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研究与启示_农村论文

中国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研究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启示论文,农村妇女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人口问题(女性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中国女性人口占世界女性人口的1/4,中国农村妇女又占中国妇女的80%左右,文盲妇女、贫困妇女大多在农村。研究和探讨中国农村妇女与发展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地位,对中国实现《内罗毕战略》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口问题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应该包括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分布、男女平等、妇女受教育状况、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及生殖健康等问题。普遍主张在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努力降低生育率的同时,应重视发展经济同上述几个方面对解决人口问题的综合效应。

我们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女性人口研究中心),在“以提高妇女地位为中心的妇女参与社区发展”为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在陕西省洛川县和永寿县进行了农村妇女参与发展和社区发展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探索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的新途径,同时,促进妇女参与社区发展。

一、我们的研究框架和思路

我们的基本认识是: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更重视农村妇女在社会发展、生育和计划生育及改变传统观念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加强妇女对自身作用和自身价值的认识并和转变社会观念结合起来加强宣传,逐步形成有利于改善妇女在家庭及社区内地位的社区舆论,减少妇女在生育问题上,尤其是在生育女孩问题上所感受到的社区压力,帮助社区逐步形成正确的妇女观和生育观念。与此同时,应特别注意消除隐含于社区习俗、社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切形式的重男轻女思想,树立男女平等与发展的观念,在社区发展中,重视妇女的作用,塑造社区中的妇女骨干,特别关注社区中“脆弱妇女”的生活状况,加以必要的扶持与帮助,致力于创造有利于农村妇女提高社会经济地位、参与社区发展、消除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歧视,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内罗毕战略》目标。

我们的研究框架是:

我们的思路是:影响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社区环境,也就是社区的妇女观和妇女的社区观,是社区舆论和社区压力。由于社区文化、政治体制及社区行为给妇女带来的歧视,是抑制妇女参与发展的首要因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研究将社区环境的改善列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致力于创造有利于逐步改善妇女在家庭中及在社区内地位的社区环境。

影响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价值的认识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仅有良好的社区环境,妇女的自身素质不提高,其参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及强度和方向必定会受到限制。妇女参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还在于妇女自身,在于妇女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只有当妇女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了妇女参与的作用,并给妇女切实带来益处,才会产生发自妇女内心的参与动力,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在这方面,社会要为妇女创造平等获得技能和受教育的机会,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妇女活动对妇女的思想观念、自我意识产生影响,促使妇女尽早、尽快建立对人生成就的全方位追求,走向新的人生。

除上述两个方面外,要使妇女积极参与社区发展,还要努力为妇女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因为妇女除了和男子一样进行社会物质生产外,还承担着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这是妇女区别于男子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影响妇女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社区服务的非社会化,不能解决妇女沉重的生育负担和家务负担。妇女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消耗了妇女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真正限制了妇女的发展和对社区的贡献强度。

因此,我们对中国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研究是按照上述基本思路进行的,其实践活动也主要是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的。我们深知,社区文化环境的改变,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一种新的文化的渗透是在与旧的价值观念的冲撞、融合、消融、取长补短,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并不断整合而逐步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取得了增值及增殖。因而虽然我们在认识上是首先改变社区环境,而在具体操作上,却是首先从培养妇女的自身意识着手进行的。

二、我们的活动内容

我们于1990年开始,在部分农村进行了实践尝试。这些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妇女树立信心,认识自我,并进行旨在提高妇女自身素质的有关教育和培训。

首先,我们针对有些贫困山区妇女过分依赖丈夫,在社会经济和家庭生活中缺少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毫无参与社会的能力的状况,开展了鼓励和帮助妇女树立自信心的有关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步改变妇女的弱者形象。比如,我们将妇女组织起来,进行“人生转盘”的讨论,让她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到现在为止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况,引导她们认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自己的优缺点,让她们自己说出最喜欢什么样的人,最不喜欢什么样的人,等等,旨在逐步培养她们发表自己意见的自信心。同时,让她们自己说出,她们希望自己生活的村子其理想的状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逐步培养她们对社区事物的关心和注意。

