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工农业结构矛盾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农业论文,进程论文,矛盾论文,结构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工业与农业结构性矛盾的形成根源
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两个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信息传递问题;二是激励机制问题。虽然计划经济的初衷是避免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巨大浪费,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如何保持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致命难题。中央计划机关由于受到信息的局限,指挥常常失误,因而不仅不能优化产业结构,反到加剧了各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失调。只不过在市场被取消的情况下,这种扭曲由于缺乏参照系而被掩盖起来而已。
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结构的扭曲与失衡。在这一战略下,工业化(实际上是重工业化)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农业的作用就是为工业化提供粮食、原料、劳动力以及外汇。国家不仅通过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直接控制种植结构以保证粮食供给,而且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将大量的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建设中。为了保证工业化的顺利进行所要求的资源转移量,国家通过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强化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控制。由于缺乏退出机制,强制性的集体经营解决不了监督和“搭便车”问题(林毅夫等,1994),使农业生产丧失了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战略一方面导致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的盲目扩张,另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的衰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与农业之间的正常交易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计划购销和集中管理,这种以计划和行政命令为特征的集中管理体制使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拉动和刺激作用完全失效。农产品的长期供给不足导致计划机关用更加细致的分配方法(如凭票供应)对付短缺。这种方法一方面避免了社会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将人们的需求压制在最低限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工农业结构的矛盾。由于农产品市场基本被取消,农业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计划的需要和投入,但国家投入的重点是重工业,农业处于一个次要位置。只有当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严重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时,国家才会临时性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而一旦农业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农业就会被放置一边。可见,农业成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牺牲品。由于绝大多数国民赖以生存的农业长期停滞不前,对工业消费品必然缺乏持续的需求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工业扩张在短期内更多地是通过工业内部的自我扩张以及中间需求的不断扩大实现的。
这一战略通过国家的倾斜政策保证了工业对稀缺资源的优先使用,虽然迅速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却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和失衡。
计划经济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结合是导致宏观经济结构失调的重要原因,而农业与工业关系的扭曲成为经济结构失调的主旋律。集体经济体制否认了农民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地位,从根本上导致农业的停滞不前。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违背了市场规律,人为地加剧了工业与农业之间的结构矛盾,使这一矛盾成为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长期推行这一战略的后果是停滞落后的传统农业支撑着一个迅速膨胀的工业,对城乡市场的国家垄断导致正常的劳动力、商品、资金的交流被切断或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城乡之间的市场交换趋于萎缩。“剪刀差”的长期存在大大降低了工业向农业支付的价格,它不仅形成对农民利益的直接剥夺、损害了农业生产,而且反过来降低了农民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工农之间利益关系的不平衡本来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但我国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不仅将人口迁移控制在最低限度,而且将城乡经济彻底分割开来,加深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隔绝和对立。
二、市场化进程中工业与农业结构性矛盾的演化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序幕,市场机制的引入逐步瓦解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工农关系。首先在农村普遍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等经营方式重塑了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随后从1985年开始又逐步发起了对农产品价格体制的改革。虽然现在国家仍对大宗农产品的流通有严格限制,但农民已经成为农业活动中的主体,不仅获得了选择种植结构的权利,而且获得了选择职业的权利。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农村已经初步建立并开始发挥作用,导致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工业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导致工业产品生产日益以市场为导向,供给大量增长。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仅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就业。而且大大改变了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农用生产资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过来又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劳动力、产品交流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二十年的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中市场调节的力量在加强,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也趋于合理化,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结构矛盾得以缓解。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向前推进,农业中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尽管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农业产出仍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总体上看,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工业产品的短缺状态已经彻底结束,工业生产正向高质量和高档次的方向推进,市场需求和销售业绩日益成为制约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力量,市场需求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以说,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导致了工农业结构关系的演变,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农产品供给的日益丰富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工农业之间的供给制约型关系,农业已经不再是决定工业增长率的重要因素。第二,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增长很快便超出了城市市场的容纳范围,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对工业增长的影响日益重要。这表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逐步进入需求制约型关系的新阶段。这种需求制约关系是供给制约型关系在市场化过程中的自然演变,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并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二十年的市场化进程虽然使经济结构大为优化,但由于中国的改革过程所具有的渐进性特征,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中国经济结构运动的“惯性”,使结构偏差很难在短期内得以纠正。
