、脑出血或颅内动脉瘤等血管疾病者;严重免疫性系统疾病或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所有病人均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就诊,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全数病人常规护理后,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30毫克+100毫升0.9%氯化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3次口服丁苯酞200毫克,全数病人持续治疗2周。
丁苯酞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g/粒,来自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准字20080056】,规格30mg/支,由国药国瑞药业生产。流式细胞仪来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生产,仪器型号为FC-500。
1.3 评估指标
进行用药前后5毫升静脉血检测,对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祖细胞(EPC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变化。对比两组疗效和药品毒性反应。采用NIHSS对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
1.4 统计方法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材料以(x-±s)来表达,通过t验证,χ2检验计数材料,计数资料按率(%)表达,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治疗后血细胞变化
进过治疗后两组病人VEGF、EPCs和MMP-9水平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见表1。
2.3 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后无效有7例,有效9例,显效13例,痊愈3例。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
2.4 不良症状对比
对照组并发症总产生率为25.00%(发热和恶心3例,血压增高2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50%(发热、血压增高均发生1例,恶心2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VD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 而引起脑功能衰退的综合表现,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病人生活。有关研究[4-5]表示,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灌注不足的情况下,会引起人体神经细胞兴奋,降低脑代谢思维、认知等功能,从而形成痴呆。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VD症状,治疗以改善血细胞、促进微循环以及降低神经损伤等为主。王国印[6]等学者指出,丁苯酞软胶囊主要针对轻、中度脑卒中的治疗,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由于缺血性的治疗,单独用药会引起恶心、腹部不适等情况。依达拉奉注射液主要针对急性脑梗塞所引起的神经功能异常,或生活能力障碍的治疗,但其单独用药对病人肝肾功能存在一定影响,临床上多于其他药物结合治疗。
陈庆友[7]研究指出,EPCs参与人体缺血组织的血管出现损坏后的修复;而MMP-9参与呼吸道和肺的功能重建,能够调节蛋白酶与细胞因子的活性,并同时抑制其他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内皮生长因子在临床上具有刺激内皮细胞生长左右,而VEGF提升能有效促进血管性痴呆病人的恢复。从本次探讨结果来看,结合使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治疗VD,相比对照组单一治疗方式,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均取得明显改善,而血细胞EPCs、VEGF和MMP-9水平在治疗后显著提升,可见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能促进人体内皮细胞生长,对脑血管进行修复,并调节蛋白酶和细胞因子的活性,从而促进病人恢复。而丁苯酞软胶囊结合依达拉奉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且药品毒性反应较少。
由此可见,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病人,可采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并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血细胞水平,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蕊,张桂莲.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115-116.
[2]李强,沈琳娜.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6):606-608.
[3]钱信忠等编.中国老年学[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刘超,杜万红,郑桃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2):144-146.
[5]刘诗翔,卜宪聪.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9):991-993.
[6]王国印,侯婧.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3, 8(8):1079-1080.
[7]陈庆友,张艳蕉,于熙莹.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6):1453-1455.
论文作者:刘若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达拉论文; 丁苯论文; 病人论文; 血管性论文; 软胶囊论文; 痴呆论文; 内皮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