其次,通过不定期地举办知识、技能的培训,辅之以功能扫盲,同时进行各种交流和讨论,组织妇女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逐步培养和帮助妇女树立自立意识,提高自身能力。 这方面的活动有:(1)识字培训。我们和当地妇联相结合,开展扫盲教育、让妇女们参加扫盲班,识更多的字,为接受知识培训和教育创造条件。(2)技能培训。种苹果的社区进行苹果生产技术培训,养蚕桑的进行养蚕桑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搞养殖的进行科学养殖的培训,搞民产工艺品的协助她们提高绘图质量和工艺水平,帮助她们开发新品种,开拓市场。比如,我们在洛川县和当地的农技推广站及妇联的“双学双比”活动相结合,普及苹果和烤烟生产技术,复制了技术指导录相片12辑100 分钟以上,在妇女中广为播放,为妇女们传播技术,让妇女们掌握苹果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为她们广泛参与苹果生产储备技术条件。

2.进行有关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我们和当地政府一道,协助妇女不定期进行计划生育知识培训和教育。比如请人口研究者讲授有关的基础知识,如人口理论知识、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妇幼保健、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方面的知识;协助编制和制作有关计划生育教育录相片和故事片,在村民中播放,进行生育观转变教育,尤其注重改变与重男轻女思想有关的宣传材料。我们还编制了《人口天地》画册,配以快板式的文字,文字部分用方言录成磁带,可在各村有线广播上播出。

3.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打破农村长期封闭的文化格局,逐渐渗入新的文化氛围,以期逐步创造适合妇女参与的社区环境。

(1)组织以妇女为主的文化交流活动, 结合人口政策让妇女自编自演节目,让她们在文化交流及宣传中,潜移默化接受文化观念的改变,也逐渐改善她们所在村子的思想观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陕西洛川县的农家女子管乐队。刚组建乐队时,在全县范围内招慕有兴趣的音乐爱好者参加,自带1—2件乐器,经过乐队教师的培训,可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和宣传活动,并获得自己的经济收入。在乐队队员成长过程中,她们在切身的社会参与中成长起来了,她们在乐队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也逐渐接触了新鲜的思想,不仅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意志,也开始体验农家女子的人生价值,并有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新的人生价值观。这些妇女离开乐队后,回到她们所在的村子,或者组建她们自己的小型文化演出团体,或参加县、乡、村的文化活动。她们做为年轻一代女性的表率,以新一代女性形象活跃在社区,成为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社区活动积极分子,她们不仅可获得自己的经济收入,而且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及社区成员的尊敬,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2)配合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印发相应的小册子, 有些可以当小节目演,让农户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并将这些活动和村文化日结合起来,逐步渗透到农户的日常生活中去。

(3)注意培养农村社区活动积极分子。 妇女参与社区发展应该更强调基层社区成员的自主性参与,尤其是妇女积极参与。这种自主参与仅靠政府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仅靠非政府组织或市场调节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需要外界的力量,而是必须激发来自基层社区的内在动力。这种激发过程可以根据各类社区的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社区成员自己经营和管理自己所在的社区,外界力量起推动和指导的作用。我们在社区活动中,认真贯彻这种思想意识,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积极选拔和培养农村中妇女活动积极分子,并以她们为中心,成立自发的非政府组织——妇女活动小组,让这些积极分子带动社区内其他妇女,并通过这些妇女活动将发展的新思想传播给她们的丈夫及其他村民,逐步形成良好的社区环境。