我国当前出现的市场需求不足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的结果,是经济结构矛盾没有完全化解的表现。这一矛盾集中体现在我国工业的资金密集度仍然较高,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资金相对短缺的禀赋结构不相称。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许多大型国营企业不仅占用着大量的存量资金,而且继续占用着相当部分的增量资金。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城市工业不仅不能有效地吸收来自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产生出大量的下岗人员,加剧了我国业已十分严重的就业形势。虽然农业部门的产值比重已降到20%左右,但仍有70%左右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衡量一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不能仅看各产业的产值比重,而且要看劳动力的就业比重。我国经济结构的最大矛盾就在于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为什么改革开放二十年了户籍制度仍没有消亡,农民仍然没有获得自由迁徙的权利?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城市中没有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所以城市中的利益集团仍需要利用这一制度维护其既得利益。而不允许农民自由流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就不能形成,农业就不能发展,农民收入就不能提高,工业就必然会受到需求制约而反受其害。
三、战略选择与结构矛盾
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年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彻底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短缺经济困境,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但我国当前出现的需求制约与发达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需求制约却有本质的区别。我国经济当前出现的需求不足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结构性阻滞,是市场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成熟的市场经济中虽然也会发生结构失调,但市场机制本身具有纠偏机制,这就使结构失调很难演变为大范围的结构阻滞。而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经济的发育还很不成熟,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还远未形成,城乡分割还未打破。70%的人口还生活在农村,由13亿人口构成的潜在市场还远未得到有效开发。很显然,我国近几年出现需求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而后者又是由制度变革的渐进性导致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致。它与发达国家建立在分工高度发达、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基础上的总体性需求制约有根本的区别。在下面的简单模型中通过两种战略的比较便可以说明我国当前需求制约的根源。
假设在一个由工业和农业构成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工业和农业不存在供给型制约关系,两个部门生产扩张只受对其产品需求规模的限制。从需求的角度看,可以把农产品分为两部分D1和D2,D1为农户的自给自足部分,不需要通过市场交换。D2为商品性需求,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我们可以简单地用R =D2/(D1+D2)来衡量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商品性需求的比值越高,表明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越高。显然,在这样一个由工业和农业两部门组成的经济中,D2的大小是由工业中吸收的劳动力的多少决定的,而后者又是由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模式决定的。工业的发展也受市场规模的制约,工业中的市场规模区分为工业内部的中间产品需求Q1和对最终产品的需求Q2。K=Q2/Q1+Q2的大小取决于工业发展的模式,K的值越大,表明工业的发展越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导向的。Q2的大小则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工业中的劳动力人数及收入;第二是农业人口的现金收入,它取决于工业与农业之间商品交换的规模。工业发展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资金密集型的,另一种是劳动密集型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战略Ⅰ和战略Ⅱ。在战略Ⅰ下,工业的发展的路径是:K值低→R值低→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小→农民现金收入低→工业产品的市场扩张不能持续→经济发展遇到来自需求的强约束。而战略Ⅱ的发展路径是:K值高→R值高→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大→农民的现金收入高→对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持续扩大。这条路径的特点是工农业之间的交易流量大,城乡市场经济的一体化程度高,可以看作是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
在战略Ⅰ下,工业的最初发展是靠中间需求所推动,而这又反过来加强了这种资金密集型的发展战略。该战略吸收的劳动力数量有限, R始终不高,农村市场难以发育。靠中间需求推动必然会遇到最终需求不足的矛盾,不仅工业增长的的步伐会最终放慢,而且农业的市场发育始终不足,工业和农业不能协调发展。如果国家不进行干预,在发展初期就不会形成战略Ⅰ。在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市场机制的作用倾向于选择战略Ⅱ,那为什么许多以市场经济为基本体制的发展中国家二战后选择了战略Ⅰ呢?很显然是政府干预在其中起了作用。
两种战略下工农关系的比较
特征 工业中吸收的 推动力量
城乡劳动力 需求的可持
劳动力人数 的交换规模续性
战略Ⅰ 资本密集型较少
中间产品的较低 可持续性低
需求推动
战略Ⅱ 劳动密集型较多
最终产品的较高 可持续性高
需求推动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实质是战略Ⅰ,这一战略表现在工农关系上的后果就是工农业之间交换的流量小,其后果包括两个方面:(一)对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小,阻碍了农业生产中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农业难以完成由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化、商品化农业的转化。(二)由于农民的现金收入少,农村的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因而,工业的扩张最终会遇到市场需求不足的限制,工业中的规模经济难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分工和专业化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使农民致富,而市场的规模决定了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工业化过程越多地吸收农业中的劳动力,对农产品的需求就越大,农业中的分工才能充分展开,农业就越有可能早日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部门。工业化过程中在不损害农业发展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吸收农业劳动力,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最终将为工业发展开辟广阔的市场前景,形成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短缺,所以战略Ⅱ才是明智的选择。亚洲“四小龙”就是由于及时由战略Ⅰ转向战略Ⅱ,才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我国二十年的市场化进程则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由战略Ⅰ向战略Ⅱ转向,但由于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完成,我国经济明显表现为战略Ⅰ与战略Ⅱ“板块”式的结合。