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二次供水水质保障和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俞芳芳

城市二次供水水质保障和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俞芳芳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水质的安全稳定暴露出很多薄弱环节.全社会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关注度不断升级。为加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针对当前二次供水现状及水质主要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分析.以保障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为导向.拟对水质保障和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二次供水;水质保障;安全管理

针对现阶段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因此,为了加大对二次供水的安全管理力度,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和水资源质量,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存在于管理制度中的问题,以保障二次供水水质为基本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并应用先进技术,为我国二次供水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目前二次供水的主要方式及优缺点

目前,国内外二次供水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高低位水箱。优点:水池水箱储备一定水量,停水或停电可延迟供水,供水可靠且水压稳定。缺点:设高位水箱增加结构荷载,顶层和底层设横杠管,且水箱污染严重,占地较大。

2、气压给水。优点:可靠且卫生,不需设高位水箱。缺点: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耗消耗较大。一般不宜用于供水规模大的系统。

3、变频供水。优点:供水可靠,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与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能源消耗较少,缺点:将市政管网来水压力泄至水箱内,浪费了原有压力。若由于管理不善或不能及时清理水质污染严重,水箱占地大,投资大,水泵切换过程供水有波动。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这是目前较先进、可靠的二次供水方式,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潜力。

二、二次供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二次供水运行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由当产权单位全权负责,另外有一部分经过房改的老旧住宅区,这些地区的二次供水系统管理权利则转移到了业主手中,在长期没有物业参与管理的形势下,这些地区的二次供水系统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在由专门管理部门承包的二次供水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水质污染、储水设备清理不到位、消毒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现总结城市二次供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2.1建设标准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二次供水建设标准不够完善,其中的设施建设和设备运行缺乏规范的技术指导与行业规定,进而出现了技术设计方案完善程度不高、设备选型标准较低、设施安装效率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让二次供水的效率和质量没有办法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导致一些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实质性问题,增加了管理部门的维护成本。另外,部分管理部门没有申请二次供水的批准文件,直接将二次供水系统和原有的供水管道连接起来,对公共管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影响到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用水。

2.2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

二次供水体系的管理范围较为广泛,但大多数管理部门所具备的管理效力和资源数量并不能满足二次供水体系的实际需求;物业公司等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所具备的维护供水系统能力更是参差不齐;部分老旧住宅区的二次供水系统更是面临着产权不明和无人管理等问题,水质污染和供水系统问题无人解决等现象更是频繁发生。另外,如果二次供水系统的封闭性不强,或者是消毒和清理工作不到位,还会滋生细菌感染和微生物泛滥等问题,进而影响二次供水的质量。

2.3管理工作缺乏资金保障

城市二次供水系统的管理工作需要大量资金,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管理部门的资金支持,不但不能满足基本的管理需求,还不能为新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代管理单位在接收管理工作时,同样面临着缺乏资金的局面,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降低了供水系统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发展城市二次供水的建议

笔者通过探究供水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二次供水设施整合及更新改造、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改进等方面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

3.1提高设备的节能性设计

人员在设计储水池等基础设施时,要先了解城市供水的一些基本信息,然后按照规范合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避免水质遭到二次污染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前也要了解市民用水量情况,这一点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储水池、水箱的容积大小的计算。水池、水箱的大小必须与二次供水的用水量相符合,过大过小都有可能造成供水的二次污染。

3.2改进二次供水监管模式

实施专业化的统一管理二次供水存在诸多问题,根本原因是二次供水设施产权单位和管理单位(房地产公司或物业公司)不愿意管,管理会产生大量运行、维修维护、清洗、人工费用、水质检测等各项费用,即便是有些物业公司管理起来了,他们往往选择收费较低的非专业队伍,清洗效果难以保证。二次供水的监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卫生部门、供水管理部门逐步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各个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应该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这种相互协助的方式,能够加强二次供水水质管理力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二次供水的监督管理主要由城市中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其对二次供水的选址、设计以及扩建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涉,加强对于每个工序的监管力度,从而保证二次供水的设施能够真正符合国家卫生部门要求。二次供水水质监管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还需要市民从中发挥作用。因此应该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对于二次供水相关知识进行广泛宣传,例如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在报刊或者电视媒体中向社会公众宣传二次供水的法律法规以及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后的后果。通过以上的一系列宣传工作,可以呼吁社会公众引起对于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的重视,让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与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它让市民了解了二次供水污染的危害性,从而加强对于二次供水的认识,提高了公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仅如此,它在无形中对于公众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的存在时时刻刻监管着公众的行为,引导他们建立自我监督管理制度。

3.3改进二次供水设施的接收与托管模式

目前很多小区二次供水主要配置的是低位水箱与高位水箱,这样的设施会造成储水时间过长,给供水水质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改进供水的方式是有必要的。现在很多水务集团推崇一户一表制,这种方式让用户水表抄表更加便捷,是一种不错的供水方式。

3.4规范新建工程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

新建二次供水设施的用户,要求在申办工程临时用水时,先将有关工程的设计图纸和资料送达供水企业的二次供水部门商议审批后开工建设。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时,按地方标准、规范或技术导则设计施工。设施竣工后,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供水企业必须参与二次供水设施验收。

3.5强化专业清洗消毒单位管理建议

城市供水管理部门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单位实施备案管理,进一步规范清洗消毒队伍和清洗消毒操作行为,理顺清洗消毒市场。

结语:

二次供水系统是城市水资源供应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低耗能供水的要求。近年来,受到建筑模式改变、供水系统管理方式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二次供水环节面临着水质保障和安全管理的威胁。为此,管理部门要联合当地政府,从制度、技术、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及时发现存在于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整改,最终实现安全供水。

参考文献

[1]杨林丰.河源市农村饮水安全政府监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2]陈景波.长沙饮用水管理的公共政策支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3]梁明.深圳水务集团供水水质安全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论文作者:俞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城市二次供水水质保障和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俞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