社区成员在做决策时,特别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较少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期望社区成员能完全自发地形成有利于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环境是不现实的,同时希望社区成员放弃自己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去追求“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能的。因此,社区外界,政府、非政府及市场界必须首先付出某种“交换”条件,让社区成员特别是妇女从中即刻受益,才能谈得上优化社区环境。在这方面,FAO、UNFPA在中国搞的妇女参与发展项目是较典型的例子。他们首先给妇女提供一定数额的信贷基金,专门对妇女提供借贷,在对妇女提供必要的基本培训之后,让妇女自愿选择是否加入该项目,并将这些妇女组建成妇女活动小组,建立健全小组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妇女小组活动,改变农村妇女的贫穷面貌,提高她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一项目覆盖全国3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大约300万农村妇女。另外, 如能搞社区信贷基金,专门给积极参与社区发展的社区成员尤其是妇女提供借贷,借此激励社区成员尤其是妇女们的社区活动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帮助基层社区搞好社区服务,为妇女参与社区发展减轻后顾之忧,创造更好的条件。

(1)积极协助当地政府成立敬老院及妇幼设施, 使妇女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生产活动。

(2)组织妇女积极参加各类生产活动, 提高妇女自身的经济收入水平。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实现男女平等最重要的基础。提高妇女的经济收入水平,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比如成立地毯厂,吸收年轻的妇女进厂工作,并注意选拔女干部。积极扶持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妇女起带头作用。我们在洛川县树立了一批劳动致富能手,比如养蝎子专业户孙爱英,32岁,高中文化程度。1992年,她在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时,获得了养蝎子致富的消息,她冲破了妇女只能生孩子干家务的传统束缚,奔赴西安投师并买回种蝎300只,经过二年多的实践, 她自己发明创造了土炕加热保恒温的养殖新法,编写了《人工恒温养殖与蝎毒提取技术》及《黄粉虫养殖与管理》两本书,并免费培训了40多名学员,帮助指导了32个养蝎专业户。目前她有近24万只蝎子,价值7.2 万元,孙爱英的成功,给村子其他妇女树立了典型,带动了其他妇女劳动致富。

(3)在搞好社区服务的同时,还在适当的时候, 进行社区文化的传播和生育观念转变的学习,让妇女切身体会到参加生产活动给她们带来的变化,并影响其他社区成员,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男女平等与社会发展。

三、有益的结论和启示

通过四年多的研究实践,可以初步观测到发生在妇女身上和发生在社区之中的变化。

变化之一是,妇女的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决策权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其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了。

1992年,我们对洛川县参加妇女活动的40名妇女的调查表明,妇女的收入已由1990年占全家经济收入的25.7%上升到1992年的34.6%,调查也反映出妇女就业天数在三年中发生了变化,就业时间增多,从而妇女在家庭中的决策权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转向夫妻共同决定家中的子女升学、生产经营和消费支出方面的大事(参见下列表格)。妇女们因为有了钱,在村子里神气得很。妇女们视野开阔了,社会活动增加了,因而对村子及社区的事务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现出明显的关心。大约90%的妇女认为她们参加妇女活动后发生了变化,88%的妇女认为变化很大。

表1 1992年和1990年比较妇女的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情况

年 份 妇女一年平 家庭年均收入 妇女收入占家庭 妇女收入大

均工作天数总收入的百分比 于丈夫收入

的人数

1990年 87.1

2191.6 25.7% 6

1992年129.6

6030.6 34.6%15

增 幅 48.8%

175.2% 34.6%

150.0%

表2 1992年妇女劳动时间和收入

劳动时间(天)

0—60 61—120121—180181[+]

妇女年均收入(元)

647.5 1820.832376.36 3192.86

表3 妇女生产经营和对子女问题决策权的变化(%)

决策权时间 长辈决定丈夫决定共同商量决定妇女决定

对生产经营1990年11.133.3

52.8 2.8

的决策权 1992年 2.813.9

75.0 8.3

对子女问题1990年 2.819.4

77.3 0.0

的决策权 1992年 0.013.9

83.3 2.8

表4 按妇女收入划分的妇女对生产经营和子女问题决策权的变化(%)(1992年)

