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股份制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问题讨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管理论文,股份制企业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5月5日至8日,中国商经学会商业股份制企业研究会在青岛利群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1995年年会。此次年会围绕加强股份制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股份制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企业管理是当前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股份制企业而言,这个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的同志指出,现在股份制企业面临着各种压力,包括自主经营承担盈亏责任和经营风险的压力;公开经营状况,接受股东监督的压力;向全体股东负责的压力;多创利润确保分红的压力;增强发展后劲,确保投资效益的压力。股东是企业的老板,经理是雇员,不搞好企业管理是没办法向股东交待的。因此必须把这压力变成提高管理水平的动力。也有些同志提出,股份制不是搞好企业的灵丹妙药,关键是要利用股份制改革带来的有利条件,加快转换企业内部机制,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各地大型商业企业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股份制企业要居安思危,以变应变,靠强化管理增强竞争能力。还有些同志认为,在某些商业股份制企业里,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重规模效益轻管理效益的倾向,未能通过改制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这将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会被淘汰。因此,加强企业管理不仅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关系企业的兴衰存亡,关系股份制改革的成败。
二、如何完善企业领导体制
很多同志指出,股份制企业的领导体制表现为法人治理结构,最大特点是责权明确,各尽其职,相互制衡。而目前不少商业股份制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发挥不够,重大问题基本上还是经理班子说了算。因此完善企业领导体制的重点是加强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建设。
董事会和董事长如何正确行使职权,有的同志提出,董事会应依据《公司法》制定《董事会议事规则》和《授权董事长在董事会闭会期间行使董事会部分职权的决定》,使董事会运作行为和董事长履行职责有章可循,并不断完善。董事长在日常工作中一是要注意检查经理层对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由总经理研究解决;二是应该参与经营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并通过调查研究,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但不能包办代替总经理的工作;三是要与总经理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不干预总经理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因为总经理是对董事会负责,而不是对董事长负责。
关于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建设问题,有些同志提出,要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人员结构,两会的成员多数应该是专家、行家,监事会成员也应该懂业务,否则难以发挥监督职能。董事会和监事会还应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则,并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为了切实强化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制衡作用,有些同志针对某些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情况,提出董事长以不兼总经理为好,而且经理层人员也不宜过多地进入董事会。同时党政机关应切实尊重董事会作为股东利益的代表依法行使的职权。经理层的人事任免及其报酬和奖励应由董事会决定。而董事会的人选及其报酬和奖励则应由股东大会决定。党政机关不应越俎代庖。
关于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党委、工会、纪委的负责人经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有利理顺新老三会的关系,工作上各尽其职,相互协调。党委以主要精力抓精神文明建设、廉洁经营和法制教育,可以为董事会行使职权、落实股东大会决议提供可靠保证。工会通过召开职代会,收集合理化建议,并建立“参加董事会、监事会的职工代表向职代会报告工作的制度”,有利于增强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意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如何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
很多同志提出,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内部管理机制要符合企业体制变化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与会人员从目标管理、三项制度改革、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
关于目标管理,有些同志指出,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确定经营和发展的目标,根据企业的总目标,完善企业内部的职能管理机构,合理调整经营布局,并通过企业总目标的分解展开,层层落实保证措施,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目标责任明晰化,使各方面的积极性围绕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得到充分发挥。
关于三项制度改革,有些同志认为,要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启动点,为突破口,实现企业全员观念上的彻底转变,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转变企业管理机制的基础。实行干部聘任制,要加强责任目标的考核,不搞“铁聘书”,真正建立起优胜劣汰,鼓励竞争的符合市场经济的用人机制,给企业人事制度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在组织上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全员劳动合同制要实行动态管理,不搞“铁合同”,要通过日常的考核,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奠定群众基础。分配制度改革要突出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努力实现经营目标的积极性。
关于财务管理,很多同志提出,股份制企业必须完善财务管理,充分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及经营情况,并从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从守财型向生财型转变。有些同志指出,资金和费用的管理应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要以企业法人财产有偿使用为原则,对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实行内部独立核算,运用内部银行的管理机制,把资金管好用活。加强费用管理,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形式,控制各项费用开支。企业各项费用应按不同性质分解落实到下属经营单位,公司对下属经营单位收取资产使用费,使各经营单位的经营成果得到更真实的反映。
关于营销管理,很多同志认为,营销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优质商品优质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把维护消费者利益与保障投资者利益统一起来。而在当前,对进货和引厂进店的管理又是营销管理的重点。有些同志指出,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避免伪劣商品进入企业和库存膨胀,必须对进货的质量、品种、价格严格把关,防止“病从口入”。对进货不能放松管理,不能没有制约机制。有的同志指出,为了减少进货管理中的漏洞,企业的进货权应适当集中。有的企业办连锁店,最初是分散进货,毛利率为12%,集中进货后毛利达17%。分散进货导致一部分商业毛利在体外循环。至于集中进货会不会由于进货人员不了解销售情况而产生货不对路的问题,有的同志指出,实际上进销分离后,由于责任清晰,可以促使进货人到销售第一线去了解情况,减少进货的盲目性。大型零售企业一般都有批发功能,集中进货还可充分发挥批发部门的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规模优势。而且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电脑随时显示各类商品的进销存状况,更有利于实行集中进货。
关于引厂进店的问题,有些同志指出,一些大型商场引进某些名牌厂家进店经营,一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较好。但有的商场由于引厂进店的比例较大,审查把关不严,疏于管理,混进少数商品质次价高的厂家,给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损害了企业形象。同时也养懒了一批职工,腐蚀了一批意志薄弱者。但是对这种营销方式不能完全否定,它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服装、针织、纺织、鞋帽这几类商品款式变化快,季节性强,商业企业如果完全自营,一是资金缺乏,二是花色品种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因此引厂进店在这几类商品的经营中一般都占有一定比重。关键是要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并且要加强管理。与会人员还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一是把审核权集中到公司一级,厂方的商品必须是自己生产的,并进行样品质量检验。二是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档案,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三是经常检查厂方的商品质量,坚决淘汰问题多、顾客投诉多的厂家。四是加强对厂方销售人员的管理,要求他们认真执行商店的服务规范。还有的同志指出,在引厂进店中要禁止向个体商贩出租柜台。
四、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与会人员认为,商业企业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青岛利群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了他们的作法,引起与会人员的浓厚兴趣。该公司以科学性、可靠性、经济性为原则,面向全国招标,选择北京天顺资讯系统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建立了“利群商厦计算机管理系统”,从前台的收款、数据汇总,到后台的财务、业务、人事、工资、各种商品的进销调存及价格管理、各种统计分析查询都纳入了计算机管理网络,并且将商品保本保利期管理和百元销售效益工资含量管理办法也融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此外利群公司还建立了电视监控系统、商品防盗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各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公司在实施现代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同志指出,国内不少大型商业企业在设施改造中只重视购物环境的美化,在现代化管理方面还没有新的突破。目前搞现代化管理的阻力主要在企业的中层干部。有些中层干部不愿做过细的管理工作,而去争进货权。搞现代化管理就会暴露出各部门管理上的毛病。但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