两种发展战略的根本区别在于市场需求的可持续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约束的强度不同。战略Ⅰ在经过一个初期由对资本品的中间需求推动的高速增长后,便进入一个需求紧约束之中,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这种战略必然导致城乡分割。依赖该战略很难实现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许多发展中国家战后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失败的根源便在于此。苏联的解体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战略的失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已经由战略Ⅰ向战略Ⅱ的方向转化,工业与农业之间交换的流量已经放大,农民的现金收入大大增加,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改革的渐进性和经济结构的刚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痕迹仍十分明显。由于资金、外汇的价格仍由国家控制,劳动力的转移仍受户籍制度的制约,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充分竞争导致要素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价格机制的作用仍受到限制。工农之间交换的流量仍然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通过扩大工农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化解结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机制是协调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的主要工具。完整的、协调的市场机制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商品价格机制。通过价格的涨落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灵活变化的价格可以找到生产和消费的一个平衡点。第二,信息的传导机制。包括价格在内的各种市场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为人所知,这也是价格机制起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第三,生产要素的流动机制。它是对前两个机制的重要补充,如果该机制失效,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的矛盾仍不能弥合。它具体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的流动机制。第四,进出口的调节机制。国际分工越是深化,贸易的这种功能就越强。以上四个部分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体系。任何一个机制出了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都不能正常进行。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由于市场的功能还不健全,政府的干预在许多方面是对市场运行机制的补充,但总的方向是增强市场的功能,减少政府的干预。市场化进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市场协调与政府干预是有矛盾的,两者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政府不放手,市场机制就很难发挥作用。反过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府就难以放手。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会陷入一种拉锯式循环之中。另一方面,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又存在互补关系,当市场机制不能良好运行时,政府则必须填补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市场的功能。清晰的产权界定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启动和运行,而界定产权是政府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就是政府调节逐步让位于市场调节的过程。
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市场功能,降低交易费用,让市场机制真正运转起来。具体而言,要从增加城乡之间的交易流量入手,城乡之间的交易流量越大,对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市场规模越大。而增加交易流量的关键是加速要素市场的改革步伐,在劳动力市场上要尽快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制度,保障农民充分享有自由迁徙的权利。只有大量劳动力离开农业才能为农业生产率提高让出空间,农民收入的提高才有保障。农民收入提高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必然增加,城市工业部门就可以在稳步扩张市场的推动下持续发展。随着工业的扩张,工业中就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大量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后果必然导致对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增加,进而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的现金收入。而农民现金收入的提高又会反过来增加对农业现代投入品和日用工业产品的需求。市场规模的扩大本身又可以进一步发挥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水平,进一步降低工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进一步增加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工业的发展就可以进入一个市场持续扩大的良性循环中。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农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随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也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矛盾,才能真正理顺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成长。
提高工农业之间交换流量,化解结构矛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决不可采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推行。在市场机制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各种价格关系,清理各种阻碍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和维护有利于市场发展的产权制度,为市场的发育创造条件。具体来说,包括下列方面:
一、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步伐。尽快扭转利息率不能反映资本稀缺程度的状况,外汇体制改革也需相应推进,汇率要尽可能反映外汇的稀缺程度。
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使劳动力实现自由流动,尽量发挥城市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在不损害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越多,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就越高。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方便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
四、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培育市场主体,尽早结束国营粮食企业垄断粮食市场的局面,形成开放、规范、竞争性、多元化的粮食流通新体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必将对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要放在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上。为此,要引导和鼓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六、积极帮助农民进入国际市场。加入WTO 后我国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如畜产品、水产品、园艺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国家要提供信息、技术及其他服务,帮助农民提高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
标签:农业论文; 市场机制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农民论文;