决策权收入(元)长辈决定 丈夫决定

共同商

妇女

量决定

决定

对<1000

11.2 44.4

44.40.0

生产 1000—20000.0 11.1

88.90.0

经营 >20000.0

0.0

83.3

16.7

对<10000.0 44.4

55.60.0

子女 1000—20000.0 11.1

77.8

11.1

问题 >20000.0

0.0 100.0

0.0

表5 按妇女劳动时间划分的妇女对生产经营和子女问题决策权的变化(%)

(1992年)

决策权时间长辈决定丈夫决定 共同商妇女

(天)量决定决定

0—60 0.050.0 50.0 0.0

生 61—120 8.3 8.3 83.3 0.0

产 121—180 0.0 9.1 81.8 0.0

经营 >181 0.0 0.0 71.4 28.6

0—60 0.050.0 50.0 0.0

子 61—120 0.0 8.3 83.3 8.3

女 121—1800.0 9.1 90.9 0.0

问题 >181 0.0 0.0100.0 0.0

变化之二是,妇女本身以及社区的生育观念已发生转变。

据我们对全县522户已生育二胎的妇女的随机抽查, 她们的生育观念指数已由1990年的0.49上升到0.62,其中70%的妇女已不再认为只有男孩才可以继承传宗接代的香火,几乎所有的妇女已不再对招亲采取歧视的态度,相反,当她们看到招来的女婿也象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岳父母时,她们不再觉得生女儿是耻辱(当然,这其中也有这样的原因:通过学习计划生育知识,她们知道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男方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在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都较好的村子,对要求上门的女婿,无论在人品上还是在个人技能上都要求较高,因而招来的女婿实际上是婚姻技术移民,往往会带动妇女全家乃至全村劳动致富。在地理条件差或经济收入水平不是特别高的村子,父母在决定招女婿时,往往是全家最小的常常也是最漂亮的女儿担当此任,上门的女婿可以独自承继女方家全部财产,因而也有能干的小伙愿意上门。这种个人技术的选择性往往比一个不争气的儿子要好得多。这些方面的转变,直接影响着人们长期存在的“性别偏好”思想,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

变化之三是,社区的妇女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新的内容。

妇女在活动中逐渐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因而赢得了社区成员的尊敬,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形象。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社区成员尤其是丈夫们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妇女确实发生了变化。他们感受最深,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是直接的受益者。社区给妇女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妇女的变化给社区的妇女观充实了新的内容。

我们的启示是:

(1)农村妇女实际上的男女平等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的。虽然在大多数农村,妇女没有文化,社会活动能力有限,男人主宰着一切,谈不上平等,但就妇女本身而言,通过某些途径,他们有能力实现男女平等,并推动社区的发展。不是妇女自己看轻自己,而是她们的自我意识没有觉醒,认为整日守在家里,为丈夫为孩子贡献自己的一生是天经地义的,只要有外力推她们一把,她们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2)农村妇女对社区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用之一是,她们的面貌直接反映着社区的生育文化,是社区生育文化的传播者,因而妇女的状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着社区生育文化的现状,也体现了社区成员的精神面貌。

作用之二是,她们对社区新一代成员的思想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贫困落后的山区,各种文化信息的传播受到限制,社区成员不可能从文化媒体中获取较多的知识,而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母亲的形象对孩子们的思想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对社区整体的思想观念起到影响作用。

作用之三是,妇女在引导社区消费特别是家庭消费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妇女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她们对子女和家庭成员的衣着、食物营养、家庭规划等方面有明显的高要求,并且首先影响着这些方面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区消费模式的改变。

(3)要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需要基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这种支持应该是实际的,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果基层政府不支持,妇女小组活动难以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势头,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愿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类问题,但她们的力量有限,否则会被认为“管得太宽”。只有当基层政府组织,主要是乡村级政府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完全重视妇女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实际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我们所做的上述活动也是依靠了当地政府才得以实现的。

(4)妇女参与社区发展需要全社区成员的共同理解和帮助, 需要在社区内树立男女平等与发展的整体观念,才能给妇女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标签:;  ;  ;  ;  

中国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研究与启